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
2017-06-19特级教师张祖庆
◇特级教师张祖庆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
◇特级教师张祖庆
引言
这大概是中国家长和语文老师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这大概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写这篇文章,不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试着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
先分析一下提出这个问题的逻辑问题。
提这个问题的人,事先有一个先验的逻辑前提——读得多,一定写得好!或者,写得好的,一定读得多。有这样的逻辑前提存在,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学生),读了很多书,却仍然写不出好文章,于是,焦急,困惑,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让我们先来对这样的逻辑,一一解剖。
首先,“读得多,一定写得好”,一定是对的吗?非也!
不说远的,就拿我的初中同学小王来说吧。小王非常喜欢读书——读武侠书。凡是能找到的武侠小说,他都读过;举凡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他都如数家珍。但是,他却写不出一句类似武侠的文字。说句不怕见笑的话,他初中辍学后,追女朋友的情书,好几封是我代写的。照理,武侠书中写男女爱得死去活来的情节多如牛毛,随便引用几句,便足以让女友哭得稀里哗啦。但他就是写不出来。小王的案例,绝不是个例。
读得多,不一定写得好。
其次,“写得好的,一定读得多”,对吗?也不一定。
大教育家卢梭,书读得并不多,但一出手,他写的《爱弥儿》就成为永恒的经典。海伦·凯勒,盲人作家,读得不多,但依然可以写出很经典的作品。中国作家莫言,也说自己写了那么多作品,并不是因为读书多,而是家乡那片有故事的土地,给了他很多灵感。
读得多,不一定写得好;写得好,不一定源于读得多。
读得多,是写得好的可能条件,当然,也许是重要条件,但绝不是唯一条件。
(二)
再来剖析提问者的心态。
提这个问题的人,大多患有焦虑症。在他们看来,读书和写作,就应该像抽水机一样:阅读,就是把水从河道里抽上来;写作,就是从出口把水排出来。而现在,读了那么多书(抽了那么多水),却不见写出好作文来(水从出口流出来),急啊!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祟。
酿酒,从谷物发酵到酿出醇香的酒,需要半月,乃至更长的时间。
植物种子,从落在泥土里到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短则一月,长则十几年。银杏,被称为“公孙果”,就是一例。
婴儿,从受精、发育到呱呱坠地,要经历十月等待;而学会走路、说话、奔跑,需要更长的时间。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几乎看不出在生长;但半年之后,仿佛一夜之间,它就会长到1.6~2.0米的惊人高度。
巴西的火红花,在最初的半年里,只有指甲那么大小;但半年之后,火红花蔓延到一亩土地,满眼望去,一片火红。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
而我们的家长、老师,却指望孩子今天阅读,明天成为作家。这,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阅读,是长根的事业;写作,是开花的事业。从长根到开花,需要时间。也许是数月,也许是数年,也许是更长时间。
我们,需要有酿酒师那样的耐心,更要像农夫一样,默默守望。
也许,整个小学阶段,都在酿酒。滴不出酒的时候,不要急于把酒糟倒掉,而是要学会静静等待。有些酒,十几天就可以芬芳四溢;有些酒,需要十几个春夏秋冬啊!
