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本阅读中的师与生
2017-02-17于东
◇于东
谈文本阅读中的师与生
◇于东
语文课程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内容,其中阅读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阅读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当然是发展语言、培养语感、促进思维、深化思想、增加阅历、丰富情感。这些目标的达成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阅读的主体——读者。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读者群在文本阅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这里,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述如下。
一、以四种身份指导阅读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身份的读者,要有多重身份来阅读。笔者认为其大体有四种身份:读者、作者、教者、学者。
首先,教师是读者。他以一个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普通阅读者身份来解读,自由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虽是一个旁观者,但更多时候要化身成文章中的人去经历、体验。
其次,把自己当成作者。文章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桥梁和渡口。想想作者为何有此感悟,为何这样表达,而不那样表达,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考的方式,以期和作者达成共鸣。
再次,教师是一个教者。教者就是教师身份,要挖掘教学价值,依据课标、教材编者意图、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最后,教师要做一个学者。学者就是把自己当成学生,充分预设学生千奇百怪的想法,并一一制定好点拨、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让教师增长教学智慧。
二、让文体意识照亮阅读之门
虽然是以四种身份来参与阅读,但面对的始终是一个文本。因此,要在文本上下功夫。提到文本,必然要提到文体意识,也就是说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在小学阶段,经常出现的是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游记、小说等几种文体。
记叙文阅读,我们要了解人、情、事、理。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体会情感,要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而有所感悟。
说明文介绍的多是植物的形态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先进的科技成果、神奇的宇宙知识等。我们要抓住要点,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精神,感受科学趣味,体会说明文的严谨准确,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散文包括写景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抒情散文。我们要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要想象多彩的画面,做到如见如闻、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向往美好的意境;被作者的情感和情趣感染。
游记主要包括记叙型游记、抒情型游记和说理型游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异地风情、异域文化,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读出那个易被忽略的“我”,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和风情的。
小说包括章回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阅读时,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生活阅历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文章主旨的联系;感受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感受文章布局谋篇的妙处。
三、找到解读文本的钥匙
有了这样四种身份,了解了不同文体的阅读需求,还需要掌握一些解读文本的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到的一些阅读方法。
1.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是文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表达顺序。这样,我们能快速把握作者情感、思绪的细微变化。一切发现皆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比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作者的文路就值得揣摩。题目之疑自不必说,文中疑问比比皆是:作者开篇为何说更喜欢的是西湖十景中的玉泉?随后为何浓墨重彩地介绍举止特别的青年?青年为何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面对大家的赞叹、议论,青年却毫无反应,为何后文才揭示出他是聋哑人?……在这些细节处停下来,品味咀嚼一番,阅读的乐趣自在其中,对作者写作时独具的匠心也便体会得更真切。
2.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入境,就是进入文本情境。即要通过想象,想象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通过想象与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比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可以把自己当成游客去欣赏威尼斯的新鲜物、新鲜景、新鲜事……看到小艇,就想象它的样子;看到船夫驾驶,就想象着自己坐在小艇里的紧张、刺激。这样,欣赏、感受威尼斯人的生活和威尼斯迷人的景色,一定其乐无穷。
3.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再以《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的一个字为例来谈。
①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
②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这两个“才”字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完全相反,第一个“才”说明时间很长,第二个“才”说明时间很短。但两个“才”表现的是同样的主题,“我”待了很长时间,也说明聋哑青年待了很长时间,体现出他的勤奋。聋哑青年学画时间这样短,却画得栩栩如生,同样来源于勤奋。
4.还原才通透,比较有深思。
此语并非出自叶老之口,但在孙绍振先生的《解读语文》一书中多次提到。“还原”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把字典上的语义想象出来,这叫作语义还原;一种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形态想象出来,即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状态、逻辑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
比如,《燕子专列》一课,有一个描写燕子处境的词“长途跋涉”,“跋涉”在字典当中的解释是爬山蹚水。而用它描写燕子明显不妥。燕子有翅膀,怎么能爬山呢?也没听说燕子能蹚水呀!通过对矛盾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是拟人化的手法,在这篇文章中“长途跋涉”特指燕子旅途的辛苦、劳顿,这是词语的活用,传达了作者对燕子同情、怜悯的情感。可见,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还原法是非常有效的。
四、“读学分导”,挖掘阅读的价值
解读文本,挖掘教学价值后,我们还要根据课标、文本和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一节完整的阅读课包括阅读理解和语言形式的学习两个方面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哈尔滨市南岗区语文名师团队工作室一直以来的研究主题——“读学分导”阅读教学模式。
何为“读学分导”?“读”就是阅读理解,在语言的实践中读懂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学”是积累语言、品味写法并尝试运用,这也是在语言实践中进行的。为什么要分开引导呢?“读”和“学”都是以文章架构起来的,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两种事物。打个比方说吧,“读”和“学”就像是一座完整的冰山,冰山露在外面的只有一小部分,水下的部分往往要大得多。我们把暴露在外的部分看作显意识,把水下的部分看作潜意识。当我们“读”的时候,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时的“读”是不受语言学习干扰的,不让写法的习得打断系统的阅读,使理解文章的过程一气贯通。此时,“学”处在潜意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语言,属于无意识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意忘言”。当“学”的时候,“学”处在显意识,关注文章是怎样表达的,学习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积累语言,识字写字,拓展训练,迁移到其他语言环境中运用等。此时,“读”处在潜意识中,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再次加深对“读”的理解。这就是“以意烛言”。
比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纪昌学射》一课,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可以这样挖掘阅读的价值。
1.“读”的教学价值。
(1)做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2)做事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功。
(3)练就一项本领要从基本功练起。
(4)有志者事竟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5)要有名师的指点。
(6)相信名师的经验。
(7)创造性的学习,要具有学习智慧。
(8)学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和老师交流。
2.“学”的教学价值。
(1)抓住关键信息(即纪昌练习射箭取得成功的原因),复述课文内容。
(2)积累寓言中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如“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并尝试运用。
(3)分类积累文章中表示学习效果的短语和表示看的词语,并尝试运用。
(4)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在这种导学模式下,可以挖掘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同时经过筛选比较后制定教学目标,从而能较好地完成教学设计。
五、设计开放性话题,提高阅读的能力
检验教学是否有效,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看学生的发展。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如果具有丰富的阅读感受,能够走进文本情境中,做到如见如闻、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读者。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语言有时过于主观,目中无学生,实施起来,只能是学生跟着教师走,学生就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听到的是教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断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已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丧失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现在的课堂很少能够看到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更多的是师生间的对话。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还是教师没有树立“生本思想”。教师是生生交流的组织者、协调者。如果教师的问题指向性过强,学生就会疲于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怎样的问题才是具有开放性的呢?如:
谁和他有同样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
还有哪里能让我们有同样的感受?
谁还有不同的感受?说说你的理解。
听了他的话,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你想象到了什么?
……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几乎适用于每一节阅读课。同时,学生也无须绞尽脑汁地揣摩教师想要的答案。长此以往地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定能得到提升。
《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引导而不强牵,教与学就能和谐一致;严格要求而不压制,学生就不会有畏难的心理;启发、指引而不灌输答案,学生就会自主思考。自然得法,法到自然,教师与学生才能感受到“教”与“学”的幸福!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华兴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