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2017-02-20刘振军新乡三七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南新乡4530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纤溶脑血管球囊

刘振军(新乡三七一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刘振军
(新乡三七一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研究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三七一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流再通效果和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结果 观察组血流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均有变化,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可促进患者血管再通,术后对患者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急性脑梗死;纤溶系统;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

急性脑梗死为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为高发人群,病死率、残疾率均比较高。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通过改善患者急性期脑循环,预防与控制血栓,缩小梗死范围,改善患者病情。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疗效较理想,但是在介入术中可对患者血管内皮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纤溶系统[1]。本文旨在研究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三七一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有关标准[2],并经头颅MRI、CT确诊,近1个月未服用对纤溶凝血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全身感染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女16例,男20例;年龄42~69岁,平均(53.50±5.16)岁;梗死部位:大脑中动脉18例,大脑前动脉8例,大脑后动脉10例;病史: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7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9例。对照组中女15例,男21例;年龄42~70岁,平均(53.55±5.20)岁;梗死部位:大脑中动脉16例,大脑前动脉10例,大脑后动脉10例;病史:糖尿病11例,高血压病8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脉溶栓):尿激酶100万U(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H32023108)+0.90%氯化钠溶液250 ml 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等基础对症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H20053136)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组(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术前口服氯吡格雷75.00 mg(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00542),全麻后行Seldinger法经股动脉作穿刺,在置入5F-U导管造影确定主动脉血管走向,再于病变血管的远处置入多用途导管,加入造影剂后展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探明具体病变部位后实施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操作,术毕加压包扎手术部位,经头颅CT检查确认有无术中出血,术后6 h后无异常可拔除动脉鞘,再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

1.3 疗效评定 根据DSA检查结果分为:完全再通,动脉显影充盈,原本阻塞的血管恢复畅通;部分再通,动脉显影充盈部分增加,血管内径扩大,血流速提升;血流增加,动脉造影显影充分,血管血流量以及流速均增加。血流再通包括完全再通和部分再通[3]。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流再通效果和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2 结果

2.1 血流再通率 观察组完全再通21例(58.33%)、部分再通9例(25.00%)、血流增加6例(16.67%),血流再通率为83.33%;对照组完全再通11例(30.56%)、部分再通9例(25.00%)、血流增加16例(44.44%),血流再通率为55.56%;观察组血流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均有变化,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在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中,纤溶系统凝血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约有90.00%是由栓子或者血栓阻塞脑动脉而引发的病变。静脉溶栓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传统方法,对改善患者血管闭塞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较易发生并发症且能够完全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的患者较少,预后不大理想[4-5]。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动脉狭窄、闭塞等症状,增加脑部血流,进而防控血栓,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可重复进行、术后恢复较快等多种优点。PAI-I可同tPA结合而使后者失去活性,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酶抑制剂;tPA能够激活纤溶酶原的活性,进而增强纤溶功能;vWF可参与到凝血中,并促进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是判断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6-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血流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均有变化,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可促进患者血管再通,术后对患者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1] 杨燕辉,段继香,王东洋,等.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2,21(4):427-428,431.

[2] 荣维君,王艳,孟繁伟.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2):145-146.

[3] 刘秀君.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8):75-76.

[4] 韩洪武.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溶性水平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22(6):64-67.

[5] 吴海琴,任宏伟,王虎清,等.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5):268-272.

[6] Balami J S,Chen T,Sutherland B A.Thrombolytic agents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treatment: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J].CNS Neurol Disord Drug Targets,2013,12(2):145-154.

[7] 徐玲玲.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103-105.

[8] 王涛,安中平,李斌,等.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5):28-31.

R 74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1.041

2016-03-14)

猜你喜欢

纤溶脑血管球囊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