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7-02-20张景雪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濮阳4570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糖耐量乙组甲组

张景雪(濮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张景雪
(濮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究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濮阳市人民医院体检确诊的糖耐量异常患者112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甲组56例和乙组56例,给予甲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乙组患者采取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乙组糖尿病发生率为8.93%,低于甲组的25.00%(P<0.05);乙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9.28%,高于甲组的67.86%(P<0.05)。结论 对糖耐量异常患者采取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降低糖尿病发生率。

治疗依从性;糖尿量异常;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

糖耐量异常,又被称为糖尿量减退,指的是胰腺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机体糖调节出现异常。有研究指出,糖耐量异常进一步恶化,可发展成为糖尿病[1]。因此,有效预防、治疗糖耐量异常对糖尿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由家庭、社区及医院共同参与。现回顾性分析56例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甲组56例和乙组56例。甲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32~68岁,平均(53.28±4.76)岁。乙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为33~69岁,平均(54.58±5.11)岁。伴有精神疾病,心、肝、肾脏器等疾病者均被排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如饮食护理,嘱咐患者以清淡、低盐、低蛋白质食物为主,养成良好习惯;心理护理,与患者及时沟通,消除其存在的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乙组患者采取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①组建医院管理小组。医院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掌握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糖耐量异常知识及实际病情,参照自我管理能力完成计划制定。健康中心护理人员与社区健康中心主动联系,并制定健康档案,社区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开展家庭管理。②组建社区管理小组。社区护士为小组主要人员,通过与家庭成员及患者积极、主动沟通,构建良好的互助关系,以有效开展工作,患者确诊2周内,进行上门访视。再次评估患者情况,完成护理干预措施制定。③组建家庭管理小组。家庭成员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监控,加强自我管理,主要包括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及随访观察等。

1.3 评价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2]依从性判定标准,用7个问题对研究对象依从性进行判定,评分方式采取4分制,完全做到:4分;基本做到:3分;偶尔做到:2分;做不到:1分。依从性好:超过22分;依从性中等:14~21分;依从性差:低于14分。治疗依从性=(依从性好+依从性中等)/总例数×100%。两组患者均干预1 a,记录1 a内患者糖尿病发病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发生情况 经1 a干预后,甲组患者中有14例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发生率为25.00%,乙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发生率为8.93%。乙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

2.2 治疗依从性 甲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67.86%,低于乙组的89.28%,乙组明显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发病前期以糖耐量异常为主要表现,是每个糖尿病患者病程进展的必经阶段[3]。因糖耐量异常无明显症状,患者未能对其引起足够重视,一旦进一步发展形成糖尿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糖耐量异常进一步发展。

临床多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护理,但这种护理方式以医院为主,如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出院后未对饮食、运动及用药进行控制,给糖耐量异常预防及治疗造成严重影响。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它要求医院、社区及家庭共同参与到糖耐量异常患者护理中,通过组建家庭、社区、医院管理小组,对糖耐量患者进行实时监控[4]。医院管理小组主要负责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社区管理小组负责随访、健康教育患者及其家庭,家庭管理小组主要督促患者计划实施情况。整个护理模式中,包含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指导、病情检测及心理干预等[5]。饮食护理包括控制患者热量摄入量,维持热量消耗与摄入平衡;运动护理包括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运动计划,嘱咐患者科学运动;药物指导为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免出现药物副作用;病情监测是指定期对患者血糖、体质量及血压进行监测,若患者无法定期参加体检,要在随访过程中实施监测;心理护理是指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以有效预防糖尿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甲组,表明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经过1 a干预,甲组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表明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综上,对糖耐量异常患者采取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可保证医院、社区及家庭共同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促进患者依从性提升,减少糖尿病发生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 李志美.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12):71.

[2] 秦凤英,裴艳霞.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63.

[3] 顾娟,曾丽,罗莉.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46-48.

[4] 姚晓玲,裴艳霞,秦风英.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5):65.

[5] 蔺凤英.糖尿病患者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的体会[J].医药前沿,2014(24):68-69.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1.109

2016-05-21)

猜你喜欢

糖耐量乙组甲组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