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周代服饰颜色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2017-02-24

关键词:赤色礼服贵族

李 娟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论周代服饰颜色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李 娟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周代服饰的颜色总体上分为“正色”和“间色”。尽管夏商时人们就已经有了基本的颜色尊卑观念,但直到西周时期,服饰的颜色才有了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周代服饰颜色等级制度要求服饰颜色总体上遵循“正色高于间色”的原则,服饰的各个构成部分也有着独特的颜色等级要求。而导致这种服饰颜色等级制度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周代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的产生以及礼仪制度的确立。

周代;服饰颜色;等级制度;正色;礼制

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就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等级体系。除了通过官职﹑爵位来区分等级之外,周代贵族往往还通过华丽的服饰来彰显其高贵的地位。而颜色作为构成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有着独特的等级体系。

一、服饰颜色等级观的形成

由于染织技术的落后,周代以前关于服饰颜色的记载相对较少,但那时的人们已经有了简单的颜色等级观念。《礼记·檀弓》记载:“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騂。”[1]83《诗经·周颂·有客》在描述商后人宋微子的时候,也称其所乘坐骑为白马,意为不忘先祖。

进入西周时期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礼仪制度的逐步形成与完善,服饰颜色才有了更加详细的等级划分。在色彩的认知过程中,古人认为赤、青、黄、白、黑是自然之色,也是其它颜色形成的基础色,故称之为正色或五色。与正色相对应的是间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正色混合而成,例如绿、紫、碧等颜色。《国语·周语》提到:“五味实气,五色精心,五声昭德,五义纪宜。”[2]60人们认为正色能够净化心灵,是因为这五种颜色色彩构成十分纯粹,为纯正之色,代表着纯洁,能够与君子高洁的品格相配,故而形成了“正色贵而间色贱”的观念。同时人们又将这一观念具体体现在服饰上,中国最早的服饰颜色等级观由此开始形成。

二、服饰颜色等级制度的内容表现

周代服饰的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贵族服饰,除去冠、履及衣裳这几类用于蔽体的基本部分,还有各种材质的蔽膝、玉衡等装饰物。但无论何种服饰,冠﹑上衣﹑下裳﹑蔽膝和履应当是一套服饰的核心部分,而这每一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颜色等级规定。

1.冠

《礼记·冠义》曰:“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1]874古人认为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端,因此自夏以来贵族就重视冠礼。但直到周代衣冠制度逐步完备,并要求贵族成年男子均需戴冠之后,冠才有了明确的等级划分。

从现存记载来看,周代最尊贵的礼冠当属冕冠。冕冠搭配冕服,主要出现在天子和诸侯祭祀的场合,卿大夫作为助祭时也可佩戴冕冠,但冠上的玉旒数量要随着身份等级的下降而递减。除此之外,冕冠也是天子继位时所戴的礼冠。《尚书·顾命》就提到周康王继位时头戴麻冕:“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3]424冕冠服原本为吉服,但康王登基时正值前代天子成王丧期,因此必须佩戴等级相对较低的素色麻冕以表明为父服丧,素色即白色。通常情况下,冕冠并非素色。郑玄在《礼记·玉藻》中注明冕冠为“玄表纁里”,[1]443外表的玄色代表天的颜色,属于黑色系的一种,为正色,因此冕冠也可以说是以黑色为主色。据此可知,在冕冠颜色中,黑色当尊于素色(白色)。

