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应用电子内镜技术的体会*

2017-02-21苏俊波骆文龙郝亚宁王德平

重庆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喉头教学大纲外科

苏俊波,骆文龙,郝亚宁,王德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400010)

·医学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04.049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应用电子内镜技术的体会*

苏俊波,骆文龙△,郝亚宁,王德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40001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性极强,涵盖上至颅底、下达纵隔的诸多疾病,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五官的大部分,还包括头颈外科、前颅底、侧颅底、食管、气管等部位,其解剖复杂、隐蔽,以腔洞为主,授课难度、学习难度极大。既往研究及学生反馈表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的课时数少,解剖理论枯燥、复杂,医学生见习期间感性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习困难,导致授课效果不佳[1-3]。

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诸多教学人员的重视,寻找一种能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尽量增大医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直观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喉镜、电子鼻咽镜、电子鼻内镜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电子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将这些可视化的直观技术引入教学,学生见习时可以通过显示器完整、动态、直观地观察、学习,可以使复杂的解剖直观化,降低学习难度,增强教学效果[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科负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的2011级本科学生,随机抽取60名,分为2组,每组30名,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校医学课程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根据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制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本科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理论课由本科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讲师职称以上的临床医师进行讲授,并且授课教师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培训,在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均相同的前提下,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1.3 见习带教 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耳鼻咽喉解剖模型、患者示教、多媒体小课见习教学方式,在教室由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对照组教学过程如下:见习带教分为4次示教小课,每次3个学时(120 min),中间休息两次,每次10 min。这4次示教小课分别讲授鼻部、咽喉部、耳部的基础解剖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常见病。每次示教小课先根据教学大纲利用多媒体进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可以参考解剖模型,学习正常的解剖结构组织,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患者示教,最后进行讨论总结。试验组学生在本科电子内镜室见习示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并使用电子喉镜、电子鼻咽镜、电子鼻内镜、电子耳内镜等电子内镜技术,通过显示器让学生在直视下学习。试验组教学过程如下: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师与对照组一致。每次示教小课先根据教学大纲利用多媒体进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对自愿者进行电子喉镜、鼻咽镜、鼻内镜、耳内镜检查示教,让学生学习正常的解剖结构组织,并进行讲解,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相应的病变患者进行电子喉镜、鼻咽镜、鼻内镜、耳内镜检查示教,通过显示器示教,进行动态的讲解,最后进行讨论总结。

1.4 教学结果评价

1.4.1 教学满意度评价 见习示教小课全部结束后立即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课程的满意程度,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层次。

1.4.2 见习示教小课考核 见习全部结束后一周对两组学员进行突击见习示教小课考核,考核成绩以10分制计,主要考核见习示教课所讲授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础知识及病例分析,指定教研室内一名未授课的具备讲师职称以上的临床医师进行成绩考核,最后成绩根据总分分为4个等级,≥9分为“优秀”,8~<9分为“良好”,0~<8分为“及格”,<6分为“不及格”。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教学满意度评价的比较 试验组学生见习结束后有较高的满意度,见表1。大部分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应用电子内镜技术示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P<0.05)。

表1 两组见习示教小课满意度调查结果[n(%)]

2.2 见习示教小课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见习示教小课结束后一周行突击考试,试验组平均成绩为(8.200±1.126)分,对照组为(7.100±1.626)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P<0.05),而且试验组优秀者比例明显比对照组高(P=0.037,P<0.05),不及格率明显降低(P=0.044,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见习示教小课考核成绩结果[n(%)]

3 讨 论

临床见习示教是医学生“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纯理论学习逐步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一门知识复杂艰深、学习难度极大的重要专科;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结构是学习的基础,但是,因为其解剖结构复杂,掌握难度极大,历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积极研究、应用教学新技术,改进教学条件,提高见习示教小课质量、教学效果,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医学生教育水平的重要切入点[5-8]。

