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17-02-24

关键词:科学传统思想

官 岳

(温州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7)

人文经纬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官 岳

(温州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然而面向全球化时代,能否保持住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主体性,通过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这是关系到民族复兴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成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文化,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科学发观理论对待传统文化,解决文化中的问题,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文化;传统文化;西化派;科学发展观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具有巨大的软实力效应。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与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密不可分。纵观世界史,中国从汉代至清朝前半叶,一直位居世界大国强国之列,以文明高度发展而闻名于世,素有东方文明大国美誉。清朝后期开始衰落,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经过百年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斗争,重新崛起。中国之崛起,更多表现为文化之崛起。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兴旺发达的制胜法宝。然而,今天在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强国梦想的目标上,中国文化的力量远远没有充分发掘出来,甚至文化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短板,这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极端抛弃和蔑视,对传统文化的冷漠、缺乏自信等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势必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决定中华民族的兴衰。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做如下分析和阐述。

(一)传统文化概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道德、法律和组织机构等,是一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传统是人类历史的延续,优秀传统是前任创造的文明成果。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形成的具有华夏文明特色的文化。通常,我们大部分时间理解的传统文化多是广义的传统文化。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通常指五四以前的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宗法制的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兼有墨家、佛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复合文化形态。从地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汉族与其他周边民族以及域外各民族之间的互通交流相互融合所创造的、为华夏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而创立发展起来的中国先进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根植于人民创造的历史活动中,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其优秀成果,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延伸发展,内容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流派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具有重要支撑和借鉴意义。目前有两种主要思维倾向应加以修正和批判,即“西化派”和“当代新儒学派”。

(一)西化派

西化派是指对传统文化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积极意义。这是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自西学东进,西方文化输入中国,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剧烈碰撞与冲突,呈现出两种文化的强烈反差;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以历史沉淀形式留下某些腐朽沉渣,给一些人思想上造成迷茫;现实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困境又使人思想浮躁,感情用事,对传统文化不加冷静理智的反思,主张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和全盘西化。这种思想与历史和现实发展规律相违背,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十分有害。

(二)新儒学派

此外,与西化派相对立的一批学人即当代新儒学派。这派人士主张以传统文化儒学为土壤,扬弃其糟粕,借鉴、融合域外,特别是西方的优秀文化,提出“返归开新”,复归旧儒学,实行“以儒治国”,甚至有人鼓吹,把现代新儒学说成和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的西化派相鼎立的三大思潮之一。儒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确是发挥过积极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不少优秀积极的东西,但也有不少糟粕。如不理性慎重理清其糟粕,舍取不当,定会对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造成危害。

综上两种文化观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正确发展和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精神和智慧结晶,中华文化是汉民族与周边各族人民以及外域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交融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曾在历史上辉煌灿烂,其中有许多精髓至今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使其顺利走向未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三、科学发展理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思路是,应当采取批判的继承和发展的立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问题上,应当冲破“西化派”和“新儒学派”的思维格局,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大文化的维度空间,在信息世界全球化时代,对文化采取开放式态度,吸取中外各民族文化之优点,取长补短,加以创造性地转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先进的新文化。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世界大文化的高度,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吸取对方有益于自己的优秀之处才能使传统文化长足发展,换发生机活力,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滋养。从科学发展观的立场出发对待传统文化,是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

(一)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是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的背景下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本土化的延伸和应用。对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与继承,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我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则采取批判继承发展的“扬弃”立场。既不全盘否定与其彻底决裂,也非局限于某学派思想,因其不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不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只有以马克思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正确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文化站在世界文明之列,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就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加以阐述。

(二)科学发展观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可行性理据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以及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具有四个主要特点:

1.发展全面性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发展协调性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

3.发展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兼顾人类当前利益与未来的利益,走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发展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言以蔽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具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多种优势。以科学发展观方法解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符合文化传承发展的秉性。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给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是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工具。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及其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是一个不断沉积的过程,其中一些东西会被视为精华或糟粕,它既包括古代文化也包括当代文化。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之否定,即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对新事物的肯定。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脱胎而来。新事物吸取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继续发展的基础。文化也如此。现代文化也是在吸取和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继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切拒绝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文化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才能成为精华被保留;否则,不适应时代需要,甚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必将成为糟粕被淘汰。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辩证法观点,科学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样适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正是因其科学辩证思想所决定,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全方位,可持续,从协调人和社会发展的诸多要素出发,批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成果,达到最大利益化人民大众,这是科学展观的可行性所在。

