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警队的“空中奇兵”

2017-02-23王威应后威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2期
关键词:全景图警用窝点

文/王威 图/应后威

武汉警队的“空中奇兵”

文/王威 图/应后威

首届“汉马”比赛现场,一架无人机正在空中执勤

走进30多平方米的无人机中队工作室,墙上挂的、台上摆的、地上放的全是造型各异、大小不一的各类无人机。工作台前,两名民警正埋头调试一架无人机。“这是固定翼飞机,这是螺旋桨飞机;那几架外观粗糙的是建队初期大伙儿淘零件自己动手制作的。”中队长罗颖如数家珍。

该中队有三名民警和三名辅警,拥有各类警用无人机15架,并能根据任务需要自行组装、改装无人机及研发相关警务应用,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据视频侦查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刘军介绍,2012年2月,武汉市公安局成立了全国首个视频侦查支队;同年10月,支队组建了空中视频侦查中队,即无人机中队。

让罗颖来当这个全新领域的牵头人,当时也颇费一番周折。“他对无人机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令他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刘军说。

视频侦查支队通过摸底调查、单位推荐等方式在全局范围遴选,最后选中了一名年轻的巡警,他就是罗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一个狂热的航模发烧友。早在2010年,当大多数人对无人机还很陌生时,罗颖就操控自己组装的无人机,成功实现超视距飞越长江,在江城航模圈引起不小的轰动,他也因此被称为“罗飞机”。就这样,巡警罗颖经组织上特批,罕见地跨警种调动,和同事一道承担起组建无人机中队的重任。

当时,国内警用无人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业内最常用的形式是利用无人机航拍一些简单的视频、照片。这种应用形式效果有限,在实战中一时找不到突破口。如何将无人机应用到警务实战?年轻的无人机中队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建队伊始,申请经费并不容易。罗颖和同事便自己掏钱从网上淘来各种零配件,一头扎进工作室,自行组装、改装、开发软件、测试,这一干就是大半年。

首战部督大案 无人机初露锋芒

2013年4月,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查发现,一个江西籍犯罪团伙在武汉市洪山、江夏、蔡甸、东湖风景区一带有多个屠宰点,非法销售有毒有害猪肉,严重危害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

该案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武汉警方调集多警种组成专案组展开调查。然而,侦破工作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由于这些屠宰窝点大都在交通不便的城中村或郊外的湖边小湾里,进出道路狭窄,周边乡间小路交错、杂乱,地形复杂,加上窝点周边都布有暗哨,民警多次深入侦查,都无功而返。传统的侦查手段难以奏效。

“让我们的无人机试试!”视频侦查支队负责人提议。无人机中队首次领命出征。

一个周末的上午,一辆越野车飞驰在武汉郊外的乡间小路上。车内,罗颖和同事张敏等人头戴鸭舌帽、一身户外徒步装,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越野车停在了东湖边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据前期信息掌握,1号涉案窝点就隐藏在对岸的一片小湖湾中。确定了大致地理位置后,民警在窝点周边直线距离500米以外选了三处隐蔽的空中视频侦查点。随后,无人机升空,悄无声息地飞向目标区域,进行全角度旋转观测和航拍,航拍的照片通过电脑软件合成出一张高清全景图。

这张高清地图迅速传回了后方指挥部,专案组很快确定了涉案窝点的准确坐标,并全面掌握和熟悉了窝点周边地形地貌、进出路线。通过这种方式,无人机中队依次对其余五个涉案窝点进行了航拍侦查。

6月5日,专案组决定对六个屠宰窝点同时收网,专案指挥部将各涉案窝点的航拍实景和全景图发送给各参战单位,让一线民警充分了解各窝点的地形地貌和行车、行人路线,并以此拟定各窝点的包围、突击方案。6月6日23时50分,收网行动正式开始。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蹲守多时的各路特警突击小组按图索骥,守口子、拔“钉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各窝点,一举抓获三名主要嫌疑人、捣毁六个涉案窝点。

此案后来被公安部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经侦案件之一,无人机中队一战成名。

空中侦察助破八成命案

在空中拍摄多张照片,再用软件合成一张360度无死角的全景图,仅需五分钟。2015年11月,公安部举办的首届中国无人机警务技能大赛上,武汉警用无人机联队凭借自主开发的全景图合成软件,夺得含金量最高的奖项——“航拍制作全景图”科目第一名。

