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发展路径探究

2017-02-24侯园园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共生区域发展

侯园园

(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发展路径探究

侯园园

(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发展何去何从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问题。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通过阐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探讨院系与企业、高校与行业、高校群落与园区等不同层次的共生模式,构建结构多样化的 “点”“线”“网”状共生体,以期达到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最佳共生效率,使得地方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负社会发展赋予其使命的同时逐渐完善自身建设,寻觅一条适合其生存发展的路径。

地方高校;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发展路径

一、共生理论内涵

共生(symbiosis,intergrowth)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ry,1879)提出,后经范明特(Famintsim,1835—1918)、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1886—1969)发展完善,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抑制的关系。[1]在《辞海》中,“共生”也被称为“互利共生”,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机体生活在一起的相互关系,一般指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外互相有利的关系。[2]源于生物学领域的共生学说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经过学者们的提炼慢慢演化为共生理论,共生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诸多领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彼此之间的联系、互利与共存。如在经济学领域,共生的核心是双赢与共存,社会学领域表现为互动与合作,政治学领域则是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可以说,共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学者们对这一广泛存在的现象给予更为具体形象的概念界定,即在整个共生系统内,相互联系的个体为独立的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内进行信息沟通、能量转换的基本单元。共生单元之间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即为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共生单元之间以特定共生模式建立关系的外在环境即为共生环境,环境在政策、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促使各共生单元独立成型并与其他单元优势互补、建立联系,展开功能上合作,构建适宜的共生模式,从而达到最佳的共生效率。可以看到共生体系内涵三大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本文以共生理论的视域来观察和研究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追溯高校与区域发展的共生关系演变,探析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与区域共生关系发展的新形态,剖析这一系统内部的多样共生单元及其之间多元的共生模式,积极构建适宜的共生环境促进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二、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共生关系

1.大学与区域共生发展的历史溯源

纵观历史,西方高等教育肇端于古希腊的雅典。追根溯源,雅典高等教育的萌发离不开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与经济繁荣的物质基础,而当时的各教育思想家主要的教育目标还是为城邦培养所需的公民与政治家,促进城邦文明发展。可见,高等教育的发端就映射了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关系。诞生于12-13世纪的中世纪大学,除了源于学科知识的积累、行会组织的形成、思辨和逻辑推理提供的学理支撑以及著名学者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当时社会发展需求提供的社会沃土。比如,伴随城镇人口的集聚,疾病患者的出现催生了地方医院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医生数量的需求,这就催生了以萨莱诺大学为代表的医学学校的兴起与发展。波洛尼亚成为法律研究中心城市也是源于当时世俗社会与基督教会发展的需要。而巴黎大学的诞生则是神学发展的需要。西欧社会发展的这些需要为大学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目标。[3]从中世纪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恰恰是当时社会发展所需的医学、法学、神学三种专业人才。“大学的发展是作为对压力的惯性反应,利用教育的力量来满足社会职业、教会和政府的需求。”[4]可见,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发展也深刻体现了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关系。[5]

我们从古希腊高等教育与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来看,高等教育自形成时期就与区域发展形成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构成共生关系的主体是一对极大的“共生单元”,即大学作为一个总体单元,另一个总体单元则为外部区域。这对极大的共生单元以彼此的相互依赖为依托建立了联系,在自由发展的共生环境下生成相互依赖的共生模式,从而实现自身存在的利益最大化。

2.聚焦新时代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共生关系

回到我们现今生活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国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盛产知识的大学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纳入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并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6]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具备科学研发、服务职能的高等教育。故而,地方高校在区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承担起引领当地科技革命的角色,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区域生态内的其他主体进行信息沟通交流、能量转换。如区域政府是地方高校的主要资助者,地方高校也应承担实现区域政府振兴地方经济的责任;企业需要高校研发新科技为其注入新鲜活力,地方高校由于自身科技研发经费的不足也需要与地方企业合作联系,争取资金。从场域理论的角度来看,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地改变其传统的发展惯习,在进行文化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开拓资金来源渠道,注重经济资本的累积。这种形势促使地方高校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业联系与合作,开拓财源,拓展自身的教学和科研领域,促进自身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其生态环境继续生存下去。

