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2017-02-23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口语口语

刘 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52)

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刘 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52)

运用访谈、问卷方法采集数据,然后采用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互补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大班授课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但不利于开展课堂互动;学生采用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外的与多媒体相关的口语学习策略来应对大班教学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教师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准备策略、导入策略、课堂互动策略、创境策略、口语自主学习培养策略。本项研究对英语教学的主要启示有创设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重视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实施有效的课堂互动策略、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策略、重视口语教学的文化导入。

多媒体;大班教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本研究中有3个专业术语需要界定:多媒体环境、大班、教学策略。第一,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既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媒体手段,又包括把这些媒体结合在一起的超媒体技术。第二,大班的定义暂没有确切的定义,Coleman认为,50人的班型可以称为大班,所以本研究把50人以上的班级界定为大班[1]。第三,目前学术界对教学策略的看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教学策略视为教和学的策略,认为二者是一致的,在概念使用时不加区别(广义教学策略);一类是将教学策略视为教的策略,认为学的策略虽然与教的策略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概念使用时应加以区别(狭义教学策略)。本研究采用第一种分类。国内许多学者多从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角度来论述教学策略的定义和内涵。乌美娜认为:“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2]施良方认为:“教学策略即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3]吴立岗则将教学策略界定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和”[4]。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教学策略是在综合考虑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基础上采取的处理教学互动和师生相长的统一方法论体系。

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英语教学策略、大班教学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进行了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与探讨。康淑敏等[5]从教学要素出发,探讨了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策略,即运筹策略、评估策略、强化补救策略、电子交互策略、多维信息输入策略、兴趣激发策略、情感投入策略和协作探究策略。张荣美[6]探讨了口语教学中激发并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丁小月[7]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创造语言环境、构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交际策略、推动口语教考改革等教学策略。李秋[8]就大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即加强听力训练、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合作学习、布置任务型活动、建立口语考核体系等。王立非[9]的实证研究报告得出了强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使用策略频度,以及提高英语学习者使用迂回叙述和填补停顿等口语策略能力的结论。王莉梅[1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报告了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的英语口语交际策略教学效果,得出了策略取向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受试者交际策略水平和提高口语交流信心的结论。

综观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围绕英语教学策略,针对口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则比较匮乏;针对狭义教学策略的研究居多,针对广义教学策略(从教师行为和师生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的甚少;针对小班口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居多,针对大班英语口语策略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经验法和理论研究的居多,进行实证研究的则比较匮乏。因此,基于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班教学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形式。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自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即对2015级新生的英语课程实施大班教学,每个教学班人数为70~100人。大班教学可提高教师和教室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但也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难度。如在大班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活动内容和练习形式难以选择和决定;课堂教学活动时间难以合理安排等。在这样新的教育形式下,本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更具有紧迫性。

一、研究方法

本次学生调查对象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级非英语专业四年制学生。在选取调查对象时,尽量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等诸因素,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电子商务专业和人力资源与管理专业的10位同学(男生5人,女生5人)进行访谈,对175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75份,剔除题项回答不完整以及回答有明显反映倾向的问卷2份,采用有效问卷173份(男生51人,女生122人)。本次教师调查对象是负责2015级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教师,12名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女教师11名,男教师1名,教龄在10~16年),其中有3名教师还参加了访谈这个环节。

为了解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第二部分为英语口语学习观念,第三部分为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后两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其调查问卷的设计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情况,并参考文秋芳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量表。整体问卷实测信度值Alpha系数为0.890,口语观念和口语学习策略量表信度值Alpha系数分别为0.722和0.882。教师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在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使用的口语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导入策略、课堂互动策略、创境策略、口语自主学习培养策略、文化导入策略和监控策略)以及教师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采集于2016年6月—7月。学生问卷调查在课堂上进行;访谈采用小组访谈方式,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调查期间无人打扰)。教师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在期末考试之后进行。在得到访谈对象同意后,录下访谈内容,访谈后立刻整理成文字。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用描述性统计得出量表各项统计结果。另外,在分析数据时,反复阅读定性材料,对定性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分类。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

根据学生和教师访谈数据,大班教学环境对学生口语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有:第一,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访谈中,一位同学说:“上大班课可以让同学们相互之间交流对话,提高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第二,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一位接受访谈的同学认为:“大班课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习气氛更浓、学习兴趣更高。”另一位同学说:“同学在一起学习可发现彼此的优点和缺点,可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还有一位同学说:“同学在一起讨论时,可开拓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角度。”

