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2016-11-10姚田丽刘敏

人间 2016年28期
关键词:社会制度收入分配和谐社会

姚田丽++刘敏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内的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崇高理想,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实现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目标而进行不懈奋斗。

关键词:和谐社会;收入分配;社会制度;能源

中图分类号:A8;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27-01

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还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我们党领导人民所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社会,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即是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汇率的认识和总结;

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差距。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制度性的不合理因素往往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比如在传统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公共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向城镇的过度倾斜造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垄断行业和部门的收入相对于其他部门增长过快;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一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收入。因此,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非法收入取缔就成为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经济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二)社会利益矛盾日益突显。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同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收入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因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同而形成一定的收入差距。因此要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和谐共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致使部分社会成员生活相对比较困难。社会保障制度秉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理念,具有社会再分配功能,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为困难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全体社会城影院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四)能源形势严峻。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政府自身的改革往往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一些部门政事部分,职责不清,管办合一,效率不高;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尚不健全,预测报警、快速处置和应急保障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思想认识上仍存在误区。一方面,一些人囿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不肯正视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经济机构、阶层机构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事实;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又过分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似乎忘记了只有政府才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而一味地提倡以市场规则、商业运作来改革公共服务。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总体布局尚不明确。各个部门改革的综合协调、整体推进仍待加强。

四、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社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社会组织广泛参加社会化社会管理组织网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分类改革,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社会事业管理单位分类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运作效率;建立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变更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将教育、卫生等关键问题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

(三)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政府要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四)建立社会管理的科学决策机制。加快管理部门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建设,减少公共决策失误;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民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提高社会政策制定水平;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五)完善社会督与制约机制建设。努力建立有权必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以及各类社会事务信息的公开;加强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建立新闻媒体的监督机制。

(六)优化群众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努力掌握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依法规范社会行为,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

结语

在我国当代推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关乎着每一位国民个人乃至国家发展的大计。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重心,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部分,中国当前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矛盾产生等问题都能够通过教育解决。因此,与其说在当代推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如说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教育之中,从根本上加强对国民的思想教育,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澍军.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2]张耀灿、郑永挺、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傅治平,方国根在《“和谐“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9)。

[4]刘家纪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钦州学院学报.2007(02)。

[5]胡鞍刚主编.中国:挑战腐败。

[6]许连纯主编.新时期干部权力监督概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来源于文秘114网。

作者简介:姚田丽(1994-),女,汉族,山西曲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制度收入分配和谐社会
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对法律功能实现的影响
调节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建议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基于社会平等的社会制度建构理论辨析
不受羁绊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