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亮”语言 “点亮”课堂

2017-02-25

中小学校长 2017年1期
关键词:情感语言评价

◎ 许 娟

“擦亮”语言 “点亮”课堂

◎ 许 娟

教师的语言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力求多样,针对性语言要力求人文,总结性语言要力求时尚,对话型语言要善于唤醒,体态性语言要力求亲切,点拨性语言要力求贴切,过渡性语言要力求温度,造境性语言要力求文采。

课堂;评价;语言

教学语言的修养和艺术是语文教师教好语文课的重要手段和武器。古代教育家孔子善于言谈,循循善诱,所以“门人弟子填其室”。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形象地比喻: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这一溪流淌不息的“活水”,应该跳动着教师多姿多彩、机智幽默、充满真情与激励的教学语言。他们犹如大颗的珍珠,每一句精雕细琢的语言都将为每一颗有感应力的心增加光泽与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作为语言传播的使者,其教学语言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擦亮”自己的语言,通过睿智幽默的启发性语言,有文采的造境性语言,有温度的过渡性语言,贴切的评价性语言,“点亮”整个课堂。

一、启发性语言,要力求睿智

威廉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的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教师语言的启发性,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将人的心灵点亮。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睿智幽默的启发性语言,不仅能把学生的眼睛擦亮,心灵点亮,而且还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时,课前鼓励学生利用搜集资料的办法,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课上老师不忘给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他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结果在黑板上张贴地图时,不小心将其贴倒了,于是他机智地说了句,“啊,是谁让公鸡打倒立了?”同学们一听都开心地笑起来,注意力集中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这位老师机智灵活的启发性语言,既强化了中国地形特点的知识点,又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我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学生在描述“我”和祖父的关系时,总是说“好”字,这是学生思维惰性和惯性使然,他们在生活中常常说“好”,“很好”,“非常好”之类的话语,而不能自觉地用更加准确的词语来加以描述、界定,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质,就要堵住学生的语言惯性之口,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使用“故错法”,将几个“好”字连起来说话,造成一种看似无关紧要的“笑料”:这个词比刚才那个词好多了!今后我们用词不要总是用“好”好不好?(众生大笑)现在不只用“好”,那就好了。(众生又大笑)学生在这样原生态的学习中,切实感受到语言单调重复的可笑之处,幽默的笑声过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了。可见,启发性语言,讲求一种方法,体现一种技巧,彰显一种智慧,这样的语言就是课堂上的“明灯”。

二、造境性语言,要力求文采

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生情造境是开展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生情造境,生发的应该是真情,是实感;创设的应该是符合文本的真实场景,感人情境。这样的语言,避免单调乏味,回避苍白无力,力避平淡如水,要力求有文学气息,有文化内涵,有一定的文采。如张祖庆老师在执教詹天佑一文时的片段,当讲解到面对京张铁路,面对帝国主义阻挠要挟时,张老师创设情境,激情诱导:同学们,面对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这一路的高山深涧,面对着国人的殷殷期盼,詹天佑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们感受到了吗?(生:感受到了。)但是詹天佑有没有犹豫?(没有!)有没有放弃?(没有!)有没有动摇?(没有!)张老师随机又深情总结、引读:詹天佑正是凭着这一份坚定的信念,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凭着自己的智慧,终于带领他的工程人员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吧——(学生一字一顿,深情款款地读:1909 年 8 月 11 日——那是京张铁路竣工的日子……)这个环节,张老师用张力十足,情感丰厚的语言逐步创设情境和语境,引领学生由内而外,由浅入深,一步步感受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在交融中、碰撞中,学生的爱国情感也在逐步被推向高潮。再如,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当学生质疑蔺相如为什么要拼时,我这样引导:同学们想想,“要”在句中怎么讲?(生:命令、要求、强迫)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古代,一般什么人才会给王宫贵族演奏?(生:宫女、乐工)这些人的地位是相当低的。两国谈判,你让我一个“王”为你演奏,无形中赵王的地位被降到了很低。而赵王只代表他个人吗?(生:不仅仅,还代表整个赵国。)同学们,这是降国格,非常耻辱的事,能不拼吗?谁能带着愤怒之情读读蔺相如的话?于是学生个个神情严肃,掷地有声,把蔺相如以死相拼的光辉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环节,学生之所以能很快进入课文情境,是因为老师用深厚的语言功底步步巧设,环环索引,那种情不自禁的情感自然流淌出来,不可自控的情愫也奔涌而出。

三、过渡性语言,要力求温度

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过渡工具。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每上一节课,犹如搭建一座桥,又如攀爬一栋楼,何尝不需要“过渡”?我们要想让课堂尽量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其中有一个重要诀窍,就是要有高超的“架桥搭梯”艺术,即课堂过渡语要有温度。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一文时,当读完二泉景色,王老师这样引导:听完你们的朗读,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如银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明亮;一泓清泉,缓缓地流淌着,那么清澈、那么纯净;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是那么圆润、那么空灵。但是,同学们,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

生(深沉地):一片黑暗……

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对阿炳来说,还是——

生(饱含深情地):一片黑暗……

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永远只是——

生:(情感完全绽放,情绪激昂):一片黑暗!

