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留白,让课堂别样精彩

2017-02-15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祖父太阳题目

文 静

所谓留白,指的是作品中有意留下的空白,是中国绘画艺术创作中一种重要技法。留白能够让读者在欣赏作品时有丰富的遐想和发挥空间,从而细细品味,走入意境,方可读懂此处无物胜有物的留白艺术。留白艺术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留白,能够让学生积极动脑,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留白,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吸收消化教学内容的时间,主要包括思考时间、提问时间和反思时间等。通过留白处的反复思考,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利用课堂留白。

一、标题处留白,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来说,标题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更是深入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因此,巧妙运用标题处的留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晚上的“太阳”》一课时,教师问学生:“晚上有太阳吗?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呢?‘太阳’加引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发现原来晚上的“太阳”指的是爱迪生妈妈生病了需要手术,爱迪生利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使得手术顺利进行,进而萌发了一个创造晚上“太阳”的愿望。“太阳”代表的是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再如,在教学《真情的回报》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题目设问。先让学生大声朗读题目,他们的读法不一样,突出的重点也就不同,据此提问:“根据对题目的朗读,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说“谁对谁的真情”,有的学生说“谁对谁付出”,还有的学生说“谁收获了回报”等。

这样在题目处留有空白,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对文章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进而更好地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精彩处留白,丰富学生情感

阅读到文章精彩处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和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此时,教师应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更能体会到文字蕴含的作者情感。

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祖父的笑代表了他对作者的疼爱和呵护,体现了祖孙俩浓浓的亲情。因此,教师可以在此处留白,对学生提问:“你们有因胡闹而惹祸的经历吗?结果如何?你们的祖父是怎么对待你的?”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祖父对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祖父笑的真正含义。

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情感升华或是精彩之处,教师要巧妙留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联想与想象,在加深对文章理解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感情。

三、结尾处留白,升华学生情感

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课堂的良好开端,而文章的结尾就犹如压轴大戏,或是对情感的升华,或是对主题的总结,或是拓展延伸等。有些优秀作品的结尾意犹未尽,给人以无尽遐想的空间。此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结尾处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根据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续写结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例如,《会走路的树》一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有这样的句子:“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此处留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继续编下去:当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遇到了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是一次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好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留白,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文字背后更深层的含义与情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握好留白的尺度,在课前细细阅读文章,寻找文中可留白处,并巧设留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猜你喜欢

祖父太阳题目
祖父瓷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太阳几点睡觉
我以我血荐轩辕——祖父的英烈事略
追根求源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