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导向的“导游基础知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03-01汪西霞
汪西霞
(广东河源技师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知识面涉及广泛,知识点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按照现在“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容易让学生走入“未学先厌、望而生畏”的困境。文中总结了导游基础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对应的实施教学模式。
1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现状
1.1 理论与实践脱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涉及中国文史知识、古代建筑、四大宗教、民族与民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及中国自然景观等常识性知识[1],知识覆盖面广而杂,内容枯燥又乏味。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讲解就是分析,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很少接触的学习内容,又没有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浓,还有“未学先厌、望而生畏”现象。
1.2 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现在旅游专业的大部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学生听”,再让学生把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背诵和记忆,最后参加导游资格考试,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即使通过了考试,可是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造成有证却不能立即上岗的不良局面。
2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学院旅游专业教师通过到旅行社和职业院校调研、走访得知,旅游院校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普遍不感趣,学习参与程度不高,“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收效甚微。企业普遍认为现在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获取了导游资格证书,但是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却很薄弱,不能快速适应岗位的要求。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以主题文化游、中国“江山游”等多个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了导游模拟工作情境,引入多元评价机制,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1]。
3 基于任务导向的“导游基础知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3.1 通过分析、归纳和整理,把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具有学习价值的学习任务
旅游专业教师在调研基础上,参照一体化课程技术规范标准,按照导游人员岗位能力的要求,以中国历史博物馆调研、中国“江山游”等五个代表性学习任务为主线,通过三个学习活动完成“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各个学习任务,每个活动都具有清晰的工作步骤和流程,其中每个学习任务中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活动步骤,活动评价和成果展示等[5]。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制订工作方案、规划旅游线路、编写景点讲解词、讲解导游词等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着力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学习任务
活动一 明确任务、制订商场购物方案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中国文房四宝、陶瓷器、丝织刺绣品、玉石、工艺画、雕刻、金属工艺品、风筝等的特产产地和名称来历等知识能根据以上查找的相关信息制订商场购物方案学习任务四:“中国风”商场购物 活动二 编写商场购物讲解词能设计一个种类的中国风物特产商品广告板,并以此为主题,设计商场购物讲解词能将每一样工艺品的基本概况、工艺特长与珍贵之处介绍给游客,让游客在了解中华工艺品精髓的同时产生购买欲望活动三 成果展示及评价 能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能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学习任务五:“特色”饭店用餐活动一 明确任务、制订饭店用餐方案活动二 编写饭店餐食介绍讲解词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八大菜系”所指,各菜系代表菜肴,口味特点;了解素菜、宫廷菜、仿古菜、药膳菜肴的特点及代表菜肴;了解中国名酒工艺,类别及其代表性品牌,掌握各类名酒的名称、产地、功效;了解茶叶的分类、品质,掌握我国传统名茶的名称、产地、名称来历,了解其特点及加工工艺能根据以上查找的信息制订饭店用餐方案能讲解各类名茶的情况,为不同的客人推荐适合的茶能设计各特色餐厅的主题宴会菜单,每一个菜肴附上口味介绍,并介绍给客人能根据客人在餐厅用餐前、用餐时、用餐后等情境编写导游词活动三 成果展示及评价 能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能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3.2 构建模拟工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现场处理能力
目前,导游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是在教室中传授知识,教师反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不断识读和记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基于任务导向的“导游基础知识”一体化教学模式则通过构建模拟导游工作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和技能。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模拟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模拟的工作情景主要由3D设备、投影、电视机、组合音响、计算机等一体化教学设备组成,如在学习任务二的中国“江山游”构建了地文景观线路游、水域风光线路游、动植物园线路游等多个学习情景,学生可以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通过一体化教学设备查阅关于景观线路的相关资料,制订景观线路游的方案,编写景观线路游讲解词,制作景观线路游讲解词PPT,以导游身份进行讲解等。又如,学习任务三的主题文化游构建了民俗文化馆、宗教文化馆、古建筑文化馆等多个学习情景。
3.3 引入多元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施“导游基础知识”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三个评价环节,一是自我评价、二是小组评价、三是教师点评,在评价环节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职业综合能力。
4 学习任务教学实施过程——以主题文化游为例
4.1 任务情境
某旅行社接到客户要求,要参与主题文化游活动,现计调部门把规划好接待工作交接给专职导游。导游接受任务后,首先熟悉主题文化游线路规划的详细内容和相关要求,并需提前准备好好民俗文化馆、宗教文化馆、古建筑文化馆的讲解词,以及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整个过程要遵循导游人员的工作规范。
4.2 任务分解
根据主题文化游的内容和特点,本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目标,此任务可分解成三个学习活动来完成所有的学习内容。一是明确任务、制订主题文化游方案;二是编写主题文化游讲解词;三是成果展示及评价(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展示)。
4.3 任务实施
活动一:制订主题文化游方案。教师通过列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引导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这次我们要进行的主题文化游的主要内容有民俗文化馆游、宗教文化馆游和古建筑文化馆游,各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根据导游模拟情景,完成主题文化游主要分成哪三个馆;中国民俗文化馆中的主要民族有哪些;写出我国满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语言系属、宗教信仰及民俗文化艺术成就特点等系列引导问题。
活动二:编写主题文化游讲解词。这个教学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讲解词创作、讲解能力及对考证知识的记忆。虽然书面导游词没有直接面对游客及景观,但学生身处模拟现场的场景中,以导游身份带领游客游览,切实能提高他们的岗位应变能力。在写讲解词的过程中,在人称方面多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在修辞方面,多用设问、反问等手法,仿佛客人就在眼前,造成强烈的现场感。如在讲到主题文化中民俗文化馆游的内容时,可将各少数民族以游览村寨的形式编写讲解词。如: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快要到的景点是中国民俗文化主题馆,这里可以让您领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感受美景无限、精彩不断。首先我们来到的就是维吾尔族民俗村,大家请看,她们头戴小帽,长辫过腰,衣裙绚丽,随着鼓点轻盈舞动,尤其是她们的长颈左右灵活挪动,除了大鼓舞、顶碗舞之外,还有这民间最普遍的赛乃姆………”[3]
活动三:成果展示及评价。由小组推荐代表就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必要的介绍、成果展示和总结,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从参与度、团队合作、规范性、讲解词讲解情况、汇报表现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评价方式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环节,各环节的评价权重分别为20%、30%、50%。
5 结语
“导游基础知识”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1]谢晓锋.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朱晓慧.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3]广东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导游基础知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