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演剧考源及徽班探析
2017-02-13蒋国江
蒋国江
婺源演剧考源及徽班探析
蒋国江
婺源徽剧是一种极具婺源地方特色的古老剧种.清中叶以来一度非常兴盛,许多婺源徽班一直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后婺源县成立了国营的徽剧团,并挖掘整理出《昭君和番》《斩经堂》《水淹七军》《扈家庄》《百花赠剑》《盗令三挡》《北河祭旗》等一批传统剧目,婺源徽剧《汾河湾》于1959年赴京参加古老剧种汇报演出;本世纪初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古老的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婺源演剧考源
婺源(古属徽州,今属江西)历史悠久,人文秀蔚,是朱文公故里,素有"书乡"、"茶乡"之称.因长期以来是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所以其地人文景观与古徽州一脉相通,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徽州居于山岭之中,得山川灵气,徽人无论业儒为贾皆拔萃.清人戴震曾云:"吾郡少平原旷野,依山为居,商贾东西行营于外,以就口食,然生民得山之气质,重矜气节,虽为贾者,咸近土风."[1]光绪《婺源乡土志》之《风俗》篇亦载:"婺人喜读书,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四乡风气不齐,东北乡人多服贾于长江一带,输入苏杭俗尚,稍事华靡.西南乡则率安朴质然,界近浮梁,性颇刚猛,勇于私斗.教育家能发明公理,随其习惯,振以尚武精神,保卫乡邦之选,于是乎在."[2]
婺源的戏曲亦自然深深打上徽文化烙印.婺源县演剧之风最早起于何时,因史料缺乏,难以断定.但其所在的徽州在明代时为弋阳腔的流播之地,"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可见,婺源县在明嘉靖以后为弋阳腔的变种--徽州腔的流布地域.徽州腔与青阳腔驰名一时,誉称"天下时尚徽池雅调".
据笔者新近考察,婺源县的戏曲演出活动史料最早见于清康熙年间.封面题作民国元年但大量抄录的是康熙、雍正及乾隆年间婺源村落生活内容的婺源文书《目录十六条》[3],记载了不少康熙乾隆年间婺源县万安乡龙尾上社等地的戏曲演出史料.其中作于康熙年间的一份《祈嗣疏文》载:
据江南徽州府婺源县万安乡长城里△社奉道祷神祈嗣弟子△,众信△△,洎合众信等,即日虔忱拜于大造,言念△等鸳偶有年,艰招嗣续,命带孤辰寡宿,或犯天狗咸池,恐夫妇之相冲,虑局星之在度.兹以谨涓今月良宵,高架棚台,轻敲檀板,清演梨园,降二十四员和合喜神,玩一十三腔之线索傀儡,皈投圣造,祈遂感通,恭迓洪恩,益扶嗣续,伏愿元天洞鉴,圣意垂慈,赦孤辰寡宿以离宫,除天狗咸池而速退,早招有寿之男,招绍箕裘之业,九天监生圣母,默施抱送之功,凡干动止,悉伏帡幪,须至疏闻者.……于日求嗣演戏……恭惟圣慈洞鉴.谨疏.
疏文中记载了康熙年间婺源当地乡民为求子嗣而请戏班搭台演剧,以及迎请戏神表演提线傀儡等活动的珍贵史料.所谓"二十四员和合喜神",又名"二十四位老郎"或"杭州铁板桥上二十四位老郎",为傀儡戏班供奉的戏神.此处的"婺源县万安乡长城里△社"中的"△社"当指"龙尾上社".
另一份记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九月的《请佛帖》更具体记载了当时龙尾上社迎神赛会演剧的程序安排:
谨订十月初六日竖橹搭棚,合社斋戒,至十九日良吉早晨,迎接阆峰古佛.各户预办旗锣事件,齐集坛所点名.张帜列队,随次而行.各宜虔戒,昭格圣神.续启:二十日之良辰旦之初,各户整□(引者按,此处原缺一字),鸾驾明洁,旗帖崇雅,老少咸集于坛舍,序以所司,即此祗侯.迎佛辇而观境,迓圣驭以偕游.陈列鸾仪,仍循古例,遵行神次,依所分宜.旌旗飘映,惟致精而致洁;金鼓奏音,尽克敬以克忱.邀游周遍,返旗回宫.于时献醮,搬演戏文.凡属经为,必从法于旧典;众心诚一,感神佛于将来矣.敬帖.
每户办应于后:
搭棚树一百二十根,火条一百五十根,马点十介,捣子一百二十介(并索),鞔棚布,每家一匹,桥板一方,旗二对,锣一对.
康熙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上社众头首白.
