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7-02-27江苏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生活

江苏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徐 妙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江苏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徐 妙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已往的调查中,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缺乏识字的主动性,识字量不大,错别字现象较严重。2.识字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识字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有畏惧心理。4.识字教学重课内、轻课外,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针对以上问题,我对识字教学进行了有效性与高效性的研究,努力尝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1.让识字的资源丰富起来。2.让识字的方法灵活起来。3.让识字的兴趣高涨起来。4.让识字的意识浓厚起来。

生活 情境 资源 方法 兴趣 意识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这两种基本方法。集中识字法可以说是归类识字,基本的方法有形声字归类、基本字带字和形近字归类三种。集中识字教学法是基于汉字字形的构成特征,把形旁或声旁等一致的汉字进行归类,指导学生在识字时分析、比较一组字的异同点,概括出一组字的字形规律进行识字,注重的是汉字的生成性特征。分散识字教学法的创始者是我国著名基础教育家斯霞,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景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分散识字教学的这种做法符合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思维的形象特点,便于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意义之间建立联系。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成功经验推动了识字教学研究的发展。那么,我校识字教学的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

一、我的发现

几年前,我曾经对本校的识字教学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识字的主动性。一些学生十分听话,习惯于顺从教师和家长的安排,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因此缺乏对学习和生活做出自主选择的能力,是典型的“要我学、叫我做”。由于缺乏识字的主动性,缺少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因而识字量不大,形近字、音近字容易混淆,甚至有人写话、写作文时别字连篇。

2.识字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在识字教学中,某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课堂上死气沉沉,形式不活泼,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缺少生活化的情境设计,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识字没有兴趣。

3.识字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有畏惧心理。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但是在第一学段(1~2年级)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4.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识字教学比较偏重于课内的学习,而缺少课外的延伸。特别是在电视机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今天,许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动画片等少儿节目占领,不能静下心来课外阅读。

二、我的反思

面对这些问题,我曾经认真地反思过识字教学该怎样教,也跟同事一起学习和探讨过。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决定对学生识字的高效性、自主性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以下几块内容:

1.教学资源的研究。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比如说,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教室里的墙壁、板报,大街上的标语、广告牌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源头。我们完全可以把识字教学与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跳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构建一个开放的识字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实践中识字,在自主阅读中识字,这是识字教学强有力的支撑点。

2.教学方式的研究。我认为要积极倡导在情境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引导儿童发现,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课上,我们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等,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要尽量注重情趣性、启发性、互动性、自主性,注意及时调控,让学生识字的兴趣浓厚起来,这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所在。

3.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每天安排至少二十分钟午间阅读活动,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个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自主识字的意识、相互交流的习惯。这是确保有效识字教学的坚强后盾。

我希望通过实验,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教学中,我希望通过识写分流,让学生多识字、少写字。使他们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三、我的行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

改革一:让识字的资源丰富起来

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离墙,而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教一年级时,当我了解到班上好多学生家里都有看图识物的系列挂图时,就请他们带来贴在了教室里的墙上。结果,没几天工夫,那几堵原本雪白的墙壁,都穿上了迷人的花衣服。一排排的图片鲜活诱人,有水果、蔬菜,还有交通工具,更有男孩子最喜欢的武器、动物……图片上面的拼音和汉字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那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一到课间,学生们就急不可耐地奔向图片,拼着、读着、交流着。许多字儿就这么认识了。多么简单,多么快乐的学习呀!

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则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炎炎夏日里,校园里那一株株参天的大树,为同学们带来了习习凉意,让学生们留连忘返。于是,我就领着学生们一边乘凉,一边观察树牌,既认识树名,又了解有关树的知识。最后,还收集各种落叶,制作树叶贴画,把识字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荧屏上的字幕也在不停地闪烁……生活为学生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我们应该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记得上学期大约开学两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我向学生出示了一大堆词语:“东欣超市、陆桥卫生院、五金交电、邮局、交通银行、洋名西饼店、光明牛奶、旺仔QQ糖……”然后让学生来猜一猜,读一读,比比谁认识的词语多。结果,好多学生傻了眼,但也有一些喜气洋洋,能挺起胸膛都读出来。我就请这些会读的同学说说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哦,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原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学校里跟老师学,可以在家里请家长教,也可以在大街上看见什么招牌就认什么字。反正,大街是老师,书本是老师,各种商品包装是老师……一句话,生活,是我们识字的大课堂!

改革二:让识字的方法灵活起来

以往,总听老师们讲,识字课最没劲了,识字课上起来最死气沉沉了。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住识字教学的诀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记得在教学“网”字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了一张鱼网,然后比比这张网和“网”字有哪些地方很像。结果,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个“网”字,还给“网”找了许多朋友,甚至联想到篱笆也像网,大概也算一种网。而识记“垂”字时,我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吗?”学生说:“当然喜欢。”“那就简单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看——老师先写一个‘千’字,然后插进去一个‘艹’,最后再插一个倒过来的‘二’字,一个‘垂’字就成啦!”

