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社区警务与无人机

2017-02-23编译侯冬尽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2期
关键词:警用执法人员警务

编译/侯冬尽

美国社区警务与无人机

编译/侯冬尽

一、无人机在警务执法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警务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警用技术的革新驱动力是尖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技术会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改变整个警用装备市场的格局,同时新技术对警务工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手机摄像头和执法记录仪的广泛应用对执法的本质已经起到了不可逆的改变。在现有的警务执法中,车载警用计算机、警用电话、电子车牌识别系统、犯罪热点分析技术已经基本普及,新型DNA技术也使得以往不能解决的未决案件有了新的侦查方法和重新审议的机会。类似的科技突破还有小型无人机,它在未来也可能对警务工作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无人机系统具有便携、易掌握、易生产等特点,不久后也会有更多的制造商进入这一产品的生产市场中来。

无人机技术已经引起了警务执法机构的关注,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执法机构率先使用了无人机技术,他们表示无人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助警务人员提高执法效率,在保障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和保护社区居民安全上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不仅如此,无人机还能够帮助寻找失踪人员、减少现场事故处理的时间、帮助灾难救援和灾后重建,无人机技术在事故搜寻与营救上能够比地面力量节省更多时间,在危险作业时也能够提供相应的援助,此外,在打击持枪不法分子时也能够有效保护执法人员的安全。

在美国执法机构中普及无人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法律架构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无人机的技术也会不断发展,各项功能会不断开发和完善。研发部门希望今后能够开发出性能更强的无人机摄像和录像功能,提高传感器灵敏度、提高电池续航时间、提升基础元件和发动机性能。研发人员目前已经研发出了能够放进口袋的微型无人机,并实现了自有GPS导航和建筑内部穿行等功能。电池性能的优化使无人机延长了续航时间,飞行距离和盘旋时间都大大增长。无人机的制造成本近些年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这一市场会不断吸引更多的制造商进入,制造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我们可以想象,未来无人机能够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地点成为执法人员在空中的“执法伙伴”。

二、立法保障

诚然,在无人机的普及与应用上还有许多问题摆在警务机关决策层面前,美国国内的法制工作一直以来很难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警务执法机关发现在应用实施无人机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法律上的阻碍。由于目前美国对无人机设备的购买权限没有做出限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购买和使用无人机设备,对此,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因此,仅有很少一部分执法人员通过严格的审批手续获得无人机的使用许可。2016年8月,FAA历经八年的时间最终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具体对在美国境内无人机的使用做出了详细的规范,在这一明确的监管框架下,未来无人机将有望参与到更多的行业活动中。

警用无人机

此外,在美国国内仍有一部分立法机关和民众对无人机使用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表示担忧。至少有17个州对警方使用无人机做出了具体的限制,其余地区也在考虑出台相应的法规以严格规范警方无人机的使用。目前在这一问题上,思考和质疑远多于肯定。执法机关领导层相信无人机是一项成本低、效率高的执法辅助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他们同时意识到,在实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众的配合与参与。

三、民众的担忧及应对措施

除了政府的法律限制,在无人机的普及中还会遭遇到来自全美各地民众的抵制,这也使得一些执法机关不得不暂且搁置了无人机的实施计划。警务机构领导层认为这是一项能够帮助打击犯罪和提升治安防范水平的新技术,但部分民众却认为这是侵犯隐私的做法。在群众的固有印象当中,无人机是一种军用装备,主要功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侦察活动和投放爆炸物。在技术推动公共安全领域进步的同时,也引起了民众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暗中侦查、个人信息的泄露、随意监视、设备飞行时的安全等问题。

“美国总统21世纪警务工作小组的备忘录”中提出,科技在当今的警务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对于执法机关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既能够为警务工作带来无可估量的帮助,同时也直接减少了警务人员与民众直接接触的机会。由此,民众更容易对执法机关产生负面认知,认为执法机关完全不会考虑民众的权益。

为了避免执法机关脱离群众的现象发生,21世纪警务工作小组建议在新技术实施过程中要适当增加社区民众的参与程度。正如工作小组的联合主席、前费城警察总监查尔斯·拉姆齐所指出的:“增进与民众的交流能够增加民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和对执法机关合法性的认识,并且帮助执法机关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意味着执法机关想要普及无人机技术,必须在决策的过程中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其中。

诚然,对公民隐私和权益的威胁是使民众和利益相关者对无人机产生负面看法的主要原因。警务执法机构也会面临数据收集上的一系列问题。持续的民调显示,依然有大量的美国民众担心无人机会参与间谍调查活动而坚持反对无人机的应用。基于民众的上述反映,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了一系列法规严格限制联邦政府机关使用无人机的权限和范围,并且执行严格的数据保护协议,限制数据收集的范围,公开政府机关使用无人机的原因、地点和时间。同时,奥巴马也意识到,无人机在未来有可能转变成威胁美国社会、民众权益及隐私、公民安全的设备。为此,奥巴马还要求“相关利益者要共同商讨建立多方参与机制、隐私保护机制、问责机制和公开机制”。

由此说明,执法机关想要应用无人机,就必须得到民众的支持,必须使民众参与到实施过程中,必须公开无人机有可能带来的便利和威胁,以及在保证公众隐私和安全上准备做出的必要应对措施。巩固警察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和保持畅通的沟通机制是确保无人机作为社区公用的资产解决社区问题的重要前提。

无人机不断增强的性能和应用潜力无疑可以为警务执法机构带来更多的便利。即便是在现阶段,无人机已经能够助执法工作一臂之力。在搜救行动中,一个无人机小组就可以承担起以往上百人地面救援队伍的工作。在警务执法工作中应用无人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这些遥控装备能够为警务工作带来大量的便捷,但实施过程需要多方的协作配合、系统性的培训与指导。未来,无人机系统可能成为每位执法人员在空中的“执法伙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民众的信任,需要让民众也能够相信无人机系统是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力量,能够为提高全社会治安状况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语

为了厘清公众对无人机的负面认知,美国司法部、美国社区警务服务办公室委托美国警察基金会编写研究报告,旨在帮助警察机关做出如何实施无人机的决策,同时尽可能获得民众的支持,避免警民关系出现僵局,增强警民之间的信任。

该报告主要提出的建议是在无人机系统普及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扩大执法机关的服务范围,增加执法人员与社区民众接触的机会。具体做法可以是与社区代表会见,向社区居民宣讲无人机的使用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周全的安保服务,确保在多数情况下不得侵犯公民的权益和隐私以及如实传达无人机的潜在风险和应对风险的措施。执法机构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警民互信关系建设,在解决民众怀疑和负面认识上,必须秉持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的社区警务原则,把实施过程透明度最大化、增强社区的参与度、出台预防性的隐私保护法规是顺利实施无人机计划的突破口。 在无人机技术实施的项目上必须坚持社区警务原则,将群众参与放在首位,要让民众充分了解无人机在提高社区安全程度和保障执法人员人身安全上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遵循这些法则,是未来成功实践社区警务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警用执法人员警务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俄执法者击毙恐怖分子
我校举办枫桥式警务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19年“平安浙江”论坛
警用执法车辆计量检定测试系统设计
环球警务专访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警用电动车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