除冕冠以外,弁冠的地位也比较尊贵。弁冠主要有爵弁﹑皮弁﹑韦弁三类。爵弁和皮弁为礼冠,郑玄认为:“皮弁者,以白鹿皮为冠。……爵弁者,制如冕,黑色,但无缫耳。”[4]637爵弁为卿大夫的专属礼冠,士只有在为大夫助祭和加冠礼等场合才能暂时佩戴爵弁冠。《礼记》也提到:“三加弥尊,喻其志也。”[1]402郑玄注曰:“始加缁布冠,次皮弁,次爵弁,冠益尊而志益大也。”[1]402由此可见,黑色爵弁要尊于白色皮弁,故而在弁冠中黑色地位当高于白色。关于韦弁,《周礼》认为:“凡兵事,韦弁服。”[5]1635韦弁是军戎之冠,由赤色的皮制成。之所以选择赤色的皮革,是因为周代重兵事且崇尚赤色,佩戴赤色韦弁能体现出戴冠者对于战事的重视,也与所乘的赤色马相配。

贵族中最为常见冠当属缁布冠和玄冠。缁布冠为黑色,是自诸侯以下贵族的始加之冠,在加冠礼之后便可弃之不用。而玄冠虽然自天子至士族皆可佩戴,但必须以冠上的组缨来严格区分身份等级:“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1]452-453古代朱色、赤色和丹色都为赤色类,虽同属于正色,但颜色的深浅不同:朱色和赤色相近,染色过程复杂,而丹色颜色较浅,染色程序相对简单。因此朱色和赤色地位要略高于丹色,为了区分身份等级,天子玄冠为朱色组缨,诸侯玄冠为丹组缨。而綦为青黑,属间色,与正色相比地位最低,作为下层士族的冠饰也不足为怪。

除日常的冠冕之外,还有一种冠在冠礼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那就是与丧服相配的缟冠。丧祭体现生者对死者的不舍和怀念,展示出古人的人伦尊亲观,故而周代礼仪十分重视丧祭礼。祭祀时,人们通常按照身份等级戴冠冕:冕冠、弁冠或玄冠。而为长者服丧时,则必须戴白色缟冠。《礼记·玉藻》曰:“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1]453男子在父亲丧服未除的情况下,应佩戴有黑色冠缨的白色冠,而为父服丧应佩戴有白绢镶边的白色冠。

总体而言,周代的冠冕以黑色(玄﹑缁)和赤色(朱﹑丹)最为尊贵,白色略逊,綦色等间色则又次之。

2.衣裳

《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6]627衣裳是一套服饰的最核心部分,上衣代表天,下裳代表地。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乾尊而坤卑”的观念,因此也要求服装的上衣颜色要比下裳的颜色更尊贵。同时,古人也认为正色代表高洁的品质,所以总体而言,贵族上衣颜色多为正色,下裳颜色则可以选择地位低于上衣颜色的其它正色,也可以直接选择间色。

从材质上看,衣裳主要分为丝布衣和裘衣。因为材质的不同,所以衣物遵循的色彩等级也不相同。

(1)丝布衣裳

丝布衣物普遍遵循上衣下裳的原则,同时,部分服饰的颜色严格遵循“上正下间”式,比如冕服:“衣正色裳间色。”[1]456郑玄注曰:“(此)谓冕服玄上纁下。”[1]456虽然从天子到大夫皆可穿上衣玄色、下裳纁色的冕服,但穿衣的场合受到身份等级的限制,比如在天子或诸侯祭祀的场合,卿大夫只有作为助祭时,才可以穿戴冕服。同时为了区分身份等级,冕服上的纹饰也必须随着等级的增加而愈加丰富。其次,是地位略逊于冕服的爵弁服。爵弁服是卿大夫私祭时所穿的礼服,《仪礼》提到:“爵弁服,纁裳﹑纯衣。”[4]637爵弁服和冕服一样都是丝质礼服,不同的是爵弁服由纯衣和纁裳组成,纯衣为黑色而非玄色。由此可知,玄色与黑色虽同属黑色类,但地位明显高于黑色。