记得为了辨别形声字,我为齐天大圣孙悟空招收爱动脑筋的小徒弟。结果,一场场火眼金睛大比拼就开始了。同学们有的编起了顺口溜:“瞄准敌人用眼睛,描红练字要用手。花猫一叫喵喵喵,铁锚是个铁家伙。”有的玩起了对歌:“天气晴,什么旁?天气晴,日字旁。大眼睛,什么旁?大眼睛,目字旁……”当一个个学生喜气洋洋地当上齐天小圣时,那一组组看似容易混淆的形声字,早已清晰地记在他们的脑海中。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学生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

还记得第一册《认一认1》的教学。在巩固识字效果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小熊开了家超市,要给里面的商品贴上标签,可来不及了,想请大家帮帮忙。于是先认一认商品,再读一读标签,最后把标签贴到商品上。哈,那一堆耳机啦、口香糖啦、牙膏啦、手机啦,还有机器人啦、足球啦……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大家群情激动,学得别提有多起劲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枯燥为生动、变单一为多样、变呆板为活泼,使识字教学的过程“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自愿地识字,对祖国语言文字十分热爱!

改革三:让识字的兴趣高涨起来

每当暑假后开学,总会又有一群崭新的面孔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进校园。他们都有一个甜蜜的心愿:多多识字,快快看书。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精美的书籍,可除了几幅美丽的图案外,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汉字认识!要是认识字了,该有多棒!那就用不着求爸爸妈妈读故事给自己听了!

面对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我不禁思索起来:该怎样尽早满足学生们的心愿呢?啊!让大家从认识名字开始吧!

1.拼读名字

这天,是第二次学习声母。我先板书了几个字“打、兔、拿、李、吕、陆”。然后问学生有没有认识的字。结果当然是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不过,也有几个姓“李、吕、陆”的学生特高兴,大声地叫起来:“呀,那是我的名字,我认识的!”于是,我顺水推舟:“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拼音,认识他们的名字。”呵,学了拼音能认识名字?这下子,学生起劲了,学拼音时特别认真,一节课下来,把“李、吕、陆”都拼会了,认识了。快下课时,我说:“小朋友们,其实,只要让声母宝宝和韵母宝宝多做做游戏,就能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在以后的语文课上,老师希望大家认真地和拼音宝宝做游戏,看看每天能遇到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好吗?”顿时,教室里一片欢呼!

在以后的日子里,学拼音时,学生就特别喜欢找同学的名字,特别是学了复韵母以后,拼读的范围一下子大了,量也多了,一节课中会拼出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来,如:“fèi费、huī辉、bèi倍、pèi沛、hǎi海、shào少、xiù秀、xiè谢、xuě雪……” 大家是个个喜形于色。于是,我趁机提出新要求:以后,老师请同学帮忙,本子、练习册之类的要在课前分工发好。比比看,谁认识的名字多,本子不发错。作为过渡,我在作业本、练习册上写名字时,有的加了拼音,有的则没加。于是,在帮老师发本子的过程中,大家都在自觉积极地认着字。那时候,大家都多高兴呀!每个人在想:我要认识全班小朋友的名字,这样就可以每次都发得很快,就可以多发几本了!老师肯定会表扬我是好帮手!

于是,在拼拼读读中,在想想记记中,学生通过同学的名字,认识了很多字。

2.学做名片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些课上表现不怎么活跃的同学,不参加发本子活动了。于是,我悄悄地拉着娇娇的手问了起来:“你为什么不去发本子呀?是不愿意帮我的忙吗?”娇娇的声音怯怯的:“不是,我愿意帮忙的,可是有的小朋友的名字太难了。写了拼音的我认识,不写拼音的,我实在记不住。”我细细一观察,确实是这个情况。怎么呢?我想到了《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个做名片、交朋友的活动。试试看吧!

那天课上,我出示了一张小名片,上面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旁边写着:乐乐猴,一年级(1)班。 “嗨!大家好。我是乐乐猴,我想跟你们做朋友。这是我的名片,你们能跟我交换一下名片吗?”话音刚落,学生们就跳了起来:“老师,教我做名片!”

学生们想得可周到了,名片上除了写着姓名、拼音、班级,有的还学着我的样子,画了一幅画,有的贴了自己的小照片,还有的小朋友连家里的电话号码都写了上去。

开始交换名片啦!好朋友们在一起开心地拼着、读着、记着。那一个个名字,伴着可爱的图画、漂亮的照片,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3.介绍名字

名片做好了,好朋友之间也交换过了,可不是好朋友的呢?

