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拇外翻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2017-02-27王成军苏振炎栗磊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拇趾跖趾跖骨

王成军 苏振炎 栗磊

(开封市中心医院 骨科二病区 河南 开封 475000)

中老年拇外翻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王成军 苏振炎 栗磊

(开封市中心医院 骨科二病区 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 探讨中老年拇外翻的微创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07年8月至2014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的98例(152足)中老年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效果。 结果 术后AOFAS评分及外翻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拇外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的方法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中老年;拇外翻;微创;治疗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1]。中老年女性多见,常合并拇囊炎、胼胝体、鸡眼等足部病变而引起前足的疼痛、畸形等不适,严重者可影响行走。本文选取98例(152足)中老年拇外翻患者,旨在探讨中老年拇外翻的微创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07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152足)中老年拇外翻患者,其中男15例,女83例,54例为双足同时手术,年龄50~81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囊炎,80例合并足底胼胝体,35例合并第2趾垂状趾。依据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其中中度拇外翻53例,重度拇外翻45例。52例患者合并内科基础疾病:高血压31例,糖尿病15例,骨质疏松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

1.2 手术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或者局麻,止血带控制下手术,首先于拇趾跖趾关节外侧做一约长0.5 cm切口,做拇趾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如果是轻中度拇外翻,此步可以省略);然后在拇趾近节趾骨近端内侧做一长约0.4 cm切口,直达骨质,用手外科骨膜剥离子从远端向近端钝性剥离关节囊,用微型动力系统和专用磨钻头磨去第一跖骨头内侧的骨赘,小骨锉锉平骨面。再于第一跖骨头颈内侧做一长约0.5 cm切口直达骨质,用专用磨钻头由远向近、由内向外将第一跖骨做斜行截骨。截骨完成后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各切口内碎骨屑。采用手法整复矫形,将第一跖骨头向外推移约一个骨皮质[2],同时整复脱位的跖趾关节及籽骨,第一、二趾之间垫分趾垫,使拇趾略内翻位,从第一、二趾间至踝关节用绷带做“8”字包扎。再用橡皮膏加强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穿敞口矫形鞋,冰敷,口服云南白药及止痛药,可早期下床活动,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切口按时换药直至愈合。术后足部“8”字绷带固定6~8周,根据截骨处骨折愈合情况去除外固定。

1.4 评分标准 分别在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测量拇外翻角,并采用AOFAS功能评分对患者足部关节功能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对术前术后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12个月。术前外翻角为(42.15±2.12)°,术后为(15.14±1.52)°。术前AOFAS评分为(72.12±0.82)分,术后为(94.56±2.24)分。术后AOFAS评分和外翻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染2例2足,转移性第二跖骨头痛3例4足,无拇内翻及截骨不愈合病例发生。

3 讨论

拇外翻是临床中常见的前足畸形,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主要与遗传、性别、生活习惯和关节疾病等有关[3]。中老年女性多由于在进入中老年后韧带软组织变松弛,失去弹性,足的内在肌肌力及软组织张力失去平衡,拇趾外翻的拉应力相对增大从而发生拇外翻[4]。拇外翻会导致第一跖骨内翻和足掌前部增宽。前足的负重点发生改变会使足部产生疲劳感。由于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骨头经常受到摩擦、挤压等刺激,导致骨赘形成,其表面形成假性滑囊。局部皮肤增厚,形成胼胝体。因常受到持续性摩擦作用,会出现滑囊炎,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溃疡、感染。这时,疼痛较重,影响行走。拇趾外翻畸形不断加重,会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及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功能受限。以上是中老年拇外翻的主要特点。中老年患者在畸形较轻的时候往往不在意,只是在引起严重疼痛、畸形,比如合并槌状趾、胼胝体、硬鸡眼等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后才开始重视。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非手术治疗多不能改善局部症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5]。

由于拇外翻的病理变化较多,没有一种方法能完美地解决拇外翻的所有问题。对于症状较轻的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穿宽松的鞋、使用支具以及功能锻炼等,对于较重的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总的目的是解除疼痛、纠正畸形并尽可能地恢复足的功能。文献报道,拇外翻矫形术的手术方法多达130多种[6],主要包括软组织手术、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多种截骨术、关节融合术以及关节置换术等。这些手术往往存在创伤大、固定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长以及后期容易发生拇趾僵硬、退变加速、转移性跖骨头痛等缺点,而中老年患者又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骨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使得多数中老年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创伤小的拇外翻微创治疗为多数中老年患者所接受。本研究应用微创方法在小切口内运用微动力系统去除骨赘,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必要时进行第一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通过手法整复从而完成拇外翻的矫形。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同时解决了拇外翻的几个重要病理因素:首先去除骨赘后减少或免除了与鞋子的摩擦,消除了滑膜炎带来的疼痛;其次,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矫形修正了足内侧序列,纠正拇外翻,恢复了拇趾的力线,拇趾的异常牵拉力减小;截骨后通过手法复位解除了对其余四趾的压迫,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足的横弓和正常受力。术后给予“8”字绷带固定并冷敷,运用中医的筋束骨理论,动静结合,早期下床活动,能早期生活自理,恢复较快,对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7]。中老年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素质一般,适宜选择此类创伤较小的手术,术后也应尽早下床。本研究认为,对于严重畸形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度骨质疏松等患者,治疗需谨慎,绷带固定要规范,每次包扎应确实可靠,固定要达到6~8周,以免截骨部位移位或畸形愈合影响疗效。

总之,对于中老年拇外翻患者,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1] 王正义.足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5-490.[2] McCluney J G,Tinley P.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of patients with juvenile hallux valgus compared with age-matched controls: a cohort investigation[J].J Foot Ankle Surg,2006,45(3):161-167.

[3] 温建民,张连仁,翁春华,等.小切口翻修术治疗踇外翻术后复发畸形[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3-144.

[4] 张英泽.拇外翻[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9-122.[5] 陈宝兴.踇外翻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33.

[6] 李泽芹.拇外翻的手术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6):658-659.

[7] 桑志成,温建民,孙卫东,等.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5):59-60.

R 68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40

2017-01-15)

猜你喜欢

拇趾跖趾跖骨
如何矫正“大脚骨”
跖趾骨折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对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硅胶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第2~5跖趾关节疾病的疗效分析
拇外翻,亦轻亦重?
“大拇趾”
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治疗成人症状性Morton趾
106例军人足拇趾甲沟炎患者诊治体会
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畸形
跖趾关节屈肌力量实验研究
跖趾关节运动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