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策略

2017-02-17王东张珠飞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椋鸟宋庆龄樟树

◇王东张珠飞

例谈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策略

◇王东张珠飞

众所周知,阅读期待,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强大内驱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尚有一定难度。笔者在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些许门径,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解析课题生疑

课例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1.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樟树。

2.樟树又叫香樟、木樟,你们见过吗?(生:见过)在哪儿见过?(生:路旁,山上,很多很多)樟树还是无锡、杭州、宁波等17个城市的市树呢!但是这篇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樟树?(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爱动脑筋的孩子一定有问题要问了——很多地方都有樟树,作者为什么偏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难道那儿的樟树跟别处的樟树不一样吗?

3.请浏览课文,找一找,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4、5自然段)。

4.引导生精读第4自然段。生通过品读、交流,明白了: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

5.我们这里的樟树不是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吗?所有的樟树都是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呀,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请再读读第5自然段,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6.引导生精读第5自然段。生通过品读、交流,明白了:这是两棵能够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樟树。

7.通过品读第4、5自然段,我们知道: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两棵“蓬蓬勃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樟树。我们无锡的樟树难道没有这种永久保持的香气?(生:有)是的,只要是樟树,它们都具有“蓬蓬勃勃”和“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特点。既然宋庆龄故居的这两棵樟树跟别的樟树并无特别之处,那作者为何偏偏写这里的樟树呢?请读读宋庆龄的有关资料,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课件出示资料,生自读思考)

8.找到答案了吗?指名说。(宋庆龄跟樟树有相似之处: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象征着宋庆龄一直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樟树永久保持拒虫的香气,象征着宋庆龄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一身正气。作者表面写樟树、赞美樟树,实际上是在写宋庆龄、赞美宋庆龄。写这儿的樟树,读者更容易由樟树联想到宋庆龄,领悟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所以作者要写这里的两棵樟树)

教师由解题开始,让学生明白其所在的城市到处可见樟树,又补充介绍樟树是无锡、杭州、宁波等17个城市的市树,极力渲染樟树的普遍。由此,学生很自然产生了疑问:很多地方都有樟树,作者为什么偏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学生有了这样的疑惑,就急切想弄明白,于是阅读期待被唤醒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去。可贵的是,教者并未止于此。当学生读了第4自然段,知道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把这两棵樟树与学生身边的樟树进行了对比,学生发现这两棵樟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一比,学生的阅读期待被进一步强化,于是怀着更急切的心情阅读第5自然段。令学生感到遗憾的是,第5自然段所写的“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特点,也不是这两棵樟树特有的,这样他们就更疑惑了。越是不明白就越想弄明白,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出示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学生读后恍然大悟。整节课,学生都是在由课题生发的阅读期待的驱动下展开阅读实践活动的,这个过程是自主的、积极的,当茅塞顿开时,那种自主探究的满足与幸福感是发自内心的。

二、首尾对照生疑

课例二——《灰椋鸟》。

1.见过灰椋鸟吗?(生:没有)很遗憾,老师也没见过。灰椋鸟究竟长什么样呢?请你们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你画出了哪句话?(指名读:灰椋鸟尖尖的嘴……)

3.这是个什么句子?(生: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怎么说?(指名说)作者觉得灰椋鸟怎么样?(生:不好看)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指名读)

4.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作者对灰椋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画出有关语句。(生读、画)作者对灰椋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生:作者变得喜欢灰椋鸟了)从哪儿发现的?

生:鸟是人类的朋友。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其中的“朋友”“观赏”就体现了作者对灰椋鸟的喜欢)

5.是什么让作者对灰椋鸟的态度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生: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板书:壮观场面)

6.是的,是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彻底改变了作者对灰椋鸟的看法。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壮观”呢?让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

学生通过首尾对比阅读,发现了作者对灰椋鸟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而明白,导致作者态度变化的原因是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这时,学生很自然就产生了疑惑:这壮观的场面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壮观”呢?这就是阅读期待!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愿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壮观场面”的赏读之中。

三、捕捉矛盾生疑

课例三——《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篇课文中的小女孩跟你们一样,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她对父亲的看法提出了疑问。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表达父女俩对爱因斯坦截然不同看法的句子。

2.指名读,然后出示:(1)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2)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3.父亲的看法是——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板书:!)

4.小女孩的看法是——爱因斯坦不是最伟大的人。她对爸爸的看法产生了疑惑。(板书:?)

5.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仔细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或句子,并把你的理由写在旁边。(生默读课文并做批注,然后交流)

课例四——《青海高原一株柳》。

1.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生自读第1自然段,师提问,相机板书:平常)

2.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会得到不同的答案。(生自读后,师提问并相机板书:神奇)

3.爱动脑筋的孩子一定会问:既然“极其平常”,又怎么会“神奇”呢?

4.是呀,这不自相矛盾吗?对,就要这样不断地追问。究竟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你就会理解得更深入。(生自读后,交流讨论,师相机板书:平原水边青海高原)

5.爱思考的孩子,脑海中一定又冒出一个问题来:同样是柳树,为什么在平原水边就很平常,在青海高原就变得神奇了呢?

这两个课例,都是抓住文本中的“矛盾点”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课例三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父亲和女儿对爱因斯坦的看法截然不同,学生就会产生疑惑:究竟谁的看法才是正确的呢?有了这样的困惑,学生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于是读课文、画词句、写理由便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为。在课例四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头两个自然段,学生发现了“平常”与“神奇”的矛盾,进而提出疑问,接下来,研读文本,探究生长在这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柳树究竟有什么不同便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主要策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内驱力,而且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让阅读教学过程变得简约而富有张力。当然,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策略肯定还有很多,让我们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育红小学万科校区江苏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椋鸟宋庆龄樟树
香樟树
椋鸟的蚂蚁浴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粉红椋鸟24小时
香樟树,樟树香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灰椋鸟的团队意识
宋庆龄与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