小学阶段只管大量阅读,努力了,作文暂时写不好,不要紧。读过的东西,一定窖藏在岁月深处。它们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汩汩流出,满室生香。
酿酒,需要慢慢来啊。
(三)
也许,你会说,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和我的孩子有考试压力啊!于是,你会继续执着地问“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好,丢开上述“大道理”,我们试着来探讨一些“小原因”。
第一,读得多,但读得浅。孩子虽然读了很多书,但读的是没有任何挑战性的书,且这些书读一本,后面的基本用不着读了。因为这样的书,不断地重复自己。儿童阅读这样浅的书,等于浪费生命。这样的书,太多了。市场上大部分很畅销的类型书,都是。恕我不一一举例。不然,找抽,我怕。
第二,读得多,但读得泛。书虽然读得多,但是从来没有专注于一个作家深入研究,或没有系统地读一类书。这样的阅读,如惊鸿一瞥,如水过地皮,如小猴子下山,所得,就无多了。
第三,读得多,但想得少。很多时候,孩子读书,只留意故事情节怎么生动曲折,很少停下来研究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样的阅读,多则多矣,但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审视,效率就比较低下。
第四,读得多,但丢得快。读了很多书,但是从来没有主动积累的意识。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记住了一个轮廓。书中最精华的语言,一句都没有留下来。岁月流逝,连轮廓,都还给作者了。
第五,读得多,但写得少。写作,不是牧羊——只要有草,羊吃着吃着就会长大;写作,不是读着读着,自然就会的。“操千曲然后晓声”,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好多人,书一本又一本地读,但就是不愿意写文章。写的能力,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写不好,也就正常了。
(四)
针对这“五多五少”,我提五点建议:
一是老师和家长要在尊重孩子阅读口味的前提下,适当引导,让孩子接触更多一流的好书。是谓“取法乎上”。具体做法:参照网络上一些权威机构或者名师、作家的多个版本的推荐书目,寻找那些不断被提及的书。这些被不同的人不约而同推荐到的书,大部分都非常棒。暂时读不懂,家长、教师可以放一放,等他可以阅读了,由成人陪着儿童一起读。当然,推荐阅读和自主阅读,要相结合。否则,儿童要逆反的。
二是引导学生在某段时间内,深入一个作家的作品中,潜心阅读,反复研究,从选材、构思、风格等维度细细琢磨,并且有选择地模仿写作。三年级研究《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系列,四年级研究凯斯特纳系列,五年级研究西顿动物小说,六年级阅读米切尔·恩德……(这样的好作家,太多了)正如学者袁袤翔说的,一个人阅读要经历三个阶段:神游、神交、神合。只有反复地去读,你才能进入到书中“神游”;只有阅读这个作者的系列书,你才可以和他“神交”;当你跟他神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跟他“神合”了,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打上他的烙印。如此慢慢浸泡,儿童的语言品质,就会卓尔不群。
三是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要站在作者是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研究写作方法。《成都商报》记者杜玉飞曾在一次沙龙上说过这样的话:“小学时,我读过不少经典作品,但是个作文低能儿。后来,成为记者,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大量写作,跟三教九流的人接触。深度融入这个社会后,再回过头读那些经典,再看背诵过的古诗文,发现自己的角度变了,我会去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的匠心。甚至,看电影,特别关注电影是如何开头的,故事是如何讲述的,高潮在哪里,表现了哪些人性最可贵最震撼的东西……”这番话生动地说明,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作者意识”——只有通过多写,才能体会写作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有了这种体验,才能带着作者意识,去阅读一本书,与书的作者“心心相印”“将心比心”,才能把文章的妙处读出来,并进行品析、迁移。
四是加强语言积累,引导孩子分门别类地积累言语材料。如,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可以让学生把作者写油麻地几个少年的外貌集中一起,然后再找一些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外貌描写,研究名家写外貌有什么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经常翻一翻,偶尔用一用,慢慢地,这些语言材料就会成为自己语言系统的组成部分。写作时,就会意到笔随。
五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千方百计激发写作动机,让学生产生一种非写不可的强烈冲动。如此一来,他就会主动从读中学写。管建刚老师多次谦虚地说自己的阅读是“投机取巧”——要写《一线表扬学》,他把能找到的关于表扬和激励的书全部找来,然后写作。这样在写作动机激发下的阅读,是高效的,也是容易吸收的。成都的万庆华老师,带学生集体创作小说。写作之前,他带着孩子们研究相关的一系列书,孩子们的写作,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写作动机一旦被充分激发,阅读就更为高效——当然,写作也更有效。
上述五条做到了,那就变成:读得多,读得深;读得多,读得专;读得多,想得多;读得多,记得多;读得多,写得多。
最后,也许就水到渠成地“读得多,写得好”了!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