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2017-02-25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阴春艳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阴春艳
以学定教,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阴春艳
数学课堂在“以学定教”的变革中发掘潜能,激活智慧,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数学课堂的“伪生成”、生成教学的内涵以及以学定教生成式课堂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生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变革,数学课堂从“以教定学”逐渐向“以学定教”转变,课堂也因而出现动态的生成。教师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个性迥异的孩子,教学时会在不期而遇、思维碰撞中产生灵动,教师应采用以学定教的策略,促发教学的动态生成。
一、当前数学课堂的“伪生成”
1.形式上的生成
课堂打破预设,从师讲生听走向另一个弊端:课堂出现假对话、假探究,整节课看似精彩,但由于过于随意,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动”起来,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学生讨论没有真正的价值,出现无效生成。
2.片面上的生成
在数学教学中,生成结果与教学目标发生偏离,教师脱离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把知识、技能、情感等直接“教”给学生,或空谈情感、态度、价值观,造成课堂互动的片面,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生成教学的内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执行预设教案,学生也不是盲目随意地活动,而是教师在互动中不断修改预设教案,促进有效学习的发展过程。生成教学既尊重教学活动,也尊重学生思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进数学的动态生成。
三、以学定教的生成式课堂实施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提供探索材料,创设学习情境,将知识融于情境之中,引发学生的冲突,让学生产生急于探究的愿望,让枯燥、乏味、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使静态知识变成动态,预设也变成生成,课堂也变得灵动而充满活力。(1)以操作情境丰富学生感知。儿童的思维从操作开始,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创设操作情境,并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调动他们的感官参与,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合作等活动,在边做边思边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展,这样能丰富学生的理解,让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内容时,教者让学生准备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让学生通过折、剪、拼等活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自己通过操作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以游戏活动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实现对知识的体验、感悟。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3)以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故事使数学知识有了“温度”,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感悟数学之美,枯燥的符号也变成了学生喜欢的符号。如在“混合计算”的教学中,教者以《狼与小羊》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小羊做错一道题,狼就前进一步,逼向小羊,如果小羊做对一题,狼就后退一步,远离小羊。狼为引诱小羊做错,故意将错误的方法告诉小羊。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热情空涨,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2.优化教学提问
教师以提问引导学生巧妙思考,引导学生索求知识、发现规律。(1)趣问。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新意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巧妙构思提问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令学生在生疑解惑中获得新知的理解把握。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内容时,教者以动物王国准备骑自行车比赛引入新知:小熊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提出问题:“大家猜测哪个动物先到达终点?”这个问题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2)精问。提问要有针对性,有明确的指向,要问得恰当。教师要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如“圆的面积”这节课的重点是将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学生通过观察把圆分割成4、8、16、32等份,知道分割的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可一些学生不明白教学意图,教者应及时提出问题:“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和圆的周长、半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你能据此求圆的面积吗?”问题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明确的指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获得结论,这样圆的面积公式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3.强化控制调控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要让差生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教师只有制定明确、有层次的目标,才能保证教学的方向,使教学具有可操作性。(2)营造和谐氛围。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放弃权威、放下架子,以爱抚的动作、表扬的话语沟通师生的关联,多给学生一些关心,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耐心诱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进行有效预设
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资源的外延与内涵,要认识教材的展示只明确解决问题的一个策略,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领他们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探求核心知识,思考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思考知识前后的联系,设想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广。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牵着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思路走下去,当学生出现意外时,教师往往置之不理,这种封闭式的教学中,随机调整的空间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块移动”,静心倾听学生的“发现”,能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时调整,从而为生成教学提供保证。教师要充分预设错误,让学生在不断纠错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我们在设计预案时,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相应的预设,设计解决的方案,让他们在多向思维的碰撞、操作验证中自悟自得,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思维方法,促进对新知的理解与深化。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重知识讲授轻思维培育的状况,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交流中不断碰撞,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1]林建森,蔡仲兴.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构建[J].数学教学通讯,2006(9).
[2]潘小明.小学数学生成教学探究——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谈起[J].现代教育,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