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3-01王贵虎
王贵虎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36200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影响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分析当前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1 当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1.1 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泛而不精
一些高职院校以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或以“培养既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一定人文素养,又具备专业理论基础和财务管理实务能力的技术技能财务管理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两种人才培养目标都属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没有反映社会对特定专业的要求,忽略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1]。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趋于综合化,一般包括会计、经济、金融和管理学等,课程类型庞杂,课程内容泛泛而谈或者浅尝辄止,学生无法深入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1.2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实践教学资源匮乏
一些高职教师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财务管理的实践严重脱节,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课程教学方法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教学资源匮乏。首先,实训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不稳定,即使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也难以接触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专业教师缺乏财务管理实践经验和能力,而且学校难以从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作为学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因为在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收入可观,工作比繁忙,不仅缺乏做教师的愿望,而且缺少做兼职教师的时间。其次,实践课程教材形式单一、内容滞后,甚至出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要求不一致的现象。第三,没有充分发挥模拟实习和毕业实习作用。学生在模拟实习过程中,互相抄袭作业,甚至复印凭证和账薄,毕业实习实际上成了学生提前求职过程,实践总结、交流与反馈缺失[2]。
1.3 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评价还存在问题,影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首先,师资力量薄弱。青年教师不仅缺乏实践和教学经验,而且缺乏实践机会和老教师指导;老教师固守“三尺讲台”,安于现状。一些有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忙于社会兼职,无心顾及教学,甚至离开学校另寻高枝。学校对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既不考核,也不培训,甚至聘请无任何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在校研究生授课,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学校缺乏科学的教师教学考核和监督机制,教学评价方法落后,无法有效地激励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其次,教学方法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普遍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简单、单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学烦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虽然有些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但是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分析案例,学生很少参与讨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并无实质性的区别。最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式单一。目前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卷面考试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难以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脱离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基本目标。
2 提高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
2.1 明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除了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要掌握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具有财务管理素养。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行业特征,制定具有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学校应全面调查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充分了解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岗位知识和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改革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既要改革“泛而不精”的课程体系,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情况,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当前,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国家政策在不断变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应随之调整,使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学校还应该坚持“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双核并重的课程设置原则,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对应的教学内容融入模块课程、专业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校内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使“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够体验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通过让学生在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2.3 推进项目化教学,加强教学过程性评价
加强教学改革,推进项目化教学[3]。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是项目内容和项目计划的设计者,而且是教学的动态调控管理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组建项目团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布置项目任务,以教练的角色组织、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项目教学趣味性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传统的卷面考试是一种“知识本位”教学质量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不适应项目化教学质量评价,应转向诊断性和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把书面总结、调查报告、作品展示等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质量的重点,并与学生的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学习态度、考勤等结合起来,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方法,综合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等。
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通过招聘和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建设一支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敬岗爱业、团结协作、勤奋奉献和积极创新的教师队伍。首先,建设一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合理的教师队伍。引进或培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具有专业规划、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改科研、技术服务等能力的专业带头人,聘请高素质、高技能的兼职教师。其次,激励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营造学习氛围,制定和落实教师培训计划,并把业务学习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促进教师学习新知识。再其次,激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专业技能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能力,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到企业去熟悉业务流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操作规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丰富专业实践经验。最后,以考促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CPA等从业资格证考试,以促进教师学习和提升业务水平。
3 结语
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调查企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推进项目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1]何丽娜.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13-115.
[2]张丽静.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1):115-116.
[3]李雄杰,徐生.项目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