目前,额镜仍然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用的检查工具,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简便,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初学者应该切实掌握的检查手段。然而,放诸临床示教,额镜使用的学习难度大,学生在有限的示教时间内往往无法切实掌握,既不能熟练佩戴额镜,又不能应用额镜检查到耳鼻咽喉头颈的解剖结构;同时,利用额镜进行解剖示教,只有佩戴者能够直接窥及检查目标,无法实时将检查目标呈现给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教学者的描述让学生感知,这使教学失去了直观性和真实感[9-10]。很显然,单纯应用额镜进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示教,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难度,难以直观地传授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检查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也急需进行改革[11]。电子内镜在耳、鼻、咽喉临床已广泛应用。通过电子内镜,可以清晰地将耳鼻咽喉头颈部的细微结构呈现在显示屏上,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并结合老师实时地讲解,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习难度降低;同时,当学生熟悉解剖和操作后,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内镜,大大增加学习兴趣,具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比拟的解剖结构真实性和操作实践性。

长期以来,本科室一直负责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二系及儿科系5年制、7年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临床教学工作,在历任教研室主任的指导下一贯重视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笔者发现在临床示教中,学生学习使用额镜检查鼓膜,平均需要3 d左右的时间,而且学生与老师只能分别观察,分别描述,学生与老师查看到的目标是否为同一目标也无法清楚界定,很多学生只能查看到外耳道壁,未能窥及鼓膜;对于使用额镜检查会厌、声带、鼻咽部等结构,较之于鼓膜检查,需要检查者与被检查者更好地配合,因此能够检查到这些结构的学生更少。通常情况下,在多媒体图片及解剖模型的教学中医学生需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正确窥及声带,一般需花费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满意窥及鼻咽部,而电子喉镜、鼻咽镜的应用更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动态检查声带的动度及闭合情况,清晰地查看到鼻咽部结构,更好地理解咽隐窝等重要结构,这是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的效果,同时也是学生切实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基础知识的有效手段[12-13]。

但并不是所有的医学院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都有电子内镜室,而且在电子内镜室示教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往往会对患者的正常就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广泛推广有一定的难度,本科室就电子内镜室行专人管理,配备多台电子内镜,可以同时进行示教和患者检查,并行电子内镜检查预约制度,尽量减小示教对患者正常就诊的影响。

总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电子内镜的广泛应用,使得以前只有检查者(或手术者)自身能窥及的解剖结构、病变及手术过程,可以清晰动态地展现,弥补了以往教学过程中视野欠清,老师与学生不能同时查看的不足,而且学生也有亲自操作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教学满意度增大,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值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学习和推广。

[1]邓安春,杨桦,陈立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改革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6):795-797.

[2]王成硕,王向东,张罗,等.鼻科学临床教学的思考[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19(10):577-578.

[3]欧阳顺林,黄敏齐,张连国.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15(4):316-317.

[4]刘火旺,柳岸,蒋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S1):94-95.

[5]刘利锋,张少强,白艳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61-63.

[6]龚永谦,廖剑绚,刘洁,等.全科医生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99-100.

[7]Chawdhary G,Ho EC,Minhas SS.Undergraduate ENT education:what students want[J].Clin Otolaryngol,2009,34(6):584-585.

[8]Mishra P,Deshmukh S.ENT-HNS education:w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ant?[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3,270(11):2981-2983.

[9]王少植.因材施教-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0(1):55-56.

[10]石力,邱建华,邓玉宏.五年制本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826-828.

[11]Fung K.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dvances and innovations[J] The Laryngoscope,2015,125 Suppl 2:S1-14.

[12]万光伦,汪银凤.内镜对耳鼻咽喉科教学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32(3):373.

[13]王涛,李鹏,李永奇,等.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319-32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600219) 作者简介:苏俊波(1977-),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及教育教学研究。△

,E-mail:luowenlong163@163.com。

R762-4

B

1671-8348(2017)04-0563-02

2016-10-09

2016-11-10)

甘晓琴(1972-),副主任护师,硕士,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通信作者,E-mail:93415998@qq.com。

猜你喜欢

喉头教学大纲外科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