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03-01徐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

徐红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还是一种教育思想,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就当前我国各地区学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不佳,相应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情感体会效果不佳、学生语感不强。对此,应当以新课程标准为背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予以调整与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基于此点,本文将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 培养

阅读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是孩子灵魂世界的升华。在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教学和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1]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让她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语文知识。

1.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

有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书籍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喜爱,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2]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人。根据农村学生的思维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学生容易被吸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

3.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学生,听到老是要讲故事,就会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娓娓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二、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根据不同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2.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3.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4]

三、开展活动促训练,帮助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5]

1.组织阅读检查与交流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进行考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肯定课外阅读的收获,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效的指导课外阅读。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贴近的思想传递,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

2.开展阅读竞赛活动

限定篇目,设计题目,开展多层次的阅读竞赛,举办征文比赛或手抄报比赛,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这对开展课外协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大有好处。[6]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的教学活动一般是以一篇篇的阅读文本为依托,来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肩负着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和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教学。小学阶段也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而且这是长大以后没有办法弥补的。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之后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迫切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32.

[2]张志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3(10):16-17.

[3]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2014(2):117.

[4]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1(8):164.

[5]王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198.

[6]杨爱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成功(教育),2012(18):84.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