由此可见,企业、政府的需求是共生环境的动力,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的不足、对于经济资本积累的需求是共生环境中的压力,二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立共生关系的主要动因。毋庸置疑,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已生成紧密相连的共生关系,然而就我国目前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意识不强,与社会严重脱节,往往偏重于自身学术发展,闭门搞教学、科研,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未能与区域优势很好地结合;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资金资助方面对地方高校支持力度不够,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交流程度也不高,双方互动意识较弱,更是没有建立彼此联结的互动机制以及搭建互动平台。[7]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应该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共生系统中,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共生单元,构建多元结构的共生模式,在适度合宜的共生环境中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共生发展。

三、构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多元共生体

知识经济时代,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紧密相连的共生关系。在这一共生系统中,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极大的共生单元逐渐细化为不同的小型共生单元。我们应在地方高校这一极大的共生单元中组织多样化的小型共生单元,与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对应构建院系与企业、高校与行业、高校群落与园区等不同层次的共生关系,进而形成结构多样化的 “点”“线”“网”状共生体,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构建共生关系,充分调动各层面共生单元参与建构多元共生模式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旨在推动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建构连续性的多元共生模式,在渐趋完善的共生环境中达到最佳共生效率。

1.构建院系与企业“点”状共生体

专业是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8]地方高校院系一级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应注重自身专业结构的调整。一般而言,院系单元设置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包含三类课程: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是这个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所规定的。[9]对于第三类课程,院系这一共生单元可与区域企业这一共生单元积极建构共生模式,合作开设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安排学生实践操作课程,深入企业岗位学习,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专业领域,活学活用,提升专业技能,将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成果记作学分,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另外,鼓励学生毕业设计选题面向应用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领域,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指导。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鼓励院系师生接受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对于课程授课教师,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企业资深专家入校兼职,教授专门技能训练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需求,回到学校更深入地结合理论科研推进专业教育。这一共生模式的构建旨在从最基层的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项目委托研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组建地方高校院系一级共生单元与区域企业这一共生单元构建共生模式,促进连续性共生体的产生与发展,达到互惠共赢之效。当然共生效率的高低依赖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共生环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达到最佳的共生效率。应积极进行相关选人用人制度、评价考核制度改革,增强双方共生单元参与构建共生模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构建高校与行业“线”状共生体

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因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研究的延伸、教学的延伸,更是产业的延伸,三者集中和融合于产业、技术、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的全面整合和配套链接。[10]当前欧美国家学者提倡建立创业型大学模式回应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现实社会发展的变化,一批大学率先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使命进行调整,走上转型发展之路,即通过教学、科研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上注重培育创业文化氛围,倡导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11]如英国沃里克大学、荷兰的特文特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新加坡的国立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等,这些大学通过自身转型发展,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也为自身谋求更多的经费资源反哺教学、科研工作,从而形成良性运行模式。当前,我国也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协调创新促进全面发展。由此,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组织共生单元与区域行业构建共生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同时促进高校自身提升。首先,可在高校内部建立一批由大学师生组成的共生单元与行业企业这一共生单元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构建连续性共生体。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与咨询中心,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发展得到高校的智力支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使我们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了解企业界的信息,引入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协同创新,以此吸引高校教师与学生积极投入,加强专业领域的深入学习。其次,鼓励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以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12]建构一个具有独立性结构、产权合一、高度稳定的共生体。由此构建高校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共生模式,促使二者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互惠互利。

