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对比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效果分析
2017-03-01凌小林廖家斌谭翱黄耀瑾黄甫辉
凌小林+廖家斌+谭翱+黄耀瑾+黄甫辉
[摘要] 目的 对比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31例、乙组31例。甲组予丙戊酸钠治疗,乙组予苯妥英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为80.65%,乙组总有效率为77.42%;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9%,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1%。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效果均较好,两药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癫痫;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8-0103-03
癫痫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的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失调综合征。癫痫使患者出现心理、認知、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障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患病率为0.5%~1%[1]。癫痫发作类型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a.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b.失神发作(小发作);c.单纯部分性发作;d.复杂部分性发作;e.植物神经性发作(间脑性)。其中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为最常见发作类型[2,3]。由于癫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患者及时并且有效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4,5]。目前临床上治疗癫痫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因此选择高效且安全的抗癫痫药物对患者有重要意义。为比较丙戊酸钠、苯妥英钠这两种药物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6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临床及脑电图确诊[1]的癫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符合下列全部条件者入选:①年龄18~65岁;②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③收治前3个月每月发作2次以上;④收治前7 d内因种种原因没有用抗癫痫药物;⑤患者愿意配合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排除:①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②有肝病史或者血液系统疾病史或者严重心肺疾病史;③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损害;④血常规显示有白细胞减少或贫血或血小板减少;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配合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1例。其中甲组男18例,女13 例;年龄19~63岁,平均(37.48±12.13)岁。疾病类型:原发性癫痫14例,继发性癫痫17例。乙组男17 例,女 14例,年龄20~62岁,平均(39.52±11.74)岁。疾病类型:原发性癫痫12例,继发性癫痫1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颁布的癫痫发作分类判断癫痫发作类型[6]。
1.2治疗方法
甲组予丙戊酸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 0874,生产企业: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400 mg/d,1周后逐渐增加剂量直至维持量600~1800 mg/d,每日分2~3次服。丙戊酸钠片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乙组给以苯妥英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0776,生产企业: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口服维持量为200~400 mg/d,治疗期间监测有效血药浓度,即服药2周以上,静脉取血检测血药浓度,据此调整用药剂量。每月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随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将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相互比较来判定疗效。其中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少75%~100%者为显效;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少50%~74%者为有效;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少<50%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观察总例数×100%[7]。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甲组、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甲组、乙组各出现1例恶心,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甲组出现1例肝功能轻微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不到1倍)、1例白细胞减少,经分别加用护肝药、维生素B4后恢复正常,不影响治疗。乙组出现1例过敏性皮疹、2例倦睡,出现过敏性皮疹者给以抗过敏治疗并改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出现倦睡者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甲组不良反应例数比乙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的作用机制
目前的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过度、抑制过程衰减或神经膜发生病理改变所致,而抗癫痫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病灶内神经元过度放电以及遏制过度放电的扩散而起作用[8]。丙戊酸钠这种药物比较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能够对丁醛酸脱氢酶和 γ-氨基丁酸转化酶的表达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活化谷氨酸脱氢酶,最终提高患者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含量,从而发挥显著的抗癫痫作用[3,9]。苯妥英钠属于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物,膜稳定性较好,于1938年用于癫痫的治疗,临床上应用广泛,能够对神经细胞膜的Na+、Ca2+内流、K+外流起到抑制作用,使神经兴奋性降低,并能够加强γ-氨基丁酸的效应而发挥抗癫痫作用[1,5,10]。丙戊酸钠、苯妥英钠这两种抗癫痫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虽然不同,但均通过影响钠、钾、钙离子的通道,从而起到抗癫痫作用[11]。
3.2 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的抗癫痫疗效與不良反应
对绝大部分癫痫患者来说,抗癫痫疗效取决于是否采取及时的诊断措施,给予不同类型患者服用适量的药物[10]。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月经周期改变、脱发、便秘、倦睡、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疲乏、轻微震颤、烦躁、皮疹、贫血、白细胞减少、口干、致畸、体重增加、肝损伤、无症状的高血氨症等,严重不良反应有表皮坏死松解症、致死性肝功能障碍等[12,13]。苯妥英钠不良反应包括齿龈增生、毛发增生、恶心、呕吐、头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失眠、一过性神经质、升高癫痫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等,在治疗中稍微改变剂量将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0,14]。苯妥英钠的中毒症状包括眼球震颤、步态不稳、眩晕、嗜睡等。临床上可以通过监测血药浓度来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15]。韩彦利[5]的研究显示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发作频率,其中丙戊酸钠的总有效率为80.2%,苯妥英钠的总有效率为77.8%,而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苯妥英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廖禄常[4]研究显示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丙戊酸钠组的总有效率为82.2%,苯妥英钠组的总有效率为77.8%,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比后者低,分别是12%和23%。蓝日观[1]研究显示丙戊酸钠组的总有效率为78.57%,苯妥英钠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均比后者低,丙戊酸钠分别是21.43%、7.14%,苯妥英钠分别为39.29%、25.00%。陈丽平等[14]研究显示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在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治疗上都有显著的疗效,其中丙戊酸钠组的总有效率为76%,苯妥英钠组的总有效率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苯妥英钠组。王真真等[10]研究显示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疗效相当,其中丙戊酸钠的总有效率为80.00%,苯妥英钠的总有效率为76.67%,但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苯妥英钠低,分别为16.67%和30.00%。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丙戊酸钠在癫痫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6-18]。在本研究中,丙戊酸钠的总有效率80.65%,苯妥英钠的总有效率77.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效果均较好,与上述文献相似。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率9.69%,苯妥英钠不良反应发生率12.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与上述大部分文献有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本研究对象未包含未成年人,也未包含>65岁的高龄患者;②观察时间偏短,仅3个月。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效果均较好,两药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蓝日观. 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56例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1(10):32-33.
[2] 吴传喜,练伟灵. 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124例临床疗效观察[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6):480-482.
[3] 武善霞. 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 37(5):350-352.
[4] 廖禄常. 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养生,2015,31(16):56.
[5] 韩彦利. 丙戊酸纳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疗效对比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8):1529,1532.
[6] 李雪松.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43-44.
[7] 孙丽,赵维纳,张丽荣. 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1(11):858-859.
[8] 毛小琴,贾雄飞,张渊. 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5):968-969.
[9] 邵一平.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医药论坛杂志,2015,36(6):158-159.
[10] 王真真,李津军,樊彬,等. 苯妥英钠对比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1):1962-1963.
[11] 向世清,黄正道,付志珍. 丙戊酸镁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外伤性癫痫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 16(17):8-10.
[12] 周巍,冯成红. 丙戊酸钠产生的不良反应新进展[J]. 现代养生,2015,31(2):59-60.
[13] 韩小年,马莉,张宏丽,等. 丙戊酸钠致 59 例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57-60.
[14] 陈丽平,楼瑞桃. 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J]. 海峡药学,2013,25(6):69-70.
[15] 王丹,郝建澎,任春萍,等. 苯妥英钠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与药学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0-51.
[16] 梁琛. 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病患者6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450-451.
[17] 王淑娟. 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21):4295-4296.
[18] 金兆春.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17-118.
(收稿日期:201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