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地方戏之"实验者效应"
--新余采茶戏《夏布谣》艺术再现的思考

2017-02-13吴建军

影剧新作 2017年3期
关键词:夏布实验者采茶戏

吴建军

传统地方戏之"实验者效应"
--新余采茶戏《夏布谣》艺术再现的思考

吴建军

新余市是江西的新兴工业城市."新余夏布"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北宋《元丰九域志》曾记载:袁州四县即万载、宜春、分宜、新喻,除赋税之外,多次向朝廷进贡白苎布.可见,当时的新余,继万载之后同样也是苎麻生产的主产地,其中夏布也是相当的丰产.每年春秋时节采撷苎麻,绩麻纺织成布.春苎麻,织布精细嫩白;秋苎麻,织布拙粗黄白.如此古老的手工绩麻纺织成布的传统技艺,当下的舞台艺术将如何呈现这厚重的历史记忆,如何演绎"新余夏布"传承人自觉求艺,创新发展,保护濒临失传的夏布制作的传统工艺,并证明自己的劳动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于是带着新奇和求知心观看了《夏布谣》演出.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整场新余采茶戏表现的竟然是夏布绣娘的励志成业故事,无半句有关古老的夏布歌谣."夏布谣""夏布绣"一字之差,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然而细细思量:布之不存,绣将焉附?《夏布谣》的主题与艺术再现究竟出现了何种错位,对此,写上几点再思考.

2014年以来,新余市夏布刺绣产业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项目后,在规划创意、对接推介、投资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得到国家重点扶持,由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助.在此背景下,编导者借以国家"非遗"项目--新余市渝州绣坊夏布绣为素材,创作出了新余采茶戏《夏布谣》.

该剧主题鲜明.剧作家通过五场加尾声的戏剧结构,描写了绣娘文姐、王大成夫妻和女儿王丹及外婆文大娘一家人,围绕着传统工艺"夏布绣"如何传承发展的中心事件,铺陈出五场戏剧矛盾冲突,如"巧遇购绣意外收获""穗城拜师遭到冷遇""参展推销不料碰壁""砸坊裂绣猛然醒悟""民间求艺终成正果"等,集中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千辛万苦的寻师求艺的过程中,面对着亲人的不解以及外界的种种困难阻力而流露出的苦涩无奈、诙谐自嘲、宽容奋进等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同时也通过文姐一家的人物关系及其他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劳动观念和长幼尊卑之间不同的处世方式,充分展现了传统手艺人面对贫富差距、求艺艰难导致的生活窘境,凭借坚韧不拔和贤慧阔达的品格,赢得了社会和家人的理解支持,最后民间与政府达成共识,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夏布绣",从而让传统艺人获取应有的社会技能,道出了"不是因为有希望而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的人生哲理,并深刻揭示出: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的民族记忆值得珍藏;美好民聚、亲和友善的精神家园值得守望的鲜明主题.对于国家经济转型时期,为提升每一位就业者生存技能,从民间传统宝库中发掘金山银山,实现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桔根是乡土气息很浓的喜剧作家,他用一颗质朴的心创造了自己的戏剧世界.描写赣西农村题材和乡村新人新事是他擅长的表述内容,其作品集题为《情满青山》,就是赞美赣西乡土、乡音、乡情的最生动的剧本集作.从坚持原则保护生态的《情满青山》 到求学返乡执教和读书无望做生意的两家农民命运的《郎当索》;从反腐倡廉的《木乡长》到崇尚科学和尊重人才,革除旧俗陋习的《小镇上的大款》,再到新农村建设趣人趣事的《村民小组长》等等,无不透出欢快、诙谐、夸张、幽默的喜剧艺术风格.戏曲事件设置巧妙,人物性格及人物命运的刻画,往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妙趣横生,主题鲜明,令人深思.《夏布谣》是剧作家从农村题材向都市题材转型的一部创新之作.喜剧手法依然轻车熟路,人物事件、矛盾冲突及戏剧结构"起、承、转、合"的设置明快简练,传承"三角班"生、旦、丑的艺术风格也是显见的,如文姐、王大成、李传喜三个人物的塑造,在传统采茶戏的元素基础上有所创新并赋予了现代都市生活色彩,真可谓宝刀不老.

