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新模式

2017-02-06杜春凤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模式初中数学作业

杜春凤

【摘 要】作业布置是我们教学复习的重要手段,只有合适的作业布置,学生才能对数学学习抱有良好的心态。因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下数学作业布置的问题,提出几点数学作业布置的建议,以期对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作业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20

作业是考核学生对于当日学习知识的掌握,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情况,从而来安排后续的教学进度。诚然,布置作业是一个不错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作业布置应该旧中带新,将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辅助主要的书面作业,学生才能在完成作业的任务中体验一把数学在实践中的乐趣。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及时调整作业形式,明确我们的作业目标,完善我们的评价体系,将作业辅助教学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一、布置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越来越困难,但是初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数学乃至高等数学的基础,只有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掌握数学思想与思维,才能在将来的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数学作业的布置是辅助数学教学的良好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帮助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帮助我们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由此可见,我们的作业布置是一项具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去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它不像语文和英语等其他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的作用主要是学会运用,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教师进行课堂授课,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进行写作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般流程。因此,数学作业的布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的作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绩进行一定的检测,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点;其次,教师通过布置数学作业可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进行一个掌握,看看学生的擅长点;最后,通过数学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应该学会的数学知识,同时为接下来的 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现状

第一,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大多会采用题海战术。教师往往会以中考题目为依据,然后通过大量的数学资料让学生将类似的知识点和题目全部写完,在高压政策和题海战术的强制下,学生往往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会感到厌恶,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题海战术的使用也使得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第二,教师可能会忽略的学生的可接受性。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因此,我们常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但是教师在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可接受性。有些教师为了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往往会让学生做一些拔高性的题目,但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基础性题目都稍有难度,拔高性题目简直是高不可攀。

第三,教师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在初中教学实践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教师往往会有一种畏惧心理,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到老师甚至都会绕开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权威性往往不容挑战,教师也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授课和作业布置,往往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

三、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新模式

(一)作业设计的目标性

目标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数学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尤其注重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掌握一种能力远比掌握知识重要得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有针对性的设置作业题目,比如老师在将图形的对称性的时候,在基本知识结束之后,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并在班级进行简单的展示。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轴对称的特点,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针对所学内容进行作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到充分吸收,通过布置典型习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我们的作业布置可以分组进行,将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根据组别的不同布置适合的作业。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上,可以在练习基本的题目之后进行思维的扩展;面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小组,尽量布置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可以稍加难度;那些能力较差的小组,可以进行简单的作业引导,设置基础性的作业内容,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情况下,减轻课业难题带来的压力,逐渐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当然我们在分组进行布置作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因为有些很努力的学生自尊心强,不想别人否定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分组学习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三)将趣味性融入数学作业中去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一旦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昂,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提前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点,有的放矢的设计作业形式。例如在课堂中教师详细的讲解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并且在实地的测量中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他们是全等的。同时也可以安排查找全等三角形的历史发展以及有关资料,充实自己对于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作业一旦抛开了学科的限制,具有了实践性与人文性,学生就不会局限于数学的范围,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兴趣。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与学生先前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敞开心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重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点,然后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将兴趣和知识合二为一,通过一些积极有趣的数学竞赛和优秀作业展示活动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友好的相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是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思维与思想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是高中数学乃至高等数学数学的准备阶段,因而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马虎。作业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主角,更是数学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值得数学教师重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数学作业布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新模式初中数学作业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