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转型

2017-02-16陈晓玲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新课标转型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文在新课标理念下,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师转型的一些对策。即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方法的创新者,教学理念的研究者,教学课程的开发者。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师;转型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陈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冷静思考,积极探索,才不会“误人子弟”,才不会被“淘汰出局”。下面就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应作哪些应对策略谈谈我的看法,以求共同探索。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课标要求教师打破已经习惯了的灌输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自主探究、引导启发的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更新理念,培养意识。教师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作为重点目标,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新课标倡导“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些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

2.转换角色,融洽关系。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学习,构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活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流,全身心地投入,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教师要善于用甜美的微笑、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还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4.科學评价,挖掘潜能。教师要恰当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上,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并对此作出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抓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多肯定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自尊,建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方式力求创新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同学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现状,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三、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践教学,也要为理论发展作出贡献,还要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理论反思。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实施新课改的效率。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这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才能完成由“教书匠”“语文师傅”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1.利用教材,发挥功能。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2.补充资源,实现衔接。《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语感积累,熏陶和培养情感,使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个性。而仅靠高中每册语文教材中24篇文章达到这个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思路。而《语文读本》在文章风格、内容、体裁、主题方面与语文教材相辅相成。因此,通过阅读《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衔接。

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任重道远。只有立足新课标,与时俱进,勇于尝试,发挥优势,挖掘潜能,整合教育资源,盘活教育资源,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才能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作者简介:陈晓玲(1979—),女,江苏省启东中学一级教师 ,主研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新课标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