3.构建高校群落与园区“网”状共生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量兴起,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对高校的科技研发寄予厚望。与此同时,高校也希望积极投身其中,鼓励高校师生专利入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成果共享,为高校自身发展积累更多的经济资本,此外,还可以鼓励毕业生积极投入其中,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13]由于高新科技创新需要更高的智力保障及通过头脑风暴刺激人才创新思维的迸发,应鼓励区域地方高校组建合作联盟机制,各校教学,师资,资源共享的组织,经验共享,构建大型共生单元。这一共生单元与由园区内所有企业机构联结的共生单元构建相互联系的共生模式,在宽松的共生环境下达到和谐发展。正如美国“硅谷”科技园区正是依赖于周边一群高校不断地注入新鲜思想与科研成果转化才得以旺盛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科技中心。我国北京的“中关村”也是得力于周边群居的高校为其提供智力支撑而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硅谷”。有鉴于此,地方区域应构建覆盖联盟高校所有专业和区域内所有企业相关技术领域的数据库,使各高校与各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更加快捷、全面,使得科技创新、转移的渠道更加顺畅,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展校际科研合作,交流研发创新技术,投入企业生产。组织联盟高校师生成立科研团队,鼓励技术专利入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企业孵化器,培育和扶持新建科技产业园区企业。在这一一体化共生体中,产业园区企业这一共生单元提供资金,商业信息情报,技术咨询、指导以及低价的办公设备,地方高校师生组织这一共生单元则提供智力支持、信息咨询,两个共生单元组合为一个具有独立性与结构、产权合一、高度稳定的共生体。双向交流,优势互补,促进地方高校之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好地发展,同时推动区域科技产业园区蓬勃发展。

4.构建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共生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紧密相连的共生关系。在这一共生体中,地方高校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要履行好其社会服务职能,就要从自身的各个层面做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构建院系与企业、高校与行业、高校群落与园区等不同层次的共生关系,形成结构多样化的“点”“线”“网”状共生体,充分调动各层面共生单元参与共生模式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旨在推动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建构连续性、一体化的共生模式。然而多元共生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外在的共生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区域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统筹权,加强区域内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在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与经济资助,深入贯彻落实相关专利条例;鼓励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从不同层面构建与企业、行业、园区的共生关系,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高校自身的完善;优化地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改善评价标准与内容,促进学校将科学研发与技术转让相统一,学生将理论掌握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结语

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本文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构建院系与企业、高校与行业、高校群落与园区等不同层次的共生模式,生成 “点”“线”“网”状多样化共生体,以期达到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最佳共生效率,使得地方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负社会发展赋予其使命的同时逐渐完善自身建设,寻觅一条适合其生存发展的路径。

[1]Ahmdajina V.Symbiosis:anIntroductiontoBiologicalAssociation[M].Englana: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

[2]王珍珍,鲍星华.产业共生理论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131-136.

[3]朱镜人,金仲夏,汤雪花.中世纪大学的萌芽条件与发展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31-34.

[4]艾伦·B·科班.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M].周常明,等,译.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9.

[5]张海生,魏芳芳.论外部社会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4):138-144.

[6]齐默尔曼.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50.

[7]洪林,郭雷振.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72-75.

[8][9]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67-71.

[10]夏美武.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陷阱”及其规避路径[J].职教论坛,2016(7):11-17.

[11]张其香,赵静幽,陈维军.创业型大学改革中的锁定效应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2017,5(2):10-16.

[1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3)[2017-07-20].http://www.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630/201511/t20151113 218942.htm1.

[13]林倩,石丹淅.新常态下大学毕业生非充分就业问题研究——基于蛛网理论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6,4(4):96-101.

DevelopmentPath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RunbyLocalGovernmentFromPerspectiveofSymbiosisTheory

Hou Yuanyua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ymbiosis betwee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e discuss the symbiosis among department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delstrial parks. We construct a symbiosis model with the factors of "point" "line" "ne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symbiosis efficiency between the local colleges and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m to accomplish their mission while improving the nelationship among th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un by local government ;symbiosis unit; symbiotic model; symbiotic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path

ClassNo.:G647DocumentMark:A

蔡雪岚)

侯园园,在读硕士,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法学。

2096-3874(2017)12-0015-05

G647

A

猜你喜欢

共生区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割区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区域发展篇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