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2017-02-06陈巧妹
陈巧妹
【摘 要】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民族教育的发展存在诸多系统内不和谐以及与外部生态系统不和谐的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民族教育,以培养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此,方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族教育;和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5 - 0037 - 006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随后公开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拉开了和谐社会构建理论探讨和实践的序幕。全国上下、各社会系统紧紧围绕这一宏大社会主题,改革和调整发展方向。教育系统也做出了即时的回应,除了在教育实践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外,在教育理论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研究。
自2006年“和谐”以国家治国理念提出以来,迄今已有10年时间,期间,教育领域对此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回顾过去10年关于教育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设和谐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教育参与和谐社会构建主要是通过和谐的教育所培养的和谐的人来实现;二是对和谐社会构建中教育公平的研究,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不公平仍广泛存在,主要是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这两方面的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应有之义;三是关于和谐教育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和谐教育的概念、内涵、中西和谐教育思想的渊源和流变以及国外建设和谐教育的实践。
尽管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目前关于民族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研究较少:钱民辉提出民族教育和谐论的理念和设想,主要从教育公平和教育结构调整方面为和谐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民族成员;[1 ]张诗亚从阐释和谐之道出发,指出西南民族地区要和谐发展,必须在民族教育中遵循和谐之道,进行共生教育和共谐教育,以促进西南和谐的自然/文化生态的构筑,继而实现西南的可持续发展;[2 ]王力坤阐述了教育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民族教育应从加强和完善教育体系、加大教育科技投入、落实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关怀以及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几个方面来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3 ]李忆华、李立生从分析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出发,提出民族教育要选择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人才强教以及改革创新战略,促进民族教育发展;[4 ]唐新平论述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5 ] 张廷芳、次仁央宗、南晓民研究了西藏双语教育对和谐社会建构的作用;[6 ]胡牧君论述了瑶族传统教育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方面研究了瑶族传统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7 ] 张立军、曲铁华研究了民族认同及其教育对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8 ] 吴蓉、王岚分析了影响藏区稳定和谐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藏区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和对策;[9 ] 倪胜利、何元凯从公民素养的内涵、民族社会公民教育的宗旨以及途径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对教育的需求。[10 ]
经过10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者关注到了民族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何为和谐的民族教育以及民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机理的认识仍有待深入。本文将就民族教育(特指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一、当前的民族教育及其与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民族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民族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民族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途径。前者涉及民族教育和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后者涉及民族教育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二者都协调、和谐才是完整的和谐命题。但在实际中,这种和谐还远未实现。
(一)民族教育与外部系统不和谐
民族教育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共同组成了完整而又独特的教育生态系统。自然、社会、文化与民族教育之间应是协调、共生、和谐的关系,共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在实际的民族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种种影响民族教育和谐发展以及民族教育与社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和谐
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文化的土壤,是人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教育作为生长于一定自然环境中的精神文化,一方面要受自然的规制,另一方面也要对自然有所反馈。自然生态系统制约着民族教育的学校布局、办学形式、办学规模、教育节律等方面,民族教育要发展,必须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针对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高寒、牧区等特殊的自然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教学时间。目前民族教育与自然环境不和谐,其一表现在办学不够灵活,学校布局不合理。我国的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和西北民族地区,大部分位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之地,或是高山峡谷,或是广袤的草原,或是高寒之地,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人口居住分散,为民族教育发展造成了重重困难。前些年轰轰烈烈的撤点并校运动撤并了民族地区很多学生数量相对较少的学校或办学点,以便把学生集中起来办大教育,其结果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大大增加了学生上学的风险和成本,大大减少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寄宿学生的增多,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增加了更重的负担。其二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对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鲜少关照。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是统编教材,教材内容中涉及自然环境的内容主要是宏观的、整体的环境介绍,很少涉及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自然环境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学生的自然环境教育主要有赖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三,受较差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民族地区师资尤其是优质师资缺乏,使得民族教育陷入越偏远、越贫穷越是缺乏优质师资的困境。
2. 与社会生态系统不和谐
社会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影响着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政治对民族教育的影响一是为民族教育提供安定、和平的环境,二是为民族教育提供政策支持。经济对民族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或是直接增加民族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或是增加民族地区的家庭收入,缓解经济贫困,以激励家长重视教育,积极送子女就学。科技对民族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