(三)以科学发展观创造性转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呈现多方面、多层次交融的复合性。其核心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时期。其中,儒道释思想学说对中华文明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个内容:整体观思想、民本思想、自强不息、和合思想。在通往复兴中华民族的道路上,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内容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1.注重发展“天人合一”全面性

这里主要是应当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性和道德性的积极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文化。古人提出“天人合一”,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然而,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可以改造自然,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造福,反之,错误不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则会给人类带来损害。这种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思想。然而它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时代,有一定局限性,人对自然的顺从性极大,而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科学发展观强调人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尊重社会自然科学规律,以全体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实现有效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坚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政治文化经济的全面大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因此,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对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的认识拓展和升华,它将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恰当协调起来,强调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发展为核心。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提升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达到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2.注重以民为本的践履

从《尚书》、《孟子》等古代书籍中可以找到浓厚的贵民爱民、民贵君轻、重视民意等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尚书·皋陶谟》篇:“高陶曰:都!不知人,不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体现出爱民贵民思想*罗庆云,戴红贤.译注《尚书》,书海出版社,2001,24。。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里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原句“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治国理政之经典。认为百姓是国家的基石,基础稳固,国家才能安宁。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轲【战国】著,首羞译注《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章,黄山书社,2007:203。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明清思想家黄梨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韦政通.《中国思想史·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4。这些言论体现了儒家对君民关系的定位。此外,统治者特别重视民意。在《尚书·洪范》篇:“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在观念上比爱民贵民的思想又推进一步,贵者是君王,人民处于被动状态,也可表达民意,人民由被动地位转入主动,这是治国理念的进步。

古代统治者能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借鉴民本思想。这种强调以民为本的理念成为统治阶级治国的重要原则,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中最光辉的传统。遗憾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未将这种观念付诸制度化实践,仅仅停留在乌托邦理想上。

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优秀思想,承认历史是人民创造,尊重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权益,从实际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大众的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发展注重全面性、广普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大众,成果由人民大众共享。

比较而言,古代民本思想的治国理念有一定阶级局限性,其核心是围绕封建君主与臣民这对关系为坐标,“君”和“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其政治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少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采取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绝非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目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广大民众利益和权利的诉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组《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搞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再局限于最高统治者与下属少数民众的狭隘范畴。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就是乌托邦的设想,不可能被全体人民共享。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具有不同的物质利益和阶级利益以及不同的富裕水平。从历史实际来看,一切统治和剥削阶级都具有比被统治和被剥削阶级高得多的物质福利和富裕水平。因此,科学发展观能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顺应时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并以此发展理念为核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扬弃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扩展和思想境界的提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典范。

3.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刚健自强。”*张岱邦,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曲季:齐鲁学刊,2003(9)。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过强大的深远影响,儒家强调积极入世的思想在《易经》中有许多体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明邦,《周易评注·大象传》,中华书局,2004,180。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刚健有为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唐明邦,《周易评注·易经·彖传·象传》,中华书局,2004,1。;《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唐明邦,《周易评注·易经·彖传·象传》,中华书局,2004,96。;《周易·杂卦》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唐明邦,《周易评注·易经·杂卦传》,中华书局,2004,266。等等,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面对各种坎坷磨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勇于进取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与时俱进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是第一要义”有着深刻一致性。前人在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下,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创造了生生不息的灿烂民族文化,建立起了古代的农业大国;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我党提出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符合主观能动性对于改造世界的积极作用,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思想正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同时把与时俱进作为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扬弃和创新了中国古代哲学与时俱进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推进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与发展。在这亘古常新的精神引领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现代化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到各方面的协调平衡发展。