与冕服和爵弁服相比,既可以作为士私祭礼服、又可以作为天子和诸侯燕居服的玄端服既没有纹饰,也非丝织品,因此必须靠服装的颜色来区分着装者的身份等级。《仪礼·士冠礼》提到:“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4]636郑玄注解了玄端服的具体色彩要求:“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杂者前玄后黄。”[4]637因此当玄端服作为天子和诸侯的燕居服时,为朱色下裳,而作为士私祭服时则为玄裳﹑黄裳﹑杂裳。据此可知,仅是玄端服的下裳这一部分,颜色就划分出严格的等级:以朱色为尊,依次向下为玄色﹑黄色和杂色。

最后是深衣,深衣是唯一一种衣和裳相连的布衣,是除天子以外其余贵族的家居便服。深衣采用不同颜色的衣料作为衣领边缘,称之为“纯”,不同颜色的边缘代表不同的家庭情况:“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1]848若祖父母和父母均健在,深衣当为彩色边缘;若祖父母或父母已故,应当穿着等级较低的青色或白色为衣纯。由此可知,在凭借衣纯色彩区别等级的深衣中,青色应当尊于白色。

《礼记·玉藻》曰:“无君者不二彩。”[1]456古人认为地位越高,衣服的色彩就越多,因此贵族各类服饰,必须包含至少两种颜色。但在遭遇特殊情况时,就不能穿华丽的服饰。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7]500国君身穿素色衣裳,卸下华丽的装饰,以此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愧对于自己君主的身份,有自请降罪的含义。除国君之外,卿大夫和士因为犯错被驱逐时,也应着素服,并面向祖国的方向,痛哭忏悔:“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1]56

总之,贵族的丝布衣裳遵循正色高于间色的原则。在正色中,黑色地位高于赤色、黄色和青色,而白色虽为正色,却很少作为上衣色彩出现。之所以白色不被贵族推崇,大体是因为丧葬的主色为白色,比如素色的麻冕、缟冠等。

(2)裘衣

在周代裘服是贵族的祭服和朝服,也可作为冬季御寒的衣物。当时的裘服十分珍贵,为了保护它的毛色,人们通常会在裘服外加一件外衣作为保护,这种专门用于保护皮毛的外衣被称为裼衣,也叫中衣。贵族对裘服十分重视,常作为身份等级的标志,因此人们很注重裼衣与裘服的搭配,尤其是色彩方面。《论语·乡党》曰:“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8]391-394羔裘是诸侯的私朝服,狐裘则是诸侯和卿大夫朝见天子时所穿的礼服。《诗经·桧风·羔裘》也提到:“羔裘逍遥,狐裘以朝。”[9]292羔裘为黑色羊羔皮,需黑色裼衣相配;而霓裘为白色鹿皮,则要白色裼衣相配;狐裘则配以黄色裼衣。《左传·昭公十二年》也认为“黄,中之色也”。[7]1337此处的黄色中衣即为狐裘裼衣。

然而,并非所有的狐裘都必须以黄色裼衣为外衣,《毛诗传笺》就认为“黄衣狐裘”仅仅是天子腊祭时的礼服,即“大蜡而息民则有黄衣狐裘”。[10]426通常情况下,贵族狐裘服只有白狐裘和青狐裘之分。白狐裘是天子和国君的专属裘服,大夫和士不能穿白狐裘,只能穿青裘。《礼记·玉藻》曰:“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绡衣以裼之。”[1]458郑玄对此注评,认为“君衣狐白毛之裘,则以素锦为衣覆之。……君子,大夫、士也。绡,绮属也,染之以玄与狐青裘相宜也”。[1]458-459《诗经·唐风·扬之水》也提到君主的中衣为“素衣朱襮”,[9]255即白衣、朱色领。所以白狐裘要搭配白色裼衣,青狐裘要搭配玄色裼衣。由此可知,除青狐裘和腊祭裘服之外,其它裘服的颜色均与裼衣的颜色相同。裘服和裼衣均以白色为尊,其次为黄色,黑色和青色再次之。