民族教育与社会生态系统不和谐的方面有: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西藏等地,民族问题仍然复杂、严峻,民族教育的社会环境还不够安定,与之相应,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时,会着重强调其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价值,由此使得民族教育的育人的本体价值被遮蔽。我国的大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能为民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同时,大部分民族地区主要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民族教育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能做的贡献相当有限,不能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双向滋养;由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现代工业企业较少,传统农牧业主要是靠天吃饭,对现代科技的需求也不高,导致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现代科技教育滞后,学生对理工科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长期困扰民族教育的“理工科问题”已引起了广泛重视。此外,在这个信息化社会,教育信息化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信息化程度也较低,一是缺乏相应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和资源,二是师资队伍的水平较低,选择和应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不足。
3. 与文化生态系统不和谐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能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1 ]599 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的交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少数民族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生存智慧,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对民族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方式、经验图示、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学习习惯等方面。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应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接受学校教育。目前民族教育与文化生态系统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疏离。学校教育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筛选,把很多民族文化排除在外,学校的教育内容中民族文化的内容很少,增加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难度,降低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低下、辍学、流失、不能有效升学的重要原因。
(二)民族教育系统内部不和谐
民族教育一方面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其自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要素包括教育结构、课程、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方面。民族教育系统内部的不和谐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区域内民族教育发展不均衡
虽然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滞后,但在各民族地区,区域内的教育发展并不均衡。有限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地区,而广大偏远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短缺,优质师资尤其是双语理科教师奇缺。民族地区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利于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和提升,不能满足每一位民族成员的发展需求,从而也不利于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 民族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
民族教育由于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发展相对滞后。虽然目前也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结构,但各层次教育发展不均衡。学前教育落后,尤其是偏远的农牧区,幼儿园(班)数量严重不足,学前教育师资缺乏,适龄儿童入园率也低;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入学率较高,但流失率高,升学率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难度大,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迟缓,困难重重。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特别注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重在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3. 民族教育内容缺少对民族文化的关注
民族教育的内容应是传承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良成分理应是教育内容之一。在民族教育的实践中,民族地区的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教材内容经过严格筛选,较少涉及各少数民族具体的自然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即便是双语教材,教材内容也是以主流民族文化为主,只是以少数民族文字呈现。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把所教内容与已有经验和认知图示发生联系,有碍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民族教育偏重学校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教育活动主要在家庭和社区进行,以口耳相传、示范、社区活动等形式融入实际的生产生活之中。自有学校教育以来,学校教育就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地位式微,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仍然深刻,在道德教化、文化习染等方面甚至比学校教育影响和作用更大。现代学校教育也是民族地区教育的主导形式,但寄宿制以及以主流文化为主的教学内容使学校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远离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影响,不利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的教育作用的发挥。
5. 民族教育教学方式陈旧
在这个日益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应用、信息的筛选等信息素养成为国民的基本素养。但在民族教育中,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设施缺乏或不完善以及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较差,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少,教学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不利于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以及接受更多、更先进的知识和信息。
二、民族教育及其与外部生态系统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民族教育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系统均有不和谐的存在,这些不和谐既有人力不能改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有因历史、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等因素引起,共同作用,导致民族教育的整体质量偏低,影响了民族地区人的发展,不利于民族地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特殊的自然条件的限制
我国的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多位于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较恶劣之地,交通不便,气候高寒,加之大山重重阻隔,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国家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但受制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民族教育与非民族地区相比,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差距仍很大。如在藏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居住分散,地广人稀,生计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辅以少量农业,农牧业靠天吃饭,物产不丰富。这些方面极大地影响着藏区人们对学校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影响着民族教育的办学形式、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等方面。