这是现今发现的婺源县迎神赛社搬演戏文的最早记载,演戏时间是在长达十多天的迎神赛社活动的高潮亦是末期,而具体活动则由上社头首组织负责.帖中还详细记载了赛社演剧活动所需要的道具,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此外,作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一份疏文还详细记载了当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搬演目连戏的情况:
据江南徽州府婺源县万安乡长城里龙尾上社奉佛挂榜酬恩裕民祈丰醮首△洎合众信等,即日浣手沾香,冒罪百拜……恭惟如来大佛毫光顶放,惠镜高悬,佑百谷以恒丰,兴歌盛世,弼万民而康泰……兹逢己亥之岁,合当报答之期.是以众信之悃诚,先中元而榜挂.谨涓乙亥月之吉,敬选庚子日之良,卯时请下楼台,乘辇光临陋地.敬陈庸典,敷演梨园,一念虔忱,三时斋供,再选癸卯良期,迎圣行香,遨游观境,回坛诵醮,俯鉴戏文,至甲辰日送佛驾以返莲官,诣宝殿而代清醮……伏愿西圣降敷祥东效征瑞前来,尤咎感惠释衍嗣去,纪年统希周庇,风和雨若,(畎)亩每纳丰登,国泰民安,老幼相膺福利,人烟昌旺,社界平宁.凡在祷求,悉干圣听,谨榜.
而《目录十六条》之《许佛预期帖》则具体指出了所搬演的目连戏为何种目连戏文.帖中有云:
谨选菊月上吉良辰,众沐虔期,愿由古迹,恭迎佛驾,叩接清香.演劝善之传奇,惟求岁稔;宣罚淫之故事,总愿人和.迓此后之恩光,赛从前之愿款.凡于告许,悉仗匡伏.
△年 月 日众帖
据帖中"演劝善之传奇"等字样,可见,当时婺源县万安乡搬演的目连戏为明代万历年间祁门人郑之珍所撰的传奇《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据万叶先生考察,后来的婺源徽班目连戏,不仅吸收了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故事,还受到原本在当地流传的民间目连的影响,因而今存的婺源徽剧目连戏既有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还加演唐僧师徒西游取经故事.
二、婺源徽班渊源发展及剧目
清初至乾嘉时期,徽州腔与池州腔等当地曲牌体声腔又吸收了昆腔的某些因素,淡化了"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等高腔特点,强化了高腔滚调中"齐言"的作用,逐渐向板腔体戏曲靠拢.当这种具有某种改变的声腔流传到安庆府的枞阳、石牌镇(今属怀宁)一带,与南来的西秦腔以及产生自江西宜黄的宜黄腔相汇合,遂形成了吹腔、拨子、二簧(在赣剧饶河班、金华婺剧及婺源徽剧中称二凡)等唱腔,亦即产生了徽调,程演生《皖优谱》说:"石牌腔或枞阳腔,自是徽调之本腔."后来,主唱徽调或徽昆的徽班以皖南徽州为中心,向周边省份辐射,原属徽州的婺源县首当其冲.
已知婺源县最早演出的徽班,为乾嘉时期的"庆升班",原为歙县(原为徽州府治)雄村曹府家班.歙县雄村曹氏家族原为婺源人.明初从婺源上鳙迁入到歙县水南洪村居住,始迁祖为曹永卿.曹永卿为人精明强干,定居洪村后,亦商亦农,逐渐光大曹氏家族,于是便把洪村改为雄村,清中叶为曹家鼎盛时期,雄居扬州八大盐商之一.乾隆五十二年(1787),出身歙县雄村盐商的户部尚书曹文埴告老还乡时,命其侄曹云舟办了一个昆曲班社--"华廉"科班,供其母及来往官员娱乐消遣.曹文埴死后,其子钦赐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于道光年间命人在"华廉"科班的基础上,再从石牌重金聘来一批演员,并大量添置衣箱道具,办起了"庆升"班(后称"老庆升"班),既唱昆曲,又唱徽调.该班平时可以走村串户巡演,最远曾至北京等地演出,而当曹府有喜庆之事时,则必回雄村曹府参与庆典演出.每到一地演出,台前都悬挂标有"曹相府"字样的大灯笼,桌围上亦绣有"曹府家班"字样,内台并供有沉香木雕的柳郎菩萨.婺源为曹氏家族祖居地,又与歙县相邻,自然为曹府家班"庆升"班常年光顾之地.随着歙县曹家的败落,"庆升"班渐趋没落,直至民国初年解散,班底被卖给歙县三岔沅徐姓,并另起班社,改为"彩庆班"(俗称"新庆升"班),但保留了原"庆升"班大部分演员及其班规,并吸收了歙县一些新演员参加.1923年,"彩庆班"又改名为"新彩庆班".