历史上还有少量关于周代贵族妇女礼服的记载。《周礼·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鞠衣、展衣、褖衣、素纱。”[5]577郑玄注曰: “鞠衣,黄衣也。素纱,赤衣也。……展衣,白衣也。……子男之褖衣黑,则是亦黑也。……阙狄,赤;揄狄,青;袆衣,玄。”[5]577以上六服为王后随王祭祀时的礼服和日常时所穿衣物,除袆衣和素纱为王后专属礼服之外,其它服饰也可作为为大夫妻子和士妻子的礼服,并依据服饰颜色来区分等级:“王后袆衣,夫人揄狄……君命屈狄……再命袆衣,一命襢(展)衣,士褖衣。”[1]465郑玄认为,此处的“屈狄”应当为《周礼》中提到的“阙狄”,色赤;而“再命”的“袆衣”依据尊卑等级来说应当是王后六服中的鞠衣。因此袆衣是王后随王祭祀先王的礼服、揄狄为侯伯夫人礼服、屈狄为子男夫人礼服;在子男之国,卿的妻子穿鞠衣,襢衣为大夫之妻礼服、褖衣为士之妻的礼服。总体而言,贵族妇女的礼服颜色以玄(黑)色为尊,其后依次为青、赤、黄、白。

3.蔽膝

蔽膝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罩在下裳的外面,有保暖和美观的作用,贵族利用它的颜色和上面的图案来区分等级。蔽膝有三种,第一种为芾,由布帛制成。《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9]299毛传认为:“大夫以上赤芾乘轩。”[10]437《诗经·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宜家君王。”[9]383因此朱芾是天子和诸侯的专属,大夫可佩戴赤色芾,故而朱色尊于赤色。另一种蔽膝为韠,由熟制的皮革制成。韠是贵族日常所用的皮质蔽膝,根据身份等级有不同的形状,颜色与下裳一致。《仪礼·士冠礼》:“皮弁服:素积、缁带、素韠。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缁带、爵韠。”[4]636《礼记·玉藻》则曰:“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1]462所以,韠以朱色最为尊贵,其次为白色和爵(黑)色。第三种为韨,和韠一样为皮革制品,但只能作为祭服的蔽膝出现。《礼记·玉藻》:“一命缊韨幽衡,再命赤韨幽衡,三命赤韨葱衡。”[1]464郑笺:“缊,赤黄之间色。”[1]464公卿和大夫可佩戴赤色韨,而士则佩戴间色韨。总体而言,以上三种蔽膝都以朱色或赤色为尊,不仅遵循“正色尊于间色”的原则,也体现了周代崇尚赤色的特点。

4.履

自原始时代,人们已经懂得用皮毛裹脚以防止受伤。夏商周时期,履逐渐成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代,履也称为屦,贵族十分注重履与服装的搭配。《仪礼·士冠礼》:“履,夏用葛,玄端黑屦……素积白屦……爵弁纁屦……冬,皮屦可也。”[4]642郑笺曰:“屦者,顺裳色。玄端黑屦,以玄裳为正也。”[4]642贵族所穿的屦用料十分考究:夏天以葛布为材料,冬天则使用皮革制成。颜色搭配也有特定的规则:屦色与裳色相同,比如玄端服的玄裳搭配黑色屦、素裳搭配白色屦、爵弁服的纁裳则搭配纁色屦。

除葛布屦和皮屦以外,贵族还有一种特殊的皮质鞋,称之为舄。周代有“屦人”一职专司天子及王后的屦和舄,《周礼·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青句素屦葛屦。”[5]620郑笺:“……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下有白舄、黑舄。”[5]621《诗经》也有许多关于舄的记载:“公孙硕肤,赤舄几几。”[9]325天子裳赐韩国国君的礼服则为“玄衮赤舄”[9]558。可见,赤舄为周天子和诸侯的专属鞋履,地位最为尊贵。