(二)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为教育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和良好的办学环境。然而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滞后使得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有限,虽然很多地方的教育支出都占到了GDP的百分之四左右,但由于GDP基数本来就少,所以即使教育支出占到了一定的百分比份额,实际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民族教育发展必需的资金仍很有限。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生计方式以及家庭的贫困,一方面使家庭无力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另一方面,传统农牧业主要靠人力,为增加家庭劳动力、缓解家庭经济贫困,家庭会选择让子女在家帮忙放牧或做农活,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低下、生员流失、升学率低等问题。此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现代工业企业很少,不能有效解决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出路问题,学不能为之所用,也是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精神土壤。长期的实践证明,现代学校教育要扎根民族地区,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并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共同发挥育人功能。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比如宗教、狭隘的地域观等却是影响民族教育和谐发展以及民族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因素,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宗教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有信仰的宗教,有的民族比如藏族甚至全民信教,寺院教育和学校教育争夺生源的情况一直存在,有时寺院教育甚至更能吸引学生,造成了学校生源紧张,国家在民族地区推行现代学校教育、培养社会新人的举措推行困难重重。此外,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民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塑造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且大部分与现代学校教育所传达并希望学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使现代学校教育在学生道德教化和心灵影响方面的作用难以发挥。
(四)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偏差
价值取向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命题,也是民族教育的核心命题。教育价值取向体现着主体对教育及其价值的认识以及主体的教育诉求,一旦确立,就会内在地规定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制约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师的教育观、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育教学评价等。我国的民族教育长期以来坚持的是国家主体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偏差造成了在民族教育实践中注重强调民族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的政治价值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而民族教育满足社会主体对教育的需求的社会主体价值取向以及满足民族成员发展的个体价值取向被遮蔽。
三、和谐民族教育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
和谐社会的要义是:人与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社会子系统,民族教育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以人的培养为旨归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系统,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又是通过培养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来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的。民族教育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首先自身的发展要和谐,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政策支持、经济支撑等保障。
(一)民族教育为和谐社会构建培养所需人才
和谐民族教育的提出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响应,也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的更高追求。如何发展和谐的民族教育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首先应明确何为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应是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科学与人文素养兼备,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融洽的人。这要求民族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调整民族教育价值取向,满足民族成员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发展了的人去实现民族教育的政治经济价值。其次,合理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推进民族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再次,在民族教育的教学中增加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容,挖掘并积极倡导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做法,加强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同时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获取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又次,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联系,共同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打造良好的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二)社会为民族教育和谐发展提供条件
民族教育要发展,需要明确发展方向,需要基本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师资,需要维持教育运行的经费等,这就需要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民族教育要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进行,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针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社会经济对民族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表现在对民族教育的直接经济投入方面,还表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加民族地区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强家庭支持子女教育的经济能力,也才能让子女有“闲暇”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此外,社会的科技进步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使得偏远民族地区师生得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方法,对推动教育公平有积极的作用。
(三)重视民族文化对民族教育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在民族教育发展及和谐社会建构的实践中,要合理开发和运用民族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理念。比如我国的藏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们在青藏高原生活首先受制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在与自然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如神山圣湖崇拜、对动植物的保护、回馈自然等,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成员影响至深,作为同样是以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身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青少年生长为目的的民族教育以及旨在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发展的和谐社会建设,理应积极吸纳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文化,促进每一位民族成员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和谐的民族教育是每一位少数民族成员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谐发展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也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和理想,和谐发展的人需要包括民族教育在内的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其终点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2]张诗亚.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力坤.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教育的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李忆华,李立生.和谐社会语境下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
[5]唐新平.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8(6).
[6]张廷芳,次仁央宗,南晓民.西藏双语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西藏研究,2008(5).
[7]胡牧君.瑶族传统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0(1).
[8]张立军,曲铁华.社会和谐发展的民族认同及其教育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9]吴蓉,王岚.影响藏区社会稳定和谐的教育问题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10]倪胜利,何元凯.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呼唤公民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6(1).
[11]覃光广,冯丽,陈朴.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