其实,这项创新技术武汉无人机警队早已应用于实战。

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武汉市郊发生一起命案,两名女性失踪。警方分析,受害人可能在家中遇害,埋尸地点应该就在附近,但现场周围是大片的农田和荒地,地形比较复杂,一时难以确定准确位置。恰好春节前后当地连续降雨,警犬排查搜索无果,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2月21日,大年初三,天气刚刚转晴,专案组就调请无人机中队增援。中队民警到达现场后,首先简要了解了相关案情,并对现场飞行环境进行了初步观察,确定了重点航拍勘测区域。民警随即按预案启动无人机升空进行航拍,并迅速合成了现场360度空中全景图。通过对高清航拍图的细致分析,民警发现案发现场马路对面的一块荒地表面泥土颜色与四周存在明显差异,似乎有翻动的迹象,随即缩小并明确了搜索范围。很快,警犬在这块地面发现线索,找到了被掩埋数日的两名受害人遗体,案件因此得以迅速侦破。

2015年6月,“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调查组需要对现场等进行勘查拍照取证。公安部急调武汉警用无人机驰援监利,中队民警克服当地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沉着操控无人机,对现场环境、沉船姿态等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测绘级航拍,并迅速运用此项技术生成了三维全景图,为调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据了解,空中360度全景图技术自2013年首次在命案现场空中勘查中运用以来,迄今为止已参与200多起大要案件的空中现场勘查和空中视频侦查工作。在2016年的“7·16硚口、江岸命案”“ 9·19东西湖命案”中,无人机还首次搭载最新的红外夜视摄像头进行空中夜视搜索,快速扫描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区域,缩小围捕范围,帮助警方快速抓获犯罪嫌疑人。

目前,警用无人机已成为武汉命案现场勘查的“标配”, 无人机侦察在80%的命案侦破中发挥了作用。

12架警用无人机护航“汉马”

在这个无人机中队里,既有无人机硬件DIY专家,也有软件开发应用专家,还有地理测绘专门人才。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将业内前沿科技与实战需求相结合,使之形成战斗力。2015年,中队开发的无人机航拍制作真三维实景图系统和无线4G图传技术,就是团队创新的集中体现,并成为“汉警”无人机实战应用的又一杀手锏。

2016年4月10日,武汉举行首届马拉松赛,武汉市公安局首次将警用无人机应用于这项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此次“汉马”赛道跨过汉江、长江,经过东湖,沿途穿越武汉市多处地标建筑和繁华商圈,复杂的地理环境大大增加了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无论距离长度还是空间繁杂程度,都堪称武汉市历史上同类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之最。

赛前一个多月的安保工作准备期,无人机中队克服超低空飞行、高楼林立、信号复杂等困难,历时十余天,将“汉马”赛道全程总计42公里多的路线进行了全线航拍,最终制作出长约一小时的航拍视频及赛道沿线十余处关键点的三维实景图。通过这些视频和图片,各参战单位可以清晰、准确、直观地了解沿途需封控路口的分布状况,据此拟定了翔实的安保计划。

此外,“汉马”安保指挥部要求警用无人机要在活动中提供实时空中预警。怎样实现空中视频的实时直播成为关键的技术问题。为此,中队经过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无线4G图传技术。

比赛当天,中队在赛道沿线及起点和终点设立六个空中观测站,动用12架警用无人机交替升空,实现空中视频全程不间断向安保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开道引导指挥车直播,这在全国警用无人机应用中尚属首次。

2016年,武汉警用无人机的发展呈井喷之势。截至目前,全市各警种、各部门已有50多架警用无人机参与实战工作,涉及机型十余种。如今,警用无人机已成为武汉公安警务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空中奇兵”,广泛应用于大要案侦查、反恐处突、大型活动安保、灾难和事故救援、交通路况监测、基础数据采集、政工宣传等领域。■

猜你喜欢

全景图警用窝点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全景图
警用执法车辆计量检定测试系统设计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警用电动车
环保概念股全景图
涞水取缔-非法“小电镀”窝点
奇妙岛全景图
奇妙岛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