总体而言,周代贵族的屦与舄和衣冠一样,把颜色作为区分尊卑等级的重要依据:以赤色为尊,其次分别为黑色和白色。

三、服饰颜色等级制度的形成原因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周代服饰虽然每一部分都有单独的颜色等级体系,但服饰颜色总体上是以正色为尊,正色中又以玄色、黑色、赤色和朱色的地位相对较高,而间色多用于服饰地位相对较低的下裳和蔽膝。造成这种独特服饰颜色等级制度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周代阶级等级制度的确立

事实上,夏商时期已经有了简单的阶级划分,但仅仅能区分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这两种阶级等级。周代政权建立之后,周天子利用血缘宗法制对统治阶级内部进行土地分封,而诸侯王为了便于统治,又对诸侯国内部的管理者进行新一轮的等级划分,这进一步细化了统治阶级等级。

《礼记·王制》对周代的贵族等级进行细致的描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1]163《左传·昭公七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7]1284这些典籍的记载说明在先秦时期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等级划分。贵族作为统治阶层,分为以公、侯、伯、子、男五种等级爵位为代表的上层贵族和以卿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五等为代表的中下层管理阶层。除了贵族阶层,平民阶级和奴隶阶级也有详细的等级划分:皂、舆、隶、僚、仆、台。随着阶级等级的详细划分,之前单调的服饰样式和颜色已经不能十分明显的表明社会等级身份。为了在同一场合凸显自己的阶级地位,统治者将服饰色彩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通过服饰颜色来强化视觉效果,区分不同的阶级等级。

2.周代礼仪制度的实施

周代的阶级等级划分确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统治者也通过细化等级划分,规定了各个阶级的权利和职责。为了维护等级有序的阶级统治,统治者制定礼仪制度来显示出这种统治方式的合理性,“礼”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标准。

《礼记·曲礼》中解释了“礼”的含义:“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1]3同时又表明“礼”在社会中的地位:“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祀、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1]5-6《左传·隐公十一年》也提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7]76周代礼仪制度对不同等级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由此可知“礼”制建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确区分人们身份的尊卑等级,指导和约束人们日常的行事,维护周王朝的统治。而服饰是每个人必须穿戴的,服饰颜色作为最容易凸显个性的部分,是展现地位等级的最好方式。因此周代礼仪制度的实施促生出服饰颜色等级制度的出现,将服饰颜色划分出详细的尊卑等级,并以“礼”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之成为表现穿衣人身份尊卑的重要工具。

结语

周代服饰颜色尊卑等级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建立表现出周代社会政治统治的井然有序,同时也标志着等级思想的加深和社会尊卑等级阶层的稳定化,是统治者通过服饰颜色进一步彰显政治制度和伦理秩序的合理性,意图建立有序社会的反映,更是维护其统治的有力工具。

[1]朱彬.礼记训纂[M].饶钦农,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2]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3]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M].盛冬玲,陈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4]郑玄.十三经古注——仪礼[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6]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9]方玉润.诗经原始[M].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CausesofDressColorHierarchySystemintheZhouDynastyinChina

Li Jua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anxi 723000,China)

The color of the dress, on the whole, in the Zhou dynasty in China is divided into "the pure color" and "secondary color". Despite people have already had the basic concepts of color and junior in the Xia and the Shang dynasties,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people had the hierarchical concept in the color of the dress. People at that time followed the idea of “the pure color is above the secondary color "in the Zhou dynasty. We argued that the cause of dress color hierarchy is mainly due to the strict Class hierarchy in the Zhou dynas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etiquette.

the Zhou dynasty; dress color; hierarchy; pure color; etiquette

K892.98

:A

(责任编辑:宋瑞斌)

1672-6758(2017)09-0030-5

李娟,硕士,陕西理工大学。

ClassNo.:K892.98DocumentMark:A

猜你喜欢

赤色礼服贵族
动物身穿白礼服
赤色龙州
赤色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皇帝的礼服
蝴蝶礼服
赤色邮政戳记的发现与考证皖西烈士陵园管理处
贵族
MY DREAM WEDDING高定礼服旗舰店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