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且要出新
——浅谈优化高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的几点策略
2017-02-26江苏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江苏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江 慧 沈 燕
温故,且要出新
——浅谈优化高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的几点策略
江苏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江 慧 沈 燕
复习,是对一个学期学习的总结和回顾,也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那么,怎样的复习课才是扎实高效的,才是受学生欢迎的呢?笔者认为,唯有把握好学情,合理制订复习计划,巧妙开发多种课型,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架构清晰的知识网络,精心设计复习试题,创新课堂结构,才能让学生真正主动地进行复习,从而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复习 策略 命题
在经历了一学期的学习之后,教材已经全部教完,但在学生的脑海中,一学期以来的知识点却是模模糊糊,似曾相识。于是,复习课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很多老师的复习课要么以做资料代替复习,一张又一张,大搞题海战术;要么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上一堂算一堂,敷衍了事。老师云里雾里,学生也是哈欠连天,所取得的复习效果可想而知。“温故而知新”,但“温故”的方法绝不是“炒冷饭”,而要根据学生实际“推陈出新”:所选内容要新,课堂结构要新,学生思维角度要新。笔者根据我校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期末复习阶段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的一点做法。
一、把握学情,有的放矢
学生才是复习的主人,只有着眼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才是高效的。盲目的、无计划的复习都是低效且费时的。因此,在复习之前,势必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学情制订最适合学生们的复习计划,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地处农村,班内外来民工子女比较多,语文素养更是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家庭比较重视的孩子基础扎实,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强,文笔功力深厚;但还有很多学生基础薄弱、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存在缺陷。如何让两类学生都进行适合自己的复习,这就成为我们制订复习计划的思考方向。
于是,在我们的复习计划中,呈现出了“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序列性”与“重点性”相结合、“梯度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特点。既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复习,又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既体现了完整的序列,又突出了复习的重点;既让后进生夯实基础,又给尖子生培优提升。
我们的复习计划由教研组统一制订,但学段和学段不一样,班级和班级不一样,没有谁的复习计划可以拿来全盘复制,因为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制订出适合自己班孩子的复习计划才是最完美的。
二、以生为本,开发课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开发丰富多彩的复习课型,才能最大程度上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被动复习”变为“主动复习”。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开发了以下几种复习课型,循序渐进、穿插实施,复习效果显著:
1.指导复习课,明确目标,习得方法
所谓指导复习课,就是老师作为复习课堂的指导者,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和记忆。一般出现在复习的前期阶段,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习得正确的整理复习方法。例如,我校高年级语文老师在复习刚开始时会执教一堂指导课。课刚开始,老师以丰富的情感和激励性的语言致 “复习致辞”,用诗意且积极向上的语言自然地揭开复习的序幕,让学生们意识到复习并不可怕,复习会很有趣。随后,教师出示精致的课件,配以活泼的插图,示范整理归纳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最后把整理归纳的方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口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老师是如何整理要点,自己该怎样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复习自主性。
2.自主复习课,合作探究,取长补短
在教师的指导复习课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指导课上习得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复习。例如,我校六年级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小组复习第二单元时,老师把全班分成10个小组,给每组设立一名组长,组长根据老师下发的本课任务单,负责带领本组同学进行有序、热闹的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既完成了本堂课的复习目标,同时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好的复习方法,取长补短,收获颇丰。这样的复习课生动而有活力,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穿插于学生之间,适时答疑解难,根据不同学生的复习进度随时给予指点,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复习课堂的主人。
3.活动复习课,轻松愉悦,强化记忆
所谓活动复习课,就是采用活动的方式,调节学生紧张的复习节奏,在轻松的游戏中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往往深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在复习名著阅读课时,我校的老师经常会设计“名著阅读我能行”这样的活动课,课中设置道道闯关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单选题、多选题、必答题、抢答题……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激起了学生复习的兴趣,创新的方式让复习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每一种课型的开发都应立足于学生本身,一切以学生为主的课型设计才是最有价值的。
三、厚薄之间,架构体系
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这样说过:“读书时,书越读越厚;复习时,书越读越薄。”而我们认为,复习时,教师要学会在厚薄之间走个来回,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1.架构框架,全面梳理,读薄
授新课时,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分析、举例等方式将教材体系中的重点、难点逐个击破,可谓将书读厚了。但在复习阶段,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序整理、归类,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使得原先在学生头脑里简单的知识积累重建知识结构。因此,在我校高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中,一定会安排对整本书进行全面梳理,把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把一本书读成一个知识体系,把书读薄。对每单元的生字词、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需要积累的经典片段、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展开拉网式的复习,扎实打好基础,架构完整的知识框架。
2.专项复习,打磨关键,读厚
打好了基础,就犹如战争中拥有了基本的武器,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一一打磨,尽量做到无短板。例如,我校高年级语文的第二轮复习,一般会安排几个专项训练复习:修改病句训练、仿写训练、阅读短文答题技巧训练、选择题专项训练、排序训练、作文专项训练。在“讲—析—练—评”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逐一打磨过的环节学生往往印象深刻,掌握得比较扎实和牢固,因此在考试时失分较少,成效显著。
3.综合练习,熟练运用,贯通
经历了知识框架的建构和专项训练的打磨,接下来就是综合性地练习。通过多番穿插练习、比较练习,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需要的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存储与提取、重组与整合、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四、走出题海,精当命题
南通的一位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先走进题海,学生就不会走进题海。”我们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现在的很多老师不顾学生的差异,不顾题目的质量,大把大把的试卷,一黑板一黑板的习题扔给学生,学生在这样没有质量,没有尽头的题海中苦不堪言,复习的效果微乎其微。
而我校在语文复习上做到了让老师先进入题海,在大量的《优学有道》《总复习》《补充习题》《训练与拓展》中,精选有价值、有意义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在复习阶段的第三轮,教研组的老师们还会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和考纲的要求自己命题,做到精而不漏,好而不乏。例如,我校在毕业班语文总复习中,会由教师自主命题三份专项练习卷,每一份练习卷都有相应的考查要求,既有重要的知识点,也有学生的软肋;既具有典型性,又呈现梯度性;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看出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每一道题都不是信手拈来,都是经过大量删选、深思熟虑之后的精雕细琢。因此,虽然试题的量不多,但对学生来说却足矣,除此以外,再多的题也只是枉然。所以我校在毕业总复习中,学生也常常是眉开眼笑,但取得的成绩却是遥遥领先,真正做到了轻负担,高效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复习中,只有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制订复习计划,推陈出新,优化复习方法,创新复习课堂结构,提高复习效率,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复习课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