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2017-02-18于漪
于 漪
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于 漪
2017年3月20日召开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发布会的主题是“文化自信,知行合一”。这个主题非常明确,反映了主办方对彰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得非常深刻。
有了文化自信才会有文化自觉,有了文化自信才会有文化定力,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开拓创新。
一谈到“文化”,我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认知”。要知道世界上什么之间的距离最远?距离最远的不是天涯,也不是海角,“知”和“行”的距离是最远的。我们有时也能意识到某些事物、某些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真的要身体力行、变成自己的行动自觉,距离往往要超过天涯与海角。
提出彰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知”变成自觉的行动,要创新性地发展、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特性是什么?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特性是什么?是文化,是精神。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特性,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没有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何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身就是在传承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
这个项目的实践研究做得很扎实,有理有据且丰富多彩。项目重点研究分成三个板块: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这三个板块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中华文化”要有总体的认识: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体,思想信念是它的骨骼,中华传统美德是它的经络,人文精神是它的血肉。
刚才孩子们表演的中华茶道,背后蕴含的就是能滋养他们心灵的中华文化。当孩子献茶,以茶表“敬”意时,潜移默化中就在教孩子怎样在人群中学做人,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教人在人群中学做人。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一点就是“敬”——对人敬重,敬畏生命的“敬”。沏茶时需要安详、静谧的心境,认真仔细,这是在教孩子做事情要静坐息心,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滋养,要丰富,要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教师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要有一颗中国心,必须在心中点上中国自己的灯火,不能只点洋蜡烛,这才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仁爱之心。而我们彰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点亮心中这一盏中国的明灯。
“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的中国潜水艇之父黄旭华,曾有这样的诗作:“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生平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他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一辈子隐姓埋名,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传统文化真的是进入了他的血脉,这样的人才是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哲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的教育要点点滴滴入心头,从低学龄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感性教育开始,逐步让他们理解、深化,成为他们的理性思考,继而化作他们的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最首要的,人一辈子都处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之中。
该项目目前在四个显性学科中开展,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项目的开展像一阵春风,充满了生命力,这是我们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中华文化长河的延续、发展、深化。世界也需要中华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践,既是我们自己价值观的建设、中华美德的建设,也是世界如何治理、人类如何健康地生存发展的探索需要。
我们既肩挑着立德树人的刚性责任,又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我们从来不把中华文化封闭起来,它是开放的,永远有生命力的。从纵向来看,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吸收当代的各种创造、各种思想加以发展;从横向来看,中华文化自古以来是海纳百川、多民族融合的。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太值得孩子们学习了。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没法走回头路,我们要从娃娃开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是有着无穷价值的。希望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辐射到所有的学科,希望广大教师能研究如何传承、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教师自身,打造一支“四有”的高素质、专业化的育人专业队伍。
* 本文根据于漪同志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发布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