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连口服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7-02-28达瓦玉珍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

达瓦玉珍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观察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临床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過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口服液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值得在儿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由以冬春二季发病率较高。其病因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鼻、咽部感染,患者以咳嗽、喷嚏等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肺炎及其他严重的呼吸道疾病[1]。西医常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来治疗此病,起效迅速,疗效较好,但同时也存在有许多不良反应;中医学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弱,表卫未固,在气候变化时容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在治疗方面常用祛风固表、宣肺健脾的方剂,中药药效温和,通过慢性调理作用来治疗此病[2]。本研究主要探讨应用双黄连口服液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10岁,平均(6.6±2.3)岁,病程0.5~2 d,平均(1.3±0.5)d;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9.5岁,平均(6.4±2.1)岁,病程0.5~2 d,平均(1.3±0.6)d。本组患儿的纳入标准为:①患儿可以配合服药(双黄连口服液口感较苦,有些患儿不愿意服用);②发病时间较短,病程在3 d以内;③根据临床症状及双肺X线检查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排除肺炎、过敏性鼻炎、肠道感染等疾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行常规检查后,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3~5mg/kg体重,3次/d;观察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10 ml/次,2次/d。治疗时间均为5 d,两组均不进行输液治疗。每日早、中、晚各测量患儿体温1次,随时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变化,并列表记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5 d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如发热是否消失、咳嗽次数是否减少、咽部肿胀充血程度是否减轻以及双肺X线的检查结果是否正常等。

1.4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用药后皮疹、腹泻、头晕、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疗效判定 治疗5 d后,按下述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治愈:热退,几乎不咳嗽或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咽部肿胀消失,无充血,双肺X线检查结果正常;好转:热退,偶有咳嗽但不影响休息,咽部肿胀及充血状况减轻,双肺X线检查趋于正常;无效:高热不退,咳嗽及咽部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减轻甚至加重,双肺X线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别。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愈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儿治愈10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嗜睡,1例头晕,调整剂量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嗜睡,1例腹泻,1例头晕,1例皮疹,调整剂量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发病通常比较急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喷嚏、四肢酸软等;起病原因通常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只占一小部分,主要有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等。儿童由于身体的各项机能尚没有发育完全,身体的抵御机制不全,免疫力比不上成年人,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如下雨、寒冷等,原已在体内存在或外界入侵的病毒就会迅速繁殖,诱发疾病[3-4]。

利巴韦林是临床上治疗此病最为常用的药物,具有很好的抑菌广谱性,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很快的与病毒细胞发生反应,产生病毒合成抑制酶,减少病毒的转录复制,缓解感染的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利巴韦林主要通过肾脏及肝脏排泄,小儿的排泄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导致药物残留在体内,引起不良反应,对临床疗效具有很大的影响[5]。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是由黄芩、连翘、金银花等精炼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此外还有粉针剂、注射液等多种剂型。其中黄芩性寒味苦,泻火解毒,是清热燥湿的首选药物;连翘性寒味苦,消痈散疖,善治上焦诸热症;金银花更是常用的清热降火药物,干花冲饮即可治疗牙龈上火等症;三种药物相辅相成,搭配合理,清热解毒的药效增强[2]。临床研究表明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有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腺病毒、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此外还有消炎镇痛、清热降火的功效[6]。

在本组研究中,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服用利巴韦林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25例患儿中仅出现2例嗜睡,1例头晕,其他患儿均没有明显的不适,而服用利巴韦林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几乎是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2倍。上述研究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利巴韦林相比安全性高。此外,此药价格低廉,属国家基本药物,在各基层单位都能报销,节约了患者的看病成本,值得在儿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欧阳绍基,姚榕威,徐学江,等.炎琥宁配合微波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外耳道炎中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835-837.

[2]王晓.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3]相彩霞,唐云芳,黄新园,等.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单用联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4):937-939.

[4]戴清发.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16):155.

[5]胥永刚.利巴韦林联合柴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5):1020-1021.

[6]陈秋竹.硫酸蒽酮法测定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总糖的含量[J].贵州医药,2013,37(12):1114-1115.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鼻腔冲洗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心理护理对减轻大学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小儿解表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