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外阅读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导航

2017-02-28陈令骧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气质书籍课外阅读

陈令骧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其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学生的阅读实践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忽视了学生兴趣、情操、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表明,制约学生学习活动成效的因素除了智能活动水平,还有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影响。所以,如何在课外阅读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益,成了许多老师探讨的课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推荐读物激趣。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部《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所以一开始就应该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外书,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等。这些书,情节曲折引人,语言生动活泼,教师只要作些简单的介绍和推荐,就能激起学生足够的阅读兴趣。另外在推荐读物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学生心理需求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如有些学生感情细腻,我们应就向他门推荐一些语言清新、格调高雅的书。像《草房子》《繁星》等;还有些学生富于幻想,就向他们推荐一些构思巧妙、内容精彩的书,像《骑鹅旅行记》《隐身人》等。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孩子的心理需求,点燃他们兴趣的火花。

2.链接优秀影视节目,比较阅读激趣。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还有动画片《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舒克和贝塔》《西游记》,孩子们特别喜爱。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果能与热播中的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当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可以举办一次“读名著、看电视”活动,即让学生一边读文本《三国演义》,一边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去发现,效果肯定不错。

3.依托多彩活动平台,交流碰撞激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外阅读也如此。我们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阅读,活动中交流。如:综合实践活动“眼中的书,心中的书”,可让学生掌握不少有关书籍的知识,知道不少名人与书的故事,懂得读书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使他们喜欢上阅读,把眼中的书化作心中的书。此外,“故事演讲活动”“读书汇报会”“美文朗诵赛”也都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大量阅读所培养的阅读兴趣,还可能迁移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学生在学习圆周率时,就主动地阅读了一些介绍祖冲之的书籍和文章;学唱《杨柳青》时,又会读一些有关民歌的文章等等。

二、呵护学生的阅读情感

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可以这样说,理想的阅读方式就是能推动持续阅读的方式。

1.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应该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如在阅读什么书籍的问题上,可以是教师开列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相结合。开列书目,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阅读的量上,我们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规定是不少于145万字,而且每一学段都有具体的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则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作前后的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阅读热情。

2.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如读《安徒生童话选》中的《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有学生读到的是皇帝的可笑,有学生读到的是骗子的高明,有学生读到的是孩子的诚实……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解读,我们认为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他们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含学生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我们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让他们阅读情感之灯永不熄灭。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使人一生受益,良好的阅读习惯则会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

1.培养学生“每天必读”的习惯。身教胜于言教。要想让学生养成每天坚持读课外书的习惯,教师就必须坚持每天都要读书。学校可以成立“教师读书会”,为老师们制定读书计划,要求教师认真阅读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等书籍。许多推荐给学生的书,教师自己首先要认真地读一读。平时还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的读书计划、读书体会等传达给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渐渐就能养成坚持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习惯。多读勤思才能有所收获。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学生总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只求数量而不问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抓重点,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弄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标。 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一般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进行,如让学生做一做批注,与同学交流各自不同看法等等。养成习惯后,再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

3.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阅读习惯,应从保护学生阅读热情出发,不作强制性的要求,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如:有的学生边读边画,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断摘录下来,以便重点学习,还在一旁写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有的学生则用上专门的“读书笔记本”,随时记下自己的读书感受;有的学生则办起了读书手抄报,精彩的文章配上漂亮的图画,让人赏心悦目……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读写结合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我们还应注意尊重学生具有个性化的阅读习惯,比方说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有学生喜欢无声默读;有学生喜欢读优美的散文,有学生喜欢读惊险的科幻小说;有学生喜欢浏览,有学生喜欢精读……只要有利于学生阅读,有利于学生成长,我们都应予以理解和支持。

四、塑造学生的阅读气质

学生的气质是指他们心理和行为典型的动力特点,所谓阅读气质,指学生在阅读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特点。阅读气质和阅读一样也是非常个性化的,但良好的阅读气质应该是积极的、活泼的、健康向上的,这有赖于我们的培养和塑造。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环境可以影響人,环境也可以改造人,要塑造学生良好的阅读气质,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可以为学生建设宽敞的阅览室,阅览室中可以张贴醒目的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装帧精美的图书:文学的、历史的、科技的……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还可以欣赏到柔和的轻音乐。这样的环境怎么不给学生良好的熏陶呢?另外,我们还应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每个星期开设一两节课外阅读课。

2.建立多元的阅读载体。好的阅读载体可以让学生有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这对于塑造学生的阅读气质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为学生建立多元的阅读载体。如:组织读书书友会,让学生在集体中交流学习;出“读书专题”黑板报、创设“读书报”、在“红领巾广播台”中开辟“读书园地”,让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举办“古诗词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佳作欣赏会”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猜你喜欢

气质书籍课外阅读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吉仓AOI理想就是看似简单无奇却气质非凡的成熟Style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