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化急救护理在多发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7-02-21夏燕萍邓定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1期
关键词:急诊科成功率我院

夏燕萍 陈 莉 邓定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护 理·

综合化急救护理在多发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夏燕萍 陈 莉 邓定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目的 探讨综合化急救护理在我院急诊科多发伤患者的应用经验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有效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0.00%,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76.85±11.99)min,低于对照组的(90.50±11.96)min;救护车到达时间(19.65±1.90)min,低于对照组的(14.85±1.04)min;平均住院时间(16.70±1.38)d,低于对照组的(14.3±1.17)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85.00%,对照组为55.00%。结论 综合化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后期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并可减少医患纠纷。

多发伤 急救 综合化护理 效果 满意度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创伤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2],尤其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伤害、工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多发伤发病率逐渐上升,具有伤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易误诊漏诊、需紧急处理等特点,常可危及生命[3-4]。据WHO统计,多发伤占外伤患者的50%[5]。因此,这势必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急诊护理是否对多发伤患者进行准确的病情评估,并及早合理的对患者进行合理处理,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着直接关系。及时的抢救,高质量的医护配合及综合化的急救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的关键[6],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条件。为探讨综合化急救护理在我院急诊科多发伤急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选取40例多发伤急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平均(41.05±11.21)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伤10例,砸伤8例,刀伤10例;致伤部位:四肢骨折10例,骨盆骨折10例,头面部损伤10例,胸、腹部多脏器损伤7例,合并其他部位伤3例。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比、致伤原因、严重程度等经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急诊多发伤的诊断标准,AISISS评分≥16分;发生创伤时间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时间<24 h;

1.3 排除标准 放弃进一步治疗患者;伤情轻仅需门诊处理者;医生到达出诊地点时已死亡者;创伤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伤情,通知车队出发,到达现场后采取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吸氧、遵医嘱用药包扎固定及应用铲式担架转运等常规救护措施,此外及时通知医院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观察组采用综合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主要程序如下。1)出诊前:接到120电话后简明扼要地问清楚受伤的原因、经过、病情、人数、联系方式等,并填写在出诊通知单上,急救人员在5 min内出诊;出诊途中与现场随时保持电话联系,交代注意事项,掌握伤情变化,必要时根据病情电话指导患者及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处理。2)现场护理:首先进行伤情评估,按ABCDE方法检查:气道(airway,A)有无阻塞;呼吸(breathe,B)深度和频率;循环(circulation,C)脉搏、血压及末梢循环;D(disability,D)对患者的神经损伤进行评估;E(exposure,E)全身检查。对患者依据顺序进行检查,并记录[7];其次马上建立静脉通道,留取血液标本,清理口鼻异物,给予吸氧、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合适体位,确保呼吸道通常和管道通常;与相关科室进行协调,保证到院后开通“绿色通道”,缩短检查时间,联系手术室开始术前准备,如若病情复杂,提前通知会诊医生及时到位。4)急诊科急救:(1)再次进行伤情评估。经过院前初步抢救后,到达医院急诊科后及时配合医生完成伤情再次评估,利用ABCDE方法评估,兼顾解剖学与生理学两方面,以全面细致作为评估基本要求;(2)明确分工。分配专门人员负责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监测、联系其他科室、术前准备、抢救物品等,争取抢救时间;(3)保持呼吸道通常。保持呼吸道通常是急救创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再次确认呼吸道是否通常,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反常呼吸运动、呼吸音情况、双侧胸廓呼吸运动是否对称。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必要时呼吸机辅助通气或气管切开[8],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反常呼吸运动、呼吸音情况、双侧胸廓呼吸运动是否对称。(4)再次建立经脉通道。院前急救由于多原因限制,静脉通道一般不足,到达急诊科后应再次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急救成功的关键,重视10 min的白金抢救时间[9]。严重多发伤患者一般常伴多发骨折及脏器或血管的出血,出血量大,易合并失血性休克,及时补液输血是最重要的措施。一般迅速建立2~4条静脉通道,优先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肢静脉等较大静脉,以便提高输液速度,从而及时补充足量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血液循环。(5)及时控制出血。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出血,如果出血不控制,常合并失血性休克[10],会导致脏器供血降低,预后不良。因此,对出血部位及时包扎,或清创缝合止血或急送手术室进行手术,可赢得抢救时间[11-12]。(6)术前准备。如若病情严重,有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采血、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留置尿管等,预见性协调各科室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争取缩短手术时间。(7)心理护理。严重多发伤患者及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导致医患配合差[13],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抢救过程[14]。在抢救过程中,应该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交流过程中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稳定其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使其积极配合急救工作,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急救质量。

