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习情境”:基于儿童立场的阅读教学本质追寻
2017-02-14黄刚
黄 刚
伴随着课改的深入,学习情境的创设也频繁运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深挖文本中每句话甚至每个词的内涵,创设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然而,在不少课堂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非学习情境”的有效应用。非学习情境,就是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想象、情感,去感受文本的气息、聆听文本的声音,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内化知识的首要任务。下面谈一谈在“非学习情境”下有效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多元建构,“非学习情境”在对话中漫溯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指导,教师要重点考虑:如何将文本内容作为语言实践的素材,在学习情境的铺垫下,将“非学习情境”有机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在“非学习情境”下掌握自主汲取知识的规律与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内化建构”的教学目的。
1.立足高度,与文本对话
教材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资源,肩负着知识传输、情感交流的双重价值。因此,我们在“非学习情境”创设中应该先从文本考虑,站在阅读的高度对文本进行系统而透彻的研读,进一步提升“教材例子”的核心价值,找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游人和扫路人的三次对话,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抓住“不累、不累”探讨扫路人究竟是个怎样的老人,并与游客的感受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品读中逐步加深理解,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其次,重点指导品味“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扫路人的爽朗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样的“非学习情境”中,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就需要从文本内容出发,对其进行深度发掘,开发、重构、整合文本内容,促进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2.纵延深度,与学生对话
从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深入贯彻“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在课堂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语言表达的欲望,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质疑。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就不需要过多创设情境,应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感悟语言和迁移实践相结合。如《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类文章,作者借助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将自然界中存在的种种现象用一个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来进行阐述,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丰满而形象。这类课文,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习文章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外,还需要加深课堂教学的深度,注重科学知识和文学情感的自然融合,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3.拓宽广度,与作者对话
文本是作者传达意蕴的载体,这种意蕴可能是一种情感、情操、情怀,也可能是一种见解、理念、理论。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与编者、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如《船长》一课中的“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击遭遇危险后船上乱得不可开交,乘客一窝蜂乱窜,哈尔威船长和大副之间那段短促而有力的对话写得非常精彩。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简短的对话呢?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说说自己的理解:在当时的危急情形之下,课文所描述的船长和奥克勒大副的对话丝毫不能拖泥带水,必须既简短又有力。学生在全面与语言文字的对话中,深切感受到了课文中人物的处境,也对作者为什么在此处采用短句进行表达的方法有了情感体验。笔者小结:“通过朗读这一系列的短句,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英雄形象。”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在朗读中与作者、人物对话,体验情感,学习文中用的精准的词句、表达上精致的手法和精巧的构思,进一步体会了语言的亮点,达到了学以致用。
4.巧选角度,与课程对话
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需要教师预设精准的学习生长点,这是课堂教学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转折处、延伸处等,都可以作为“非学习情境”创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教师可巧妙选取切入点让学生的表达在智慧的碰撞交流中显示强大的生长力。《三顾茅庐》是根据名著《三国演义》相关章节改编的一则历史故事,课文语言通俗易懂,人物细节描写传神生动。让学生在对主人公动作、语言、神情的品味之后,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感受刘备的求贤若渴。但是,文中对隆中环境的描写,以及“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等修辞手法的传神运用,更是这篇文章行文叙事的一大亮点,同样值得教师引导学生驻足涵泳。教师应敢于跳出教材看文本,要有阅读文本的小聚焦,更要有审视文本的大视野,要善于捕捉文本最精彩之处与其对话,由此将课堂教学漫溯开来。
二、迁移延伸,“非学习情境”在拓展中深化
在“非学习情境”中深度发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面解读,处理好课文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把课文读得“形神兼备、言意兼得”,并从文中捕捉知识点,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应成为教师的重要目标。
1.在阅读中还原
真正的阅读是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整个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也是思想火花的自由碰撞。在人物对话中“还原”文本内容,体验人生的千姿百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把,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元素”,这是“非学习情境”的使命担当。在“非学习情境”中,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基础出发,根据阅读兴趣,自主选择拓展资料,正确“还原”知识点,以展示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提升语文素养。
2.在思辨中鉴赏
叶圣陶先生认为,比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他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在“非学习情境”下,教师应注意发现并挖掘课文中的“比较资源”,并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教学中所生成的“比较点”,运用比较法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品味语言。
《孔子游春》一文中泗水河畔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可是孔子却顾不上欣赏,原来是奔腾不息的河水引起了他的思考……由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他会想到什么呢?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交流之后,教师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孔子想到了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板书:哺育生灵———有德行;流必向下——有情义;穿山岩、凿石壁——有志向;荡涤污垢——善施教化。此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水的特点与孔子联想到水的品质之间有怎样的相同之处,思考孔子讲这段话的原因所在,从而理解了孔子是在借水教育学生要做真君子。
学生在分析、比较以及思辨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地准确把握水和“真君子”之间的相同之处,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将书读厚的效果,真正实现“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用课文学语文”的理念。
3.在静思中拓展
朗读便于记忆,也便于思考。静思默读是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先沉浸在课文之中,与文本、作者进行交流对话,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这样就会使文字所描写的情境在学生脑海中逐渐清晰明了,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也因为思考变得坚定而睿智,思维逐步丰盈,语言经过大脑的加工,由“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走向“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就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奠定了思维与言语层面的双重基础。
“非学习情境”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发掘课文背后的故事,拓展迁移,在实践中运用;不仅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创造具有生命力的阅读表达,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语文大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