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王勃和无与伦比的《滕王阁序》
2017-02-16邢建军孟广珂
邢建军+孟广珂
摘要:王勃写下的《滕王阁序》不能仅仅当作一篇普通的文言文来讲解,它的精妙绝伦需要我们用心体会,新课标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于是,把故事和文本的结合作为切入点,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
关键词:文言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文本
现在的学生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和影响下,渐渐地变得功利起来,几乎学习一切都是为了考试;我们的老师更是如此,把一切古代的文章都当作高考文言文来讲,这种现象真是令人痛心。所以我想,既然学生对于古文感染力的感悟能力明显下降,那我的任务就应该是让学生看到王勃《滕王阁序》的精妙绝伦之处,从而让学生渐渐地喜欢上此类古文。
于是,我把“王勃与《滕王阁序》的故事”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阅读力的线索,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感悟文本的魅力所在。
导入:人免不得会遇到不解或忽视,但我们总要证明自己,总要向前迈步。
——赠予不可一世的王勃与无与伦比的《滕王阁序》
问题之一: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阅读第1段,思考王勃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被阎伯屿评价为“老生常谈”?有人说王勃不懂得“潜规则”,你觉得呢?
学生结论:
当王勃接下纸笔写《滕王阁序》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人似乎不懂得“潜规则”,但此时的近乎于拍马屁的老套的开头“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恰恰让我们看到王勃不是不懂得“潜规则”,只是太相信自己的实力,不可一世的孤傲。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头,是个开始。
问题之二: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阅读第2段和第3段,思考滕王阁之景在王勃的笔下有什么特点让阎伯屿称赞王勃为“天才”?你觉得这个“天才”的称呼只说明阎伯屿赞美王勃的才华吗?
学生结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被阎伯屿一句“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言中了。其实,这不仅仅是两句所有的美、所有的妙的作用,更在于阎伯屿每天看到却无法写出的景被王勃这个不可一世的天才说了出来,说到了阎伯屿的心坎儿上。
这个极为欣赏王勃才华的阎公走了出来,宾主尽欢,在他心中王勃不仅是“天才”,更是知音。
问题之三:
阅读第4段到第7段,思考王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能够继续和阎伯屿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是不是古代文人的共鸣?
自古文人莫不惺惺相惜,王勃的命运与才华不能相匹配而写下的文字,何尝不是阎伯屿心里所感叹的事情?
所以,宴会结束的时候,阎都督肯定没有当初的悔意了,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列在《滕王阁序》里,与这篇文章一起传之千古而不朽的话,他也许更会庆幸今天邀请王勃的举动,更会庆幸王勃的无礼,更会庆幸遇到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天才。
无论阎伯屿多么欣赏王勃,但盛筵难再,终须一别。王勃走下滕王阁,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离开南昌,继续踏上探望父亲的旅程。他乘坐的船遇到台风,王勃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5岁。
人生是无常的,上天是残忍的,年轻的王勃就这样离开了人间,也许正如电影《王勃之死》中一人说“子安的才情真不是你我之辈可以企及的啊”,另一人说“虽有才,未必有福,轻浮,炫耀,恃才傲物,这哪里是能够享有爵禄的德性,文才虽长,寿命必短,古来如此”。
但人生也是公平的,年轻的王勃来到了南昌,来到了滕王閣,因他不可一世的才华贸然接受了即兴写作《滕王阁序》的邀请,用自己短暂的人生书写了一个永恒的辉煌。
结束语:人免不得会遇到挫折或不测,所以趁我们年轻,绽放出最绝美的自己。
——赠予不可一世的王勃与无与伦比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这样的绝世珍品,教师应该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把其魅力彰显并渲染出来,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充满兴趣地走入文本,深入文本,从而喜欢阅读古文,这才是根本。找到了根本,自然能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应对高考便也从容自如了。
作者简介:邢建军(1984— ),男,河北省定州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生命美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