4.提升“中和”精神

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唐明邦,《周易评注·大象传》,中华书局,2004,180。《周易·坤·彖》“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唐明邦,《周易评注·易经·彖传·象传》,中华书局,2004,6。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人像大地那样厚重宽阔,承载万物、生长万物,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周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唐明邦,《周易评注·系辞下传》,中华书局,2004,236。,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包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包容思想是和合思想的体现。“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和”即和谐、和睦、和平;“合”指汇合、融合等。西周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诸多不同因素和不同事物的并存和互补,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完全相同的事物叠加在一起,只能导致单调僵化甚至死亡。其贵在辩证法思想。它表明“和”的本质,在于能生物,而“同则不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万物皆如此,社会也如此,“礼之用和为贵。”“和”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智慧。中和思想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和谐社会应该是文化思想活跃,多种文化并存、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社会。“中和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发展贯彻,已经渗透到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哲学、艺术、伦理、军事、医学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中国人处事生存之道。“和”是具有时代价值的古今通用的智慧,同样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

以科学发展观而言,要对“和实生物”加以现代科学阐述,使其具有现代科学的理论形态。此外,对社会的“和”也必须做出鉴别和扬弃。传统文化里所言的“和”或“和而不同”、“义分则和”,是指社会中各等级之和,即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此处的“位”和“得”,实质上维护和保障等级制度下的特权阶级的“位”“得”。对继承古代“和合思想”方面,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思想上要紧扣“和”字,“和”即统一、和谐,表示“一起”“融汇”,强调内在和抽象性;“不同”是具体外在。包容“不同”,达到“和”的境界。在现实中,在坚持原则的背景下,包容尊重差异,达到共生共荣。在处理不同社会思潮、文化观念的关系上,主张求同存异,包容多样的同时,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在处理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关系上,主张统筹兼顾,坚持公平正义,确保实现“和”,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安定繁荣大发展。注重社会和谐,以科学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坚持“五个方面”的统筹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健康和谐的精华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文明服务。对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大力继承和发展,全面提升中和境界。

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施方略

综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必要兼顾实现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向现代化转变两方面要素,必要从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转化进入现代化文化,称为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途径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点:

(一)民族文化的意识觉醒,树立文化自信

大众的民族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意识觉醒,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要具备清醒的现代意识和文化心态,以此提供传统文化转型的价值坐标体系,挖掘其内在的优秀文化思想,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姿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交流融合,通过自觉主动积极地与外来文化交流,刺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觉醒,在世界文化交流、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以包容态度,海纳百川,积极汲取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养分来滋养自己,配置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现代意识,使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发挥软实力的作用,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实现文化与社会现实对接

纵观中国文化,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延续有着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具有反传统文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行为上又认同传统文化,其结果出现对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折中和调和。这种倾向不利于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发展。因此,要引起严肃认真思考,作为文化,它并非孤立存在于社会,而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因此,不能就文化本身来谈文化。从科学发展思想出发,将传统文化转化和变迁与现实社会制度和结构的改革相契合,才能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化。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取向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将其落实体现到方方面面。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从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际出发。正如习近平所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9-24.

[1] 罗庆云.戴红贤译注,尚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2]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孟 轲[战国]著.首翔译注.孟子[M].合肥:黄山书社,2007.

[4]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组.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方 毅.世界文化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J].求是学刊,1999,(2).

[7]董立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J].世纪桥,2007,(8):21-22.

[8]刘嘉任,王 丹,李 超.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4):77-79.

[9]郑吉伟,常佩瑶.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J],理论学刊,2016,(1):4-10.

[10]顾行超.论科学发展理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4):84-86.

[11]习近平.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新闻南方网 Southen.com. 2014-10-15.

[12]杨金铭.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角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世纪桥 2015,(2):62-63.

[13]周璐铭.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2000-2015)[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5.

[责任编辑:姜 野]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s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GUAN Yue

(Wenzhou Business College,Wenzhou 325027,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one of our most profound cultural soft power, which is rooted in the cultures of the fertile soi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for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whether tokeep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of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and creativity, which is the key issue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It is an urgent problemthat h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integratedinto the new culture fit for the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olvingproblems in the culture with the conception of scientific theor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e;traclitional culture;westernization;scientific conept of development

2016-11-10

官 岳(1966-),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G122

A

1671-7112(2017)01-0122-07

猜你喜欢

科学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点击科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科学大爆炸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