师: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师声音渐弱)默读课文,请把你的目光聚焦到阿炳的身上。

这个过渡性环节,王老师的语言有温情更有温度,给学生留下的还有持续的温热……就是这样有温度的过渡性语言,如暖阳“照亮”又温暖着课堂,让师生的心灵在互动中颤动起来。相信这些温度语言日后定会流进学生的生命,变成一种不竭的能量,使学生滋润而蓬勃!

四、点拨性语言,要力求贴切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失当的课堂评价语言俯拾皆是:有的“言过其实”,有的“蜻蜓点水”,有的“对错不明”……为了避免这些尴尬,我们要学会运用精准、贴切的评价语言,来科学地帮助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我们存放在心尖儿上的贴切评价中感受到呵护的温暖,让学生从我们呈现在舌尖儿上的魅力评价中体验到艺术的美感。在孙双金老师的评价型课堂用语中,我们很难找到单纯的“你真好!你真棒!”这样的评价语。孙老师在教学《推敲》时这样评价学生:“只用一个‘美’字,美得太笼统了,没有色彩感。”而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当学生说萧红和祖父关系好时,薛老师说:“不能用好,可以用亲密。”在教师的语言中,当学生听到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价时,自然而然会生出满意感,也会有方向感,那么自然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习就会不断向纵深发展。另外,得体而指令明确的评价语言如黎明前的启明星,能“照亮”课堂,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境界,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对声音柔美但柔弱的女同学会说:“你的声音很甜美,这么美的声音如果不让每个同学都能听到实在是遗憾!请让声音再大些!”对富有磁性但声音细微的男同学会说:“你的声音很有磁性,你是男子汉,而真正的男子汉是勇敢的!请勇敢地让声音亮起来!”对字词句没读到位的同学会说:“这段话你读得准确,但是有几句没读出味道。听老师读一遍,感受一下其中的语气、语调。”如此这般,学生的朗读就会一次比一次好,老师正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学生就会一步步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五、体态性语言,要力求亲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课程呼唤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学生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课。因此教师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弟妹,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洒向学生都是爱,洒向学生都是情。课堂上教师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手势,都犹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都激励学生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如老师看到一个平时胆小的学生想举手发言,但举起又放下时,教师首先对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请全班学生鼓励欢迎这位同学发言,然后说:“今天我非常高兴某某同学大胆举手发言,而且非常棒,希望你经常让大家听到这样精彩的发言。”当小朋友不自信,不敢回答问题,鼓励说“没关系,只要做了,就是一个胜利。”老师走近其身边,悄悄地说:“你知道吗?你很聪明,你的想法也很棒,把你的金点子与同学分享,好吗?”教师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用饱含激情的语言,眼神,动作,表情显露出来,用自身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课堂激励评价从教师的心窝飞泻而出,学生也会用爱老师、爱学习的情感来回报老师。

六、对话型语言,要善于唤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性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人前进的外在动力。学生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能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我见过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这样多一些鼓励,能唤起学生的自信。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在学生全面成长方面下工夫。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在肯定、引导和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指出学生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克服、纠正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总结性语言,要力求时尚

在进行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轻松愉快的教学内容时,教师的评价语言注重的应该是自然顺畅,讲究的是贴切,张扬的是个性。评价语言要能紧密结合时代感,让自己的语言保持“新鲜”的源泉。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时代变化的“情雨表”。一名优秀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悉力和对时代变化带来的新生词、新的表达方式的接受力。信息时代来临,网络语言流行,世界文化的融合导致外来词的大量涌入,而学生往往成为追赶潮流的先锋。如果我们的教师只知固有语言,必将和学生产生所谓的“代沟”,如时下流行语中出现了“PK”,“淡定”“给力”等新鲜词汇,教师如能了解掌握,适当的引入教学当中,必然使学生耳目一新。比如:教师在对小组做评价时说“组内精诚协作,发挥团队力量,经过PK,大家说哪组更胜一筹”。课堂上教师有效的评价语言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沙漠中的甘泉更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八、针对性语言,要力求人文

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成就,如能及时得到肯定和鼓励,便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语文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评价标准,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尊重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比如:“今天你又有进步了”、“还需努力”、“再细心一点”、“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等,用激励性的语言,善待我们的每个学生,树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迎接每一天。如果一个学生很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做事就会缺乏自信,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样样不如人,就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自卑的心理。在课堂上要坚持以表扬为主,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感。这对学习后进生尤其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尊重个体差异,激扬主题精神,注重课堂评价语言的激励作用,多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和实行的教学评价,更是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所在。

语言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语言力求情感化,“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要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由已知探求未知,激发学生兴趣;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理解教材,使教学语言更加丰富;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扎实地活上两个月。”人人都希望听到赞美的话,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因为赞扬蕴含着老师的鼓励,蕴含着老师的爱与期望。当然错的终究是错的,要看你怎么评价,不是说放弃批评。我们总是看到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魔力”,那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善于利用课堂语言。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教师、阜阳市首届名师)

[责任编辑:孙燕兰]

G420

C

1673-9949-(2017)01-0055-04

猜你喜欢

情感语言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言是刀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