这天,我踏着轻快的脚步来到教室里,跟同学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上班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家长,他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说:“许老师,你好。”我一愣,又笑着说:“你好!我姓徐,双人徐,不是许多的许。”那位家长也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我就告诉小朋友,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所以,为了让别人弄清我们到底姓什么,我们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姓是怎样写的,或者找个朋友(组个词儿)说说。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练习5》里就专门有这样的介绍。

是吗?那多好玩呀!学生赶紧翻开书读起来。“什么张?弓长张。什么章?立早章。什么王?三横王。什么黄?草头黄。……”多有趣的姓呀!小朋友们一边读一边笑,很快就记住了。趁热打铁,我开始了采访:“你姓啥? ”“我姓陆。 ”“什么陆? ”“陆桥的陆。”“哟,真聪明,这个姓我记住了!”得,大家都学会了,听——“龙共龚,耳东陈,夏天的夏,长江的江,谢谢的谢,周总理的周……”介绍得多好呀!其中,有个姓蔡的同学,还把自己说成了白菜的菜,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可没等学生笑够,我的问题又来了:“哟,这么多小朋友都姓龚哪,我肯定要搞不清楚了,怎么办呢?”学生们赶紧想办法:“就照这个样子再介绍一下名字不就得了吗?”于是,小朋友们开始分组讨论了。结果挺不错:“我叫费佳辉,消费的费,上好佳的佳,光辉的辉;我叫华晓强,华山的华,春晓的晓,强壮的强;我叫王搏洋,三横王,博士的博,海洋的洋……”我马上纠正:“不是博士的博,是拼搏的搏。”

这么一来,同学们看着一黑板的名字都高兴极了:“老师,这样记名字真有趣,比读拼音更好玩,我又记住了好多名字。”果然,课后发本子时,大家都争着干啦,连胆小的娇娇也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作业本收了又发,发了又收,学生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多了。瞧,午间,几个小脑袋挤在一起看课外书,多带劲呀!听,他们在说什么——“这是赛文奥特曼,比赛的赛,陆文汐的文,……”“对对对,也是语文的文。”……

看来,只有当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时,孩子们才会喜欢学习,对学习发生兴趣,才愿意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时,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

改革四:让识字的意识浓厚起来

当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时,识字就能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久而久之,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的习惯。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实验教材与原来相比,在内容的选编上已作了较多的修改。比如:在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安排了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而主动识字的插图就分别是学生在看图识字和通过名胜古迹的匾额来识字。又比如:在《练习3》的《学用字词句》中,就要求学生读读下面的街头牌匾,说说这些单位是干什么的,有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最后还要求学生交流一下在课外认识的其他字。……这一切,与我的教改实践不是不谋而合吗?

于是,我又大胆地做了一个尝试:新学期一开学,我就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制作了一套识字卡,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愉快并且比较有效地认识生字。这套识字卡是这样设计的:把引导学生归纳起来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谜语、儿歌”等,另外加个“我的新办法”,做成标签,分别贴在卡片上,然后把学会的生字按照识记方法分门别类写在识字卡上。识字卡可以带进课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每月一次定期举办交流会,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为其颁发一朵小红花,并把他的识字卡在班级板报上张贴一周,让孩子有展示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一个人拥有一件快乐的事,把他告诉另一个人,这样世上就有两个人拥有了这件快乐的事,快乐在传递中延续。把这一平凡的道理应用于识字教学,你认识一个字,我认识一个字,两个人一交流,两个人就都认识了两个字。全班几十个人,两两交流,识字的数量将成几十倍的递增。识字卡这一形式让单调乏味的识字活动变得活泼有趣,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识字卡更多的是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借助识字卡,能激发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能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识字,用最适合每个字特点的识字办法识记。

其实,对于学生们来说,只有真正让他们感到学习并快乐着,那一个个方方的汉字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跟他们交上朋友。而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习惯,不仅对于识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我的成效

在几年的改革与实践中,学生们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得很愉快,在一系列的生活场景中调动了已有的感性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快乐的玩耍中识记了生字新词,在富于趣味的游戏中巩固了新知。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丰富了知识。这样的识字教学,抛弃了单一识记、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还走出了课堂,走向了生活,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经验,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真正达到了识字教学有效与高效的目的。学生们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得到了个性的体验、情感的熏陶,激发了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培养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自主识字的习惯。

今年,我再次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识字专项调查,结果发现:一年级学生中,已有80%的同学能认识800~1000个常用汉字,并且会写其中的500~600个;二年级学生中,已有80%的同学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平时能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会在大街上通过路边的招牌广告识汉字、会在逛商店时边看商品名称边识字、会在家里边看电视边识字、边打电脑边识字、边读对联边识字,还会边读儿歌边识字、边做游戏边识字、边唱歌曲边识字、边读别人的姓名边识字……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到处都成了他们识字的好地方。而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已有约40%的学生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一年级学生能做到注音童话本阅读无障碍;二年级学生能做到无注音童话本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中,学生会通过“音序查字”和“部首查字”两种查字典的方法独立识字。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几年的改革与实践中,我认识到,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儿童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开发,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都来努力吧!愿我们的孩子在识字之路上走得更轻松些、更快乐些!♪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生活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