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制作环境资源和新媒体的结合
2017-02-13李想
李想
摘 要 电视媒体作为我国基层主流媒体的一种,一直以来都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发挥着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提供娱乐、文化传播等重要作用。目前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近几年来各种形式的广电媒体相继面世和扩张,也为我国传媒业格局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广电工作人员对广电未来发展的思考。文章针对我国新媒体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新媒体的推广与电视台制作环境资源结合的趋势,并针对新媒体对广电行业的影响提出了广电未来发展的一些相关的建议,旨在使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迎合大众的口味。
关键词 电视台制作环境资源;传播媒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032-02
现在广泛使用的模拟电视系统一般来说被归类为传统媒体,诸如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互联网络以及直播卫星等媒介传播模式都被称为新媒体。就目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出现已经逐渐成为广电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未来的几年里甚至可能会成为传统电视台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如果我们只认为新媒体是一系列的播出或者传播机构,却忽视它蕴含的巨大竞争力,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导致互联网的发展给电视业造成的巨大冲击的悲剧重演。为了防患于未然,传统的电视制作播出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要认真思考怎样把传统电视台的制播系统跟新媒体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为群众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服务,从而使这个充满前景的信息传播通道的优点发挥到
极致。
1 新媒体及发展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国的新媒体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新媒体主要包括有线数字电视、IP电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卫星直播以及互联网络视频点播等。本文以有线数字电视为例探讨新媒体发展面临的
困难。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在整体化平移的过程中,其中绝大部分的频道还存在着直接转播各地卫星和地面电视节目的问题,另外,少量的收费频道仍然受制于自身相对落后的制作能力,从而不能够向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节目内容,导致电视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不够。其实,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他们认为我看模拟电视有这么多频道,换数字电视看,也是这么多的频道,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消费更多的金钱选择数字电视呢?这就导致了数字电视的盈利减少,从而不能更好地维持电视节目制作的资金链,造成了数字电视制作的恶性循环,阻碍了数字电视的普及。
同样地,目前新媒体的发展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仅仅把新媒体视为一个节目传输的平台,那么它便只能作为一个便携式电视机来发挥作用,然而这对于那些有固定居所、有有线或无线接收装置的观众来说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只对那些习惯于在地铁或者公交上看电视的人有市场,然而这部分人还是少数,在这部分观众身上的收入相较于昂贵的系统维护来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因此,为了使新媒体的发展不陷入这种困境,必须选取那些在内容上信息量比较高,同时附加值又比较高的节目,从而更好的迎合观众的需求。因为,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多对多、多次性传播,这种传播模式理论上来讲更能满足观众对于节目的信息需求,这会促使很多电视媒体都按照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调整节目形式,从而使其原有的时间限制被打破,逐渐转向碎片化的形式,从而不断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相适应。
目前,我国最优秀的节目制作资源依然集中在传统的电视台里,电视台已经拥有了高端的采编播设备,也不缺少优秀的节目制作、编辑人员,并且组织大型活动能力也不差,资金方面也比较雄厚。因此,若新媒体的运营商们想要达到与电视台相匹敌的节目制作水平,就必定要建立一个与同级电视台相同或者水平更高的节目制作队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很困难[1]。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机构不能继续采用有线电视平移的方法,若还是延续以往直接使用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成品,或者只使用一些游走字幕等低信息量的技术手段,都将大大降低节目内容的附加值,降低节目的制作效益。
2 电视台制作环境与新媒体的结合的策略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作为广电发展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使观众真正选择自己喜欢的终端业务,这使得不同的新媒体业态都以制作优秀的节目内容作为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关于节目内容的建设方面,广播电视相对而言其内部的内容资源较为丰富,若广播电视竭力发展自己的新媒体网络业务平台,绝对占有优势。但是,目前譬如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业务,它在传播特征、节目形态以及生产方式上都与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思路有着大大小小的不同,这便要求针对新媒体业务的特点,对现在已有的传统电视节目资源进行重新编排加工,另外还要根据新媒体平台的特点进行节目创新,下面将详细分析电视台制作环境与新媒体的结合的策略[2]。
2.1 学习先进技术,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电视台在制作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不断使演播室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在硬件上也可采取植入大屏幕触控技术、视频墙以及多屏互动技术等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将节目现场和网络信息云平台等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使节目样态呈现出十足的科技感,吸引观众的观看兴趣。因此,如果在节目中适当的利用视频墙、屏幕触控和多屏互动等技术,将使节目的可视性大大提高。另外,电视媒体还要借助新媒体平台,积极与互联网、电信网等运营商展开合作,结合电视的实际情况开拓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其他传播渠道,提高节目和信息的传播概率,并利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为电视的发展注入新的氧气和活力。
2.2 提高节目内容的质量
基于新媒体是通过网络技术在传播,由于缺乏严格的把关,其传播的海量信息必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导致虚假信息的出现。而电视媒体由于长期以来的节目制作和播出工作,一般都是交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完成,并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把关,在人民中也有较高的公信力。电视媒体在继续延续这种优势的同时,也要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更高品质的节目。要积极了解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关注新媒体受众聚焦的热点问题,对新媒体中备受群众关注的话题进行进一步的采访报道,使新媒体的内容电视化,从而将新媒体的受众再次引向电视媒体。此外,由于新媒体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打开身边的移动终端查看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其接收的信息具有即时性和片段性,因此,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还要依照新媒体传播的这种特点,开发一些适合在新媒体上传播的节目,从而迎合广大群众的需求[3]。
2.3 充分利用网络宣传
时下,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网络俨然已经成为民生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而时政新闻最需要显现的就是民生意识,这便要求传播者不断迎合主体的需要。因此,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创新更加贴合民生的传播手段和内容,从而使新媒体与广播电视得到更好的融合。在保证自身广播电视内容足够精彩的同时,广播电视还要加强对网络的利用,开辟新的传播渠道,拓展新的传播思路,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加强宣传[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电视台的传播模式、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渠道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但带来变革机遇的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向传统的电视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电视媒体只有不断创新,坚持自身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并谦虚上进积极引进外来新媒体技术,坚持融合发展,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媒体品牌。并且,在电视台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可以选择进行差异化竞争,并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坚持以节目的质量取胜,延长产业链,提高电视节目的附加值,提高产业的盈利额。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为电视台环境资源与新媒体的结合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冒捷,陈翔宇.新媒体和电视台制作环境资源结合的探讨[J].数字新媒体,2010(3):36-40.
[2]田霖.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广电节目制作的融合[J].业界观潮,2011(1):18-20.
[3]李静.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之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14):104-105.
[4]刘桂莲.县级电视台与新媒体资源整合分析[J].融合与发展,201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