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诺公理体系下的自然数运算(二)
2017-03-01张新春
文︳张新春
皮亚诺公理体系下的自然数运算(二)
文︳张新春
2.乘法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定义了自然数的加法,并讨论了有关加法的一些性质与定律。我们将在这一节讨论自然数的乘法。当然,首先得把乘法定义出来。我们能利用的只有自然数的加法以及相关的运算性质与定律。
乘法也是用归纳的方法定义的。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对任意的两个自然数m和n,我们都要规定n×m是什么意思(这里,我们已经在使用“×”了,即已经用n×m表示把n乘到m上了)。也可以这么说,对于任意的自然数n,我们要规定以下这些式子的意义:
n×0、n×1、n×2、n×3、n×4、n×5、n×6、…
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要逐个规定以上无穷多个式子的意义,我们只能利用数学归纳法。基本思路是,先直接规定上述第一个式子的意义,然后借助前一个式子的意义规定后一个式子的意义。如此下去,每一个式子的意义都规定出来了。下面,我们把上述分析写得稍稍严格一点。
定义1(自然数乘法):设n是任意的自然数,我们规定n×0=0。设已经定义好了n×m,我们定义n×(m+)=n×m+n。
根据这个定义,有:
n×0=0,
n×1=n×0+n=0+n=n,
n×2=n×1+n=n+n,
n×3=n×2+n=n+n+n,
……
当然,也可以说,所谓定义乘法,即是对任意的自然数m,规定以下这些式子的意义:
0×m、1×m、2×m、3×m、4×m、5×m、6×m、…
这里使用归纳法,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乘法:
定义2(自然数乘法):设m是任意的自然数,规定0×m=0。设已经定义好了n×m,我们定义(n+)×m=m+(n×m)。
根据这个定义:
0×m=0,
1×m=m+(0×m)=m,
2×m=m+(1×m)=m+m,
3×m=m+(2×m)=m+m+m,
……
就像加法是重复的“后继”一样,乘法是重复的加法。
定义1与定义2都是用归纳的语言说明n× m的意义,定义1是固定n,对m作归纳,而定义2则是固定m,对n作归纳。
应该说明的是,不论按定义1还是按定义2,n×m和m×n的意义是不同的。若按定义1,n×,若按定义2则恰好相反。
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引入乘法的意义时,并没有区分这两个算式的意义,是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乘法的部分:
其他小学数学教材采用的方法大体类似。这里采用的是模糊的处理办法: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那么2个4相加,就可以写成2×4或4×2。也就是说,4×2可以表示2个4相加或4个2相加,2×4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或4个2相加。于是4×2与2×4的意义就完全一样。我们把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乘法的定义一般化:n×m和m×n都可以表示n个m相加或m个n相加,从而意义一样。若作严格的分析,这样的规定有两个问题:首先,把n×m定义为n个m相加或m个n相加,首先就要解决n个m相加或m个n相加的和是否相等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由加法的性质得到保证。但即使是这样,也还是有第二个问题,即不符合数学定义的简洁性要求。同时,若引进乘法的意义时,规定n×m和m×n的意义是相同的,以后又让学生探究乘法是否具有交换律,即探究n×m的结果是否和m×n的结果相同。这在逻辑上是很荒唐的:意义都完全一样了,结果能不相同吗?
我们认为,学生学习乘法的负担并不在于是把2×4的意义规定为4个2相加还是规定为4个2相加或2个4相加,而在于当乘法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运算定律都明确之后,在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还机械地要求学生列式只能写成m×n而不能写成n×m。因此,除了把乘法的意义作一个模糊处理外,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处理办法:首先明确规定乘法的意义(即规定m×n的唯一意义),到以后明确乘法的交换律后,再约定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再对两个因数的顺序作明确要求。
另外,小学数学教材中把乘法规定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里需要补充两个定义,一是关于1的,a×1的意义是不能用加法说明的,即不能说a×1是“1个a相加”,于是,原来的大纲版教材中补充规定a×1=a;二是补充规定a×0=0。数学中经常有这类规定,需要强调的是,这类规定看似随意,其实是有其合理性的。比如,要保证乘法运算定律普遍正确,就必须规定a×1=a,a×0=0。以a×0为例,由乘法分配律,a×0+a×0=a×(0+0)=a×0,于是a×0=0。这就说明,如果不规定a×0=0,则乘法分配律就不能得到满足。
以下讨论乘法的运算定律。与证明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方法完全类似,我们可以证明:
在此,我们不详细证明以上两个运算定律,只证明:
由于乘法满足交换律,我们只需证明上述等式中的一个即可。我们证明后一个,方法仍然是数学归纳法:固定a和b,对c用归纳法。
当c=0时,a×(b+0)=a×b,a×b+a×0=a×b,于是a×(b+0)=a×b+a×0,即c=0时,乘法分配律成立。
假设a×(b+c)=a×b+a×c,我们来证明a×(b+ c+)=a×b+a×c+。
根据加法的定义与加法的交换律,b+c+=(c+)+ b=(c+b)+=(b+c)+,于是a×(b+c+)=a×(b+c)+,根据乘法的定义,a×(b+c)+=a×(b+c)+a=a×b+a×c+ a=a×b+a×c+,这样就完成了归纳。
数学教育的真功夫是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把握,唯此才能成就好的数学课堂。湖南数学教师的老朋友,《湖南教育》的申建春老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与数学老师谈心”,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