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2017版《教学基本要求》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改进
——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

2017-02-18缪亚男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石词句古诗文

缪亚男

基于2017版《教学基本要求》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改进
——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

缪亚男

依据2017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需改进现在教学中常用的“串讲式”文言文教学方式,通过精准预估学生疏通文言词句情况、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听”与“记”转变为主动的“读”与“悟”,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新版语文教学基本要求 改进文言文教学 减轻学习负担

2017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围绕“积累古诗文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句,分析古诗文的内容与思路,了解古诗文的表现手法”等四个方面,明确初中学段文言文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相比于旧版,2017版《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分析古诗文的思路”“了解古诗文的表现手法”,这表明在古诗文教学中,仅疏通词句、理解“写什么”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探究文本“怎样写”,以及“为什么这样写”。鉴于此,笔者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探索怎样的文言文教学才是符合2017版《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

一、初中常见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2014和2015学年度,笔者观摩了53名教师53节文言文教学随堂课,将初中学段常见的文言文“教”与“学”的方式归纳如下。

(一)课前的“教”与“学”

教师一般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阅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标注拼音、注释并诵读全文。以《小石潭记》为例,全文193字,完成这五项作业,一般需要一个小时。从调研的结果看,不到10%的学生能够做到全部完成,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是随意摘抄几句,找几个拼音或注释,很少有学生能完成诵读作业。

(二)课堂的“教”与“学”

交流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个别或者集体诵读的方式朗读一遍全文,纠正字音;然后进入字词句串讲,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并圈划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与讲,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会自备一本文言文注释,以此减少记笔记的量。教师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小石潭记》一般需要2课时。

(三)课后的“教”与“学”

最常见的作业是抄录一遍原文,在原文上标注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并逐句进行翻译。学生的书写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5字。《小石潭记》全文共计193字,译文一般为500字左右,字词注释38个左右。完成这项作业,学生一般需要40分钟。另外,教师还会安排时间进行全文、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默写以及阅读理解检测,至少也需要40分钟。

大多数教师采用这种“串讲式”,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逐词逐句的讲解上。用这种方式学习一篇200字左右的文言文,学生花费的学习时间一般为4课时。

二、基于2017版《教学基本要求》的文言文教学改进点

2017版《教学基本要求》对“分析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意味着要将更多时间用在品读文本上,而在字词教学上对比较耗时的“串讲式”教学需要从三个方面改进。

(一)精准预估学生疏通文言词句情况

任何一篇文言文注释,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完美答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逐词逐句地解释意思显然没有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教学文言词句。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自主学习,例如注音、解释词义;哪些内容应该革除学生对资料的依赖,独立完成,例如句子翻译。

教师要预估学生不认识的字是哪几个;可能会读错的音是哪几个;可能写错的字是哪几个;读错、写错的原因是因为字形识别、还是因为词义理解。例如《小石潭记》一文,预估学生不会读、易读错的字音共计15个,其中8个字音课文下有标注。

教师要预估学生理解哪些字词才能读通文本。例如《小石潭记》中这样的字词共有21个,其中13个字词课文下有标注,另有8个字词需补充注释。

教师还必须清楚,依据《教学基本要求》,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50个常用实词和6个文言虚词在文中出现几个;哪几个词是第一次出现;哪几个词是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字词,其义项是第几次出现;哪些义项是古今同义,哪些义项是古今异义;哪些字词是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如《小石潭记》中,隶属于《教学基本要求》中必须掌握的字词共计18个,绝大部分为古今同义,学生可以通过组词进行解释,而“许”等5个字词涉及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需重点理解,在文本解读和默写检测环节都重点关注。从“18”到“5”,学生的识记量大大降低,从而减轻了记忆负担。

教师要预估学生翻译哪些句子存在困难。例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小石潭记》中这样的句子有8句,需要重点翻译。这样的句子一般要进行书面翻译,且必须革除学生对教学资料的依赖,以课堂完成,板书校对的形式为最好。笔者曾对预备年级至初三年级学生翻译句子的准确率进行跟踪统计,发现初三语文测评中的句子翻译的准确率反而下降。经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日常翻译句子的时候抄写参考资料,在考试复习的时候背诵翻译,由于预备年级到初二年级,每次考试测评的文言文数量有限,一般为6篇左右,学生翻译句子依靠背诵不会暴露问题,但初三测评的文言文数量可能是20篇或者30篇,靠背诵显然无法完成句子翻译。针对这一情况,在日常教学时要为学生创造独立翻译文言句子的学习环境,革除其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依赖,教会学生如何“落实词义、调整语序、保留专有名词、补充省略部分”等。

逐词逐句的“串讲式”,是一网打尽式,不仅量大耗时,而且难点、易错点不突出。而学生借助资料疏通词句,教师精准预估其学习状况,不仅耗时少,而且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依据2017版《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文言文,不仅要理解文本内容、作者思想感情,也要分析写作思路、了解表现手法。而这种理解不是教师传授“结论”,是学生自主阅读和感悟,这是教学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基于此,教学每一篇文本,教师要思考文本中最值得关注的点有哪些;学生自读文本可以读出哪些,哪些读不出;可以提供哪些支架让学生读出;学生读这一篇对读这一类文本的价值是什么。

《小石潭记》这篇文章,最具魅力的是景色变化中自然融合了作者由乐而忧的情感变化。随着作者的文字,读者经历一次游览小石潭的过程,围绕“清”字:写水“清”,相关的语句有“水尤清冽”“如鸣佩环”“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写环境“清”,相关的语句有“其境过清”“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游览过程中,作者的情感一步一步由“乐”而“忧”。

文章有阅读价值,但学生自读文本读不出的,往往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点、难点,需要设计一组“问题链”,引导学生感悟与理解。例如,自读全文,圈划一个字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文章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水的清澈?为什么这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水的清澈?在朗读中体会柳宗元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描写这里的景色?为什么这里的景色带给他这样的心情?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环境的冷清?作者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冷清的环境会触发作者忧伤的情绪?作者由乐而忧的情绪变化在文中哪一段开始转折?你的依据是什么?在这一组“问题链”的导引下,学生品读了文中重点词句、段落,理解文本内容,把握行文思路,感悟表现手法,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对相关文言词句的掌握。

(三)转变学习方式且减少学习时间

用“串讲式”教学文言文,无论是疏通字词,还是理解文本,学生基本处于听和记的状态,获得的是“结论”;而利用资料疏通词句,在“问题链”导引下解读文本,学生经历“过程”,主动品读与感悟,是“自主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学习时间看,用“串讲式”学习文言文,一篇200字文言文一般需要4课时,而“自主式”文言文学习,同样长度的文言文,一般需要2.5课时。学生借助资料疏通词句一般需要20分钟,在“问题链”导引下解读文本一般需要40分钟,课后练习与检测一般需要40分钟。较之前一种方法,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节约1.5课时。

既然要读出文本的思路,感悟文本的表现手法,那么在“解读文本”上要舍得花时间;既然在“解读文本”上多花时间了,那么在“疏通文本”上就要少花时间,对有些词句的理解可以暂时“留白”,随着解读文本的深入,词句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改进教学不能以增加学生学习时间为代价,不仅不能增加,还要适当地减少。

缪亚男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200063

猜你喜欢

小石词句古诗文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师与书·庄小石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