大班教学环境对学生口语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有:第一,课堂纪律难以组织。在访谈中,有学生反映:“有的学生浑水摸鱼,在小组讨论中谈论与授课内容无关的话题,班级人数众多,老师不能顾及到所有的人。”有教师反映,在组织口语活动中,对学生是否用英语交流很难控制。第二,不利于开展课堂互动。参加访谈的一名同学说:“因为人太多,大班授课不利于师生和生生的交流和互动,有同学难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还有一位同学说:“有的同学性格比较内向、羞涩,面对大班这么多人,不敢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观念量表中12个项目的平均值是3.929 2,标准差为0.919 98,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正确、适当的口语学习观念。平均值排在前5位的项目为:项目1(选择有效的口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对提高口语能力很有帮助);项目11(口语能力与听、读、写的能力一样重要);项目2(有明确的长期和短期学习目标,对促进口语学习很重要);项目7(进行大量的口语训练,对学好外语很重要);项目10(在英语环境中,生活是提高口语的最佳方式)。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有效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口语学习、制定学习目标、大量练习口语以及良好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平均值排在后5位的项目为:项目9(在非英语环境中也能练就良好的口语);项目4(背诵好的英语课文对学习英语很重要);项目8(说英语时最好用中文想好要说的内容);项目12(实施口语测试能够促进口语学习);项目6(反复模仿好的录音对练好语音语调很重要)。数据表明,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环境对提高口语水平很重要,应尽量避免母语干扰。背诵英语课文、模仿好的录音、口语测试口语学习的观念不是很强烈。笔者认为,学生具有这样的口语学习观念的主要原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疲于做大量的英语练习题,学生较重视书面英语,而很少有时间练习口语。另外,现在的英语口语测试还没有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口语学习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

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量表中的18个项目的平均值为3.109 2,标准差为1.031 81。平均值排在前5位的项目为:项目14(我看英语电影和英文电视节目);项目17(我说英语时,首先用中文组织意思,再翻译成英语);项目1(在大班环境下,我上课认真听讲);项目15(我经常模仿标准的英语语音和语调);项目5(在大班环境下,我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练习,一起提高口语)。数据表明,学生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学习英语的意识较为强烈,也具有较高的合作意识和听讲意识。但学生在用英语进行思维时,习惯于把中文切换成英文。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着“90后”学生的成长,他们热衷于玩手机、看电脑,这种生活习惯影响着他们的英语学习习惯。平均值排在后5位的项目为:项目13(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项目16(我经常参加英语角);项目18(我有英语口语培训课程);项目10(课外我尽量用英语与同学和老师会话);项目11(课外我自己对自己说英语)。数据表明,学生课外自主练习口语的意识较为薄弱。笔者认为,原因是学生口语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口语学习的动力和动机,缺乏练习口语的热情和积极性,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从访谈的数据来看,学生在大班环境下为了提高口语水平而采用的口语学习策略有:在小组讨论中,多与同学用英语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老师进行英语互动;用英语在课堂上主动提问题并积极回答各种问题;大声主动朗读单词和课文;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增强自己开口说英语的信心;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跟上老师的节奏等。学生在课后采用的口语学习策略有:观看有助于提高口语能力的英文电影和视频;通过英语口语学习软件来练习口语;听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阅读难度相当的英文报纸、杂志和名著,增加词汇量;模仿标准的英语语音和语调、模仿名人演讲,纠正自己的发音;用英语和同伴交流;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口语学习任务;听英语单词和课文;背诵单词和课文;参加英语晨读,反复朗读单词和课文等。学生认为,有效的口语学习策略是:听英语录音和英文广播;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多读英文;多说多练英语;敢于同别人用英语交流;模仿老师的发音;为参加口语测试而练习口语;背诵课文;与外国人交流,参加讲座等。

(二)教师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

从教师的调查问卷来看,教师在大班教学环境下使用的教学策略排在前6位的有: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口语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口语训练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策略意识;在课前,预测口语教学困难;在口语教学中,划分学生口语互动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教学前,有明确的口语教学目标;利用角色扮演、电影配音等方式促进口语情景教学等。这说明,教师要经常使用创意策略、口语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课堂教学准备策略。从访谈数据得知,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前准备对于课堂互动很重要,教师需向学生明确口语学习任务和目标,并在课后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必要时给予帮助。排在后6位的教学策略有:利用教学日志等手段反思口语教学行为;在口语教学中,注重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的文化导入;以不同的方式互动、评价、反馈学生的口语活动;尝试运用多种导课策略;设计互动真实的口语任务;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学唱英文歌曲、课堂游戏等形式,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教师不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有:监控策略、文化导入策略、课堂互动策略。虽然教师极少使用反馈策略,但在访谈中,教师还是认为课堂反馈很重要,因为反馈既能指出学生的问题,又能给于学生肯定与鼓励。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反馈时的态度,顾及学生的感受。同时,反馈要有针对性。

教师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教学前,有明确的口语教学目标;设计互动真实的口语任务;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口语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口语训练活动;在课前,预测口语教学困难;在口语教学中,划分学生口语互动小组等。从访谈中得知,教师认为互动的内容应适合学生水平,设计要合理。在管理课堂互动方面,教师作为课堂互动的组织者应随时帮助学生,并及时给予适当反馈。