全剧的舞台艺术呈现多样化.导演汲取了实验戏剧艺术手法,颇有"实验者效应",给人耳目一新.所谓"实验者效应",即在实验过程中,为搜集证明自己假设的实验结果,实验者借助不同的语言、表情、动作,将预期要求有意无意地暗示给被测试对象,造成预期要求的一种引起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夏布谣》舞美的"灯、服、道、效、化"为演员塑造人物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可见该剧"实验者"的设计,将整个二度创作作为"实验室",借助"实验戏剧的语言、表情、动作",将预期要求暗示所用演员和舞美参演者,以此来证明实验者自己对《夏布谣》曼妙的艺术假设.如天幕阶梯平台处的大面积LED屏,为各场次戏剧事件的变化和人物剧情需要提供多种场景环境影像图,营造出绚烂的舞台艺术效果;又如大面积前台设计成小平台作为中心表演区,小平台左右两边各排放着六把木凳以便演员上下场或候场,第一场全体演员头戴面具站在小平台上,在天幕各色戏曲脸谱图案的衬托下寓意深刻;再如每当演员在中心表演区完成各场次的人物性格塑造及人物行为动作后,演员退场分坐在小平台左右两边木凳上候场.特别是五场戏之间转场换景,六位一身黑衣、头戴面具男子边搬道具边舞蹈.演员在五场戏的人物创作过程中,舞台灯光为强调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反复使用切光并投射聚光为演员定格塑形等等.这种"预期要求"即传统地方戏的现代化的戏剧艺术效果,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于江西采茶现代戏发展来说也不多见.

"实验戏剧"是西方"先锋戏剧"中国本土化的年轻叛逆者.后者是对西方当代戏剧的反动,前者是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反叛或继承."思考与反叛""前瞻与颠覆"是它的标志性特质.在此本质和特质的戏剧观念指导下创作出的作品内容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说西方"先锋戏剧"认为戏剧艺术通过行为动作表现社会现实的人物情感命运已经落伍,只有通过抽象的形而上的形式并表现人物的精神灵魂才是戏剧.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破除"文革"精神桎梏,中国戏剧(主要是话剧)借鉴了西方"先锋戏剧",在继承田汉、老舍、曹禺等一代戏剧大师的中国话剧艺术的基础上,对当时中国戏剧进行改革创新,以一种另类的实验性的中国戏剧形式与"五四"以来形成的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共同迎来并开创了中国话剧艺术百年的光辉历史.

当下中国年轻戏剧创作者,以为西方现代戏剧艺术最能体现人性,于是用某种"泛人性"的观念看待中国传统戏曲,不顾西方"先锋戏剧"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也没有很好地体验中国本土戏剧在"实验戏剧"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灵感,而是借用"实验戏剧"作品的表现形式中的所谓"新手法",简单地套用地方传统戏曲创作,于是出现了创作动机与艺术效果的错位.

新余采茶戏《夏布谣》,作为地方戏创作,从无到有,其创新意识值得首肯.全剧反映当代绣娘文姐继承和创新"夏布绣"的生动故事,为提升夏布绣当代品位,说明剧作家的创作动机"亦未可厚非",而且作为当地政府力推本土文化产业,"活态"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余市渝州绣坊夏布绣"理应大力倡导.但是演出效果不尽人意,很难符合剧作家原有的动机.用"实验戏剧"的艺术手法表现传统地方戏《夏布绣》是否恰当,是值得思考的.传统地方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但继承不能理解为:凡是本土没有的就是新的,有用的,于是曲解继承,并取代继承.尤其不能一边鼓励继承传统,同时一边在发展中不加消化地"拿来"就认为是创新.这很可能导致某种创作误判:地方戏曲的人物、情节故事可以假设及艺术实验,同样,地方戏曲本体也可以假设和实验.倘若真是如此,戏曲不是发展,而是倒退.

吴建军: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谢菁菁

猜你喜欢

夏布实验者采茶戏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夏布遇上扎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水中健身操对非游泳专项的大学生水中平衡能力的影响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浅谈浏阳夏布文化传承的困境以及解决途径
学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