随着婺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徽商的勃兴,来婺源演出的徽班十分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活动于婺源的班社多如牛毛,其中声望较高的有庆升班、同庆班、彩庆班、阳春班,号称"京外四大徽班".此外还有柯长春、庆春和、凤春和、新庆升、筱舞台、新和春、太平春、新阳春、四喜等班社.其中有的班社达180余人.这些班社早期的演唱以"徽昆"为主,到清末才主要唱梆子皮黄,这就是婺源徽班所谓"后唱梆子腔"的来历.
除了外来班社的演出,婺源本地亦成立了徽班.但与皖南徽班有所不同的是,婺源本地的徽班所演徽剧最初主要以演"老石牌"为主.所谓"老石牌,即清代在安庆一带产生的石牌腔.据当地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婺源浙源南山路村艺人李茂才、俞灶喜、冯宜生、吴根焕等人在安庆、石牌等地搭班后传入婺源.除了这条路径,邻近的江西饶州、广信等地亦是石牌腔的流播地域,早在清乾隆年间,江西巡抚郝硕奉旨查办戏曲的奏折中便提到江西饶州府、广信府"石牌腔、楚腔、秦腔时来时去"[4];而婺源县与饶州浮梁、乐平及广信之玉山等为邻,因此石牌腔自这些地域传入婺源亦是一条重要路径.这种石牌腔曲调分为吹腔和拨子两种,拨子又称老拨子(今江西赣剧和浙江婺剧仍保留这一称呼),以海笛伴奏.又从饶河班中吸收了西皮二凡的曲调和剧目.为区别于皖南徽班,婺源的徽班自称婺源班.后来这种婺源班班还向邻近的浙江金华及福建泰宁等地发展,并因此衍变出金华徽班、泰宁梅林戏等不同名目.
已知最早的婺源徽班是在高砂村组建的翠林班.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记载,清嘉庆十一年(1806),翠林班到过浮梁县盘溪村演出,如盘溪村舒公祠的戏台上,留有"嘉庆十一年七月十一日婺邑高砂翠林班众友三十六位到此一乐"的题字,可以为证.[5]光绪年间,婺源又存在着"洪福林徽昆班",而这也是婺源当地较早有史料可查的徽班.班主王旺金,婺源中云村人.该班除在婺源本地演出外,还经德兴进入浙江开化、衢州、金华等地巡回演出.著名小生汪灶喜(婺源大畈岭里村人)曾搭过此班,演技高超的武旦寿喜亦在此班.至光绪二十八、九年间,该班转由乐平众埠镇秧畈村人马万庆重新组班经营,改名为"马万春班"(即马家班),班中演员原样未动.至1927年又引进了皖南休宁、歙县艺人,该班逐渐由唱徽昆为主改为主唱徽剧皮黄,主要演员有二花吴老黑、三花袍仂、江北汪金水、刘九甲、休宁程甫高、婺源汪仙保、歙县王通保、鄱阳穆灶祥.至抗日战争前夕解散.
与"洪福林班"相继的还有"梓坞班"(又称"老梓坞")、"仙舞台"(即许仙岩班)、"新仙舞台"、"新长春"、"王和福"、"新鸿春"等班."梓坞班"成立于婺源县东北部目连戏流行区域,是已知婺源最早演出目连戏的徽班,班主为宋月仙,是当地颇有名望的目连戏艺人.该班最初只演目连戏,后来受到徽班的花腔乱弹影响,逐步改为夜唱目连、日演平台(徽剧),平台戏最初上演的剧目多为徽昆戏."仙舞台"则是梓坞班的继起,民国初年成立,演唱声腔和剧目,属于皖南徽班这一路.新老梓坞,角色齐全,文武昆乱不挡,著名演员有演花旦见长的小旦红、武功高超的武旦宜以及武小生汪灶喜(以上皆婺源人)、休宁玉堂麻子、郑元徽、歙县洪銮、绩溪纳梨淦、大秋香、小秋香及太平一路的耿金榜(须生)、朱金兰(青衣)等.后来又出现有"新仙舞台",以唱京剧化了的婺源徽剧为主,后来变成京、徽不分.而"新长春"班是由"马万春班"分离出来的一个班社,上演剧目除婺源徽剧剧目外,还移植了一些梆子腔戏,该班亦于抗日战争前夕解散.王和福班为1921年婺源太白王和福开办,主要演员以婺源人居多,也有一些来自江浙的演员.