从访谈结果的数据还获知,在大班环境下,教师难以组织口语活动,难以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这主要是因为大班学生众多,如果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就无法组织其他同学;如果分小组讨论问题,就照顾不到所有的学生。

三、结论与启示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重视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该模式解释了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Krashen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输入材料内容和输入方式会影响到情感过滤的结果和输出质量[11]。该理论还认为,语言习得通过联系语境接触语言,获得对话语的理解,然后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通过使用语言而获得。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言水平,尽可能多地使学生接受具有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开展口语教学。从本次研究的数据来看,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提高口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介,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努力营造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起学习者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语言习得的能力。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互动策略

外语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求教师、媒介和学习者之间互为影响、彼此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口语活动。在调查中,教师和学生提到的有效的口语活动有角色扮演、新闻报道、电影配音、模仿名人演讲。

第二,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课堂活动中,教师大都乐于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的口语学习能力在相互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本次研究中,有些学生反映小组讨论对提高口语能力没有效果。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效能值得探究。在口语教学中,每个小组最理想的人数为4人或者6人。教师应大致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每名同学的英语水平,在分组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英语水平分配上呈阶梯状,即既有优异的,又有一般的和较差的,并且尽量在男女比例上也保持平衡。每个小组还要任命一个既有责任心又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作小组长,其作用就是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促进生生互动,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协助教师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

第三,实施互动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所学课程积极体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一些符合学生水平的反馈意见,特别是纠正性反馈意见。纠正性反馈意见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要求确认、澄清、元语言提示、纠正错误等。在评价反馈中,教师还应重视自己的用语,提供的信息要有重点、有选择,即包含改正学习者语言错误的具体信息或指出其错误的原因所在。同时,言语要委婉,以便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12]。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策略可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向学生渗透培养学生口语策略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强化其策略意识。在口语教学中,用于促进交际的口语学习策略有朗读、复述与背诵;收集和整理习语、俚语及一些固定表达方式;迂回策略;积极回应对方;使用肢体语言等。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一般采用五步走的培养模式,即展示、示范、训练、评估、扩展。通过展示,教师向学生交代口语学习策略,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示范策略,让学生了解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训练阶段一般是从控制练习到半控制练习,最后到自由练习。在每一训练阶段,应有对策略培训效果的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提供拓展训练。教师可利用课程渗透法,将各种学习策略的培训渗透到整个口语教学的各个互动任务中,强化其策略意识。

(四)重视口语教学的文化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12]。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西方语言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西方语言文化缺乏认识,在进行交际时受母语的干扰程度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语言的习惯用法,并通过英语与汉语的对比,使他们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准确把握英语口语的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意义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组织的影响。词语文化的导入内容主要包括: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在词汇语义上的呈现(如“阴阳”“五行”等在英语中找不到与其对等的词);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的不同含义(如颜色在文化含义上的差异);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如英语中的“uncle”与汉语中的“叔叔”的不等值);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习语等。话语文化的导入内容主要包括话题的选择、语码的选择、话语的组织等。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文化导入。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合理应用教学策略有助于总结和升华教学理论与经验,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高使用口语教学策略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和经验。

本项研究的规模较小,所取样本来自一所院校一个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样本也较少,加之时间紧张,使用的数据虽然很客观,但有其局限性。本次调查充分利用了定性研究的优点,发挥了开放式问题和深度访谈的优势,了解了学生和教师参加本次研究的深刻感受和真实想法。希望本次研究的结果能够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COLEMAN H. Language learning in large class research project[M]. Leeds: Leeds and Lancaster Universities,1989.

[2]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

[5] 康淑敏,王雪梅.从教学要素角度探究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策略[J].外语界,2003(2):34-40.

[6] 张荣美.英语口语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75.

[7] 丁小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94-96.

[8] 李秋.公共英语大班型口语教学策略之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0-71.

[9] 王立非.大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26-430.

[10] 王莉梅.英语口语交际策略教学与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7):61-65.

[11] KRASHEN S P.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second language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1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S].2006.

[责任编辑 杨玉东]

The study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in large-size class in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LIU Li

(PublicEnglishDepartment,Liaoning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Dalian116052,Liaoning,China)

We did a research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in large-size class under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data, we find that large-size class teaching can promo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nd study but holds back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group discuss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with the aid of multimedia make significant effects; teachers can adopt such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s preparation strategy, introduction strategy, classroom interaction strategy, situation-creating strategy, and strategy of fostering oral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This study may shed some light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terms of creating favorable language input environmen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comprehensibility of language input, implementing effective classroom interaction strategy,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strategy,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introduction of oral teaching and so forth.

multimedia; large-size English class; college English; ora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7.01.019

2016-10-25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科研项目(2016XJLXYB005)。

刘莉(1973—),女,辽宁大连人,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E-mail:dwliuli2013@126.com

H319.32

A

1673-9779(2017)01-0113-06

刘莉 .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J].2017,18(1):113-118.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英语口语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口语对对碰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