1.5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急救成功率。急救成功:经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缓解,转入住院或手术等治疗;急救不成功:经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持续观察或出现休克或死亡等。2)有效抢救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抢救至入院治疗的时间。3)救护车到达时间。接到120电话后到达现场事件。4)住院时间。5)护理满意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是通过让其填写我院急诊科自制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获得的。该调查表共有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选项。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急救成功18例,不成功2例,急救成功率90.0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60.00%,因统计样本量过小,未进行率的比较。

表1 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n)

2.2 两组有效抢救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有效抢救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有效抢救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有效抢救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救护车到达时间(min)住院时间(d)观察组 14.85±1.04△14.30±1.17△对照组 19.65±1.90 16.70±1.38 n 有效抢救时间(min)20 76.9±10.6△20 93.1±12.5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3。观察组满意率为85.00%,对照组为55.00%,因统计样本量过小,未进行率的比较。

表3 两组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多发伤已成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紧急,病情变化快,伴有内脏或大血管的出血,常合并失血性休克,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15]。创伤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以及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伤后1 h是严重多发伤抢救的黄金时间段,因此,及时的高质量的急救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科学、规范、有效的综合化急救护理对可以稳定病情,提高抢救率,为后续抢救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多发伤属于机体严重应激反应,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配合就只,甚至出现排斥救治等严重后果,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可以缓解患者及家属情绪,提高医患配合效率,提高急救成功率。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位处广州市荔湾区,地理环境复杂,车流量多,居民结构复杂,每年就诊的多发伤患者相对较多。因此,高效、高质量的护理对本院急诊科开展多发伤患者护理管理异常重要。平时要加强规范化培训和演练[16-17]。本研究显示,综合化的急救护理可以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医患配合度,减少医患纠纷,为抢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院在接到120电话后推断是否为急诊多发伤患者,应反应迅速,立即准备抢救物品后出车,途中跟患者家属或联系人反复沟通病情、了解现场情况,故可以缩短救护车达到现场时间,及时到达进行抢救。在院内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包括反复多次的病情评估,多名医护人员配合,团队合作,明确合作,迅速、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及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故可以缩短有效抢救时间。由于在院内抢救及时,并发症少,故患者住院时间短。因医护人员的抢救措施积极高效,所以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多发伤患者给予综合化急救护理干预,从出诊前、到达现场、转运过程、入院后、术前准备、心理干预等各个环节给予综合化的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1] 王一镗.严重创伤救治的策略―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32-35.

[2] 王正国.我国交通安全现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6):10.

[3] 王正国.发达社会疾病—创伤[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20-22.

[4] 李力群,蔡汝宾.严重多发伤在加强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8):573-574.

[5] 龙李莉.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5:347.

[6] 陈淑芳,魏娜.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51.

[7] 聂明明,华积德.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9):647-648.

[8] 李卿,董英豪.腹部创伤早期再手术26例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96-4397.

[9] 岳茂兴.重视和加强多发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9):581-583.

[10]温保萍.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57-58.

[11]刘玉仁,罗素琴,吕传柱,等.严重多发伤急救一体化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2,22(7):413.

[12]干建新,陈毅军,马岳峰,等.急诊科一期手术治疗多发伤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4):204-206.

[13]陈艳.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12,40(6):851-852.

[14]葛宝丰.骨科创伤的早期救治[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3):161-163

[15]梁素荣.多发伤急救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3,10(2):339-340.

[16]谢健.严重交通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83-84.

[17]颜向红.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55-156.

R248.2

B

1004-745X(2017)01-018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1.061

2016-09-01)

猜你喜欢

急诊科成功率我院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