抗日战争后期,因战乱等因素,婺源徽剧戏班无法继续演出,少数艺人改唱傀儡戏,还有人在当地坐堂班(清唱徽剧)担任教师,婺源徽剧才得以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婺源徽剧,1956年正式成立了婺源县徽剧团,为全国两个徽剧团之一,婺源县各乡还有一些业余徽剧团,婺源徽剧得以复兴.
婺源徽班所演剧目及曲牌极为丰富.1956年后,婺源徽剧团挖掘整理出来的剧目有491出,"文革"后尚存300多出;整理曲牌800多首,脸谱50多个.婺源徽剧的独创剧本较少,所演出的剧目多由继承、移植而来.婺源徽剧有二黄、吹腔、拨子、徽昆、皮黄、高腔、梆子腔及民间花腔小调等多种声腔.其中吹腔是由联曲体向板腔体过渡阶段的声腔,以笛子、唢呐伴奏,曾被誉为"婺源调";拨子亦称老拨子、高拨子,包括导板、回龙、原板、垛板、摇板、散板等板式.以吹腔与拨子为主的石牌腔是传统婺源徽调的主要声腔.不同的声腔有不同的传统剧目.剧目来源主要有宋元旧篇、明清传奇、民间传说、演义小说等等;其题材则多反映忠节孝义的三国戏、隋唐戏及宋代故事戏,主要为飞龙传故事戏、杨家将戏、包公戏、水浒戏.
据婺源县老艺人于1952年口述的36本剧目中,属于石牌腔的有《珍珠塔》《翠花缘》《大红袍》《大香山》《沉香阁》《千里驹》《手帕记》《鸿飞洞》《碧玉球》《双合印》《双贵图》《铁灵关》《两狼山》《打登州》《刁南楼》《玉灵符》《分水钗》等17种(此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另有《反五关》《收张奎》《万里侯》《斩经堂》《打桃园》《月下斩貂》《古城会》《水淹七军》《淤泥河》《汾河湾》《金钱豹》《告御状》《雁门摘印》《京遇缘》《水浒记.乌龙院、坐楼杀惜、借茶活捉、浔阳楼、闹江州》《义侠记.快活林.蜈蚣岭》《大名府》《时迁偷鸡》《丁甲山》《奇双会》《百花赠剑》等一大批吹腔或拨子剧目.二黄腔剧目主要有《齐王点马》《文昭关》《八卦图》《甘露寺》《祭江》《哭皇陵》《南唐嘬药》《紫金带》《下河东》《李陵碑》《清官册》《夜审潘洪》《黑松林》《五台会》《义侠记.狮子楼、十字坡》《义虎报》(《拿虎》)《探阴山》《打棍出箱》《三娘教子》等.徽昆剧目主要有《昭君和番》《渔家乐.相梁、刺梁》《黄鹤楼》《七擒孟获》《八阵图》《长生殿.定情赐盒、惊变、埋玉、闻铃》《百花亭》《宝剑记.林冲夜奔》《水浒记.刘唐下书》《千忠戮.惨睹》《连环记.小宴、白门楼》《玉簪记.追江》《牡丹亭.劝农》《狮吼记.梳妆、跪地》《凤凰山.叭喇设计、赠剑、百花点将》《打郎屠》《醉打山门》《石秀探庄》《扈家庄》等.高腔剧目(主要为青阳腔)则有《目连救母》《双下山》《琵琶记.吃糠》《白兔记.出猎、回书》《贵妃醉酒》等.
这些婺源徽剧传统剧目许多还有手抄本留传,其中有一批剧目比如《扈家庄》《百花赠剑》《水淹七军》《拿虎》等依然活跃在当下的婺源徽剧舞台上.
注 释:
[1]杨应芹主编:《戴震全书》六,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440页.
[2]光绪《婺源乡土志》第六章《婺源风俗》.
[3] 婺源北乡文书抄本《目录十六条》;另见王振忠《清代前期徽州民间的日常生活--婺源民间日用类书〈目录十六条〉为例》,载《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乾隆四十六年江西巡抚郝硕《覆奏遵旨查办戏剧违碍字句》,引自《史料旬刊》第二十二期.
[5]《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第127页.
蒋国江: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范干忠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影剧新作的其它文章
- 漫谈弋阳腔《拒诏扑火》中介子推形象的塑造
- 谈谈诗画剧《为了可爱的中国》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 舞台灯光技术与现代戏剧表演
- 大型原创现代赣剧《青山作证》服装设计与制作的思考
- 中宣部 文化部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
- --新余采茶戏《夏布谣》艺术再现的思考">传统地方戏之"实验者效应"
--新余采茶戏《夏布谣》艺术再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