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但愿人长久》教学所得

2017-02-15陈洪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品味自然段笔者

陈洪霞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了这首诗的由来,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作者借月抒怀,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可以让人感受到月亮的高贵、皎洁、清寒等,尤其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复杂的内心活动转化为人间最美好的祝愿,表现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在这一课的教学上,笔者就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生:我喜欢第2自然段。(生展示读)

师:你读得非常好,能分享分享自己的方法吗?

生:“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是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我把它重读更能显示出中秋节的天气是那么得好。

生:我喜欢课文第4自然段。(生展示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眼睁睁”这个地方他没有读好,没有读出苏轼因为思念亲人那种焦灼、无奈的心情。

师:那你试着读一读。(生读)

生:我觉得他最后一句读得很好,读出了问的语气,还读出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这篇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老师觉得特别难读,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并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生:我觉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要读得慢一点,要读出世事难料,不能事事都满意。

师:你品读得非常到位!还有呢?

生:我觉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要读出美好祝愿的心情。

师:非常好!你们不仅会读,还会品,经常这样朗读,相信你们的阅读能力会再上新台阶。

【教学所得】

从上述教学可以看出,笔者没有在教学形式与语言上多花费时间,而是通过恰当的引导、点拨、评价等,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读出个性,读出精彩。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鲜明的个体,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水平、感悟能力、感悟角度等之间存在着差异,在朗读课文时,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上述片段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学生不同的朗读,笔者总是耐心听完,之后让学生述说、评议,而不是用硬性的标准或者条条框框来制约学生。因此,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朗读得到了落实,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训练更加扎实、有效。

其次,循序渐进,读出层次。笔者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先品味、练读,再读给大家听,集体评议等,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绪可以自由飞扬,因此,朗读也越来越有韵味。随着朗读的深入,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思维能力也都随之得到了提升与发展,从而真正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得到了提升。

最后,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学生朗读时,笔者用“试着读一读,并想想怎样才能读好”便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理解不透时,笔者予以恰当引导、点拨,从而使他们的朗读逐渐入情入境,逐层深入……在这样的朗读情境中,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更加喜爱,为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在教学中,笔者始终把引领学生触摸语言、品味语言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知语言的温度,真正读出个性,读入心间。

猜你喜欢

品味自然段笔者
品味年画
老师,别走……
秋天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美丽的秋天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