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德中寻找教育发展的智慧
——师德建设的德州模式
2017-02-25张书鹏
◎ 张书鹏
从师德中寻找教育发展的智慧
——师德建设的德州模式
◎ 张书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魂。近年来,德州市秉持“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的理念,不断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途径。随着师德建设探索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德州市通过深化师德建设,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随着全国新时期师德建设现场研讨会在德州召开,德州师德建设的影响由此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优秀范本之一。
师德建设;教育发展
一、师德建设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很多途径和模式,我们选择师德建设作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切入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层面来看,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教师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师德建设居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要求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就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教师的“四有”标准,成为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思潮、诱惑日益增多的现实背景下,教育、引导全体教师保持心灵上的一方净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
第二,我们提出“向师德要质量”的师德建设理念,是基于长期以来德州教育现实的思考。2009 年 9 月,德州市教育局在对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时发现,存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职业倦怠、社会信誉度不高等严重问题,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滞后,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学校的师德建设,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空泛化、强迫灌输等倾向,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工作脱节,呈现出孤立性和封闭性。师德建设往往窄化为次数有限的学习师德规范、优秀教师事迹和师德演讲等具体活动,停留在外在的思想观念的强迫和灌输上,没有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自主发展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的评价不科学、不规范,导向性、可操作性不强。师德建设流于形式,既没有带给教师足够的意义感、确定感和幸福感,也没有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是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教师内涵式发展是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培养人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具有自我获得知识更新的能力,具有自我调整行为规范、适应社会伦理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思想进步能力,具有自我保持身心健康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实现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幸福。
第四,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发展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真实和必要的条件。在教育实践里,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理想的教育是: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教师崇德向善,积极进取,敬业爱生,业务精湛,朝夕相处的学生是必然的最大受益者,师生对教育理想的共同追求是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之源。
基于此,德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向师德要质量”的新思路,在探索与实践中构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效性的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实现教师职业道德提升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完美统一。
二、长效机制是师德建设的强力保障
我们一直倡导的师德建设理念是“德以导能,能以表德”,高尚师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 2012 年全国师德建设现场研讨会结束之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落实大会精神,立新目标、创新措施、求新发展(三新),加快师德建设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三提),把师德建设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德州教育在全国的影响,为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此,德州市教育局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就健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师德建设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组织机构。2013 年,市教育局设立了专门的德州市师德建设工作室,建立了全市各级师德建设工作室星级化建设制度,为全市师德建设提供了健全、完善的体制保障。
第二,发展完善了德州市师德建设规划。我们认真总结了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遵循科学、高效、有序的原则,对我市师德建设做出了重新规划。基本思路是九年三阶段:一是强化师德建设(2010-2012),优化教师职业行为。主要是“德以导能,能以表德”师德建设模式(“三三三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二是深化师德建设阶段(2013-2015),提升教师专业质量。主要是以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教师职业特长发展为载体深化师德建设,服务教师教育特色形成和名师培养。三是升华师德建设阶段(2016-2018),助力名师成长。主要是通过升华师德建设,引导教师走名师成长之路,体验和收获职业幸福。
第三,初步建立了德州市师德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市政府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师德建设研发基地和“教师职业个性工作室”等,初步形成全国独有的师德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制。
三、“3591模式”让师德建设立竿见影
德州师德建设在持续推进,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工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逐渐深入教育本体内部,不断触及到教师成长的深层次问题,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了德州师德建设的成效。
当前德州师德建设的主要工作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3591”。
“3”就是上面说到的三个阶段九年的科学规划。
“5”就是着力构建五个层次的师德建设主体系统,各级主体各守其责,各尽所能,合力推进。一是市级教育行政,负责全市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全面管理、引领、督导。二是县(市、区)教育行政,负责师德建设的县域推进。三是乡镇(街道)教办及中小学校,负责选择合适的载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争创教育名乡镇、名校。四是乡镇(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室,具体负责本单位师德建设规划的实施与管理。五是教师个体,凭借各级教育行政搭建的平台、提供的支持,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专业发展道路,强师德提师能,争做区域名师,达成职业幸福。
“9”是九个研发基地。德州师德建设数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真抓实干,逐渐呈现出星火燎原、蓬勃发展之势,为推广典型,推动工作,德州市教育局依托部分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建立了九大研发基地,使之成为师德建设成熟成功模式的“生产基地”和“推广中心”,形成规模效益。
“1”是一种师德建设成果快速推广模式。德州师德建设的经验和模式来自基层的实践,接地气,好移植,易成活。很多工作模式可以像电脑操作一样直接复制粘贴,就能取得很好的实效。
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应该说德州师德建设越来越接近于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诸如教师职业道德(师德)与教师职业行为(师能)“两张皮”的问题,科学、有序、可操作的师德建设运行、管理、评价机制问题,引导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职业行为质量,实现学校和谐发展、教师幸福成长、学生全面成才等。德州市师德建设的实施和推广,转变了教育发展的方式,丰富和发展了校长的办学思想,增强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自律、主体意识,形成了向师德要智慧、要思想、要质量的经验。
四、师德建设催生教育正能量
如今,德州师德建设九年规划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幸福指数以及教育工作社会满意度的“四个提升”。全市中小学已初步形成培养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生成创新特色、品牌、亮点工作的机制和土壤。以 2010—2012 年强化师德建设三年为例,先后有 122 所中小学校被命名为师德建设示范星学校,成为区域名校;一批校长和骨干教师也脱颖而出,尤其是作为全国新时期师德建设现场研讨会观摩单位的 8 所示范星学校,师德建设引领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成效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学校先后有 32 名乡镇教师被择优录用到新建县直属中学并成为骨干教师,2 名骨干教师、5 名学校中层干部被选拔为中小学校长,4 名中小学校长被选拔为乡镇教管会负责人,4 名校长被选拔为正科级干部,还有 1 名校长走上区教育局领导岗位。
随着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市教育事业面貌发生巨变。各县市区、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连年迈上新台阶。各校艺术、体育、德育、美育教育不断创新。成功举办首届京津冀鲁校园足球邀请赛,26 所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一大批学校在特色办学、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表现卓越,屡获国家级大奖。
目前,德州市师德建设已经进入升华师德建设阶段(2016—2018年)。升华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建设为载体,通过指导、引领、制度创新等培养高层次的名师、名校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是我们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继续健全和完善升华师德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好“师德建设·名师成长研发基地”,打造升华师德建设的新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为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贡献正能量。
(作者: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刘新丽]
G451.6
A
1673-9949(2017)05-0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