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意象中体味情感的丰厚
——《乡愁》教学设计

2017-02-26

初中生世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天净沙余光中苦瓜

在意象中体味情感的丰厚
——《乡愁》教学设计

■丁卫军

一、教学目标:

1.细化朗读指导,读出意象的丰美。

2.借用助读资料,读出意蕴的醇厚。

二、教学方法:

诵读、对话、合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诗歌选自诗集《白玉苦瓜》,引出《白玉苦瓜》诗句:“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由“苦瓜”引出诗歌意象,读《乡愁》。

2.读出意象的丰美。

(1)读诗歌,提炼出四个意象。诗歌变形与原诗比读。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明确:结构美、韵律美。

(2)诗歌变形,读出诗歌的时间悠远,读出历史感,读出伤痛。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

而现在……

(3)再读,注意“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等句,读出诗歌的空间距离,读出内心的沉重。提醒:穿插创作背景。

(4)读好修饰语,说说“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中所包含的意思。

3.读出画面的丰富。

(1)四个小节,其实就是四幅画,说说你喜欢的那个小节,展开想象,把你所看到、听到的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余光中所表达的乡愁是深沉的,丰富的。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哪些乡愁诗。

比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追问:余光中的《乡愁》如果没有第四小节,你觉得怎样?

明确:意象表达情感。余光中的诗从个人情思升华为家国情怀;意蕴更加丰富,格调更为高远。

4.读出情感的丰厚。

(1)介绍时代背景,理解特定背景下诗人的情怀。

(2)补充余光中的诗《当我死时》,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余光中《当我死时》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

5.总结。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

猜你喜欢

天净沙余光中苦瓜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春
吃苦瓜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天净沙·春思
[越调]天净沙·新型农家
苦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