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017-02-05夏嫚

黑河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效率

夏嫚

[摘要]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寻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强迫学生学习,不如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其自主学习,因为开心学来的东西永远记忆犹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兴趣,拉近师生距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乐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去年我开始研究个人课题《激发初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有了一些收获和感悟。

一、了解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原因是不喜欢音乐教材里的内容,也不喜欢教师提供的枯燥的教学内容。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我开始研究课题《激发初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从教学方法、内容、思路入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给学生创设自由的空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减轻“满堂灌”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对学生来说,没有自由空间的音乐课不是优秀的音乐课。记得以前我总是按部就班地教授教材内容,每次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都瞪大了眼睛鼓掌欢迎,充满期待地问我:“老师,我们今天学什么?”听到我要讲授教材内容之后,学生们发出一声声叹息。其实教材内容编排得非常合理,也非常精彩,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和喜好不同,教材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细心观察学生,认真向其他教师咨询,利用网络媒体搜集各种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计划,此外还完成了阶段性的汇报课展示。

我认真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调查显示,86%的学生喜欢现代流行乐,6%的学生喜欢外国流行乐,4%的学生喜欢古典乐,4%的学生对校园歌曲感兴趣。调查得知这一学情之后,在音乐教学中我采用以教材内容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的教学策略。教材内容要学,学生喜欢的课外内容也要学,这样才能不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的源泉。在音乐实践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新疆音乐的时候,我向学生介绍了新疆流行歌手刀郎,以此加深学生对新疆音乐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不只局限于学习经典的、年代久远的新疆音乐,还让学生了解到,新疆的音乐也在进步,也不断有新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出现。又如,教学1988年奥运会主题曲,我打算把韩国流行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之前猜测学生可能不喜欢,因为毕竟是外国音乐,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走近课堂,当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没想到全班一片沸腾,学生兴奋的程度令我有些吃惊,整堂课的气氛活跃,学生在听歌的时候非常认真,完全投入到音乐中。

刚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研究时,我觉得把一些流行音乐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不一定合适,后来又想,我不介绍给他们,他们自己私下也会去听,不如我找一些他们可以听并且也喜欢听的音乐来欣赏,这样一来,音乐课的学习气氛好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例如,在初二年级教学戏曲时,可以想知,京剧虽然是国粹,可学生不喜欢,如果按照教材内容讲授,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于是,我有了新的想法,现在很多流行乐里面都融入了戏曲元素,如周杰伦、林俊杰、胡彦斌等演唱的很多歌曲里都有戏曲元素,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乐相结合,既能赢得学生的欢心,也能使之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再如,在音乐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小沈阳的演艺经历,告诉学生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守株待兔,坐享其成,而是他自身刻苦努力的结果。我还把小沈阳的成名曲《大海》教给学生。这首歌很经典,我很早以前就想教给学生,可是怕学生觉得这首歌年代久远,于是这个想法就搁下了。现在正好借了解小沈阳的契机,我把这首既经典又好听的歌曲教给学生,学生非常喜欢,乐在其中。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最近我在课堂上的观察,我基本上能揣测出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所以特别选择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素材。我还准备了很多不同的课程,如学生非常喜欢的街舞、踢踏舞、瑜伽等,对于比较出色的艺人及作品,如迈克尔?杰克逊等,我都将其编排到不同的课程中,通过这些课程介绍给学生。

音乐课程涉及音乐聆听、音乐表情和音乐创作这三项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相对明确而具体的课程内容,并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逐步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前一段时间的一节《电子音乐》教学中,我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新颖的电子音乐视频。这些视频在我第一次观看的时候觉得眼前一亮,紧紧抓住了我的心,介绍给学生时他们更是惊喜万分。这节课我向学生介绍了怎样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手打节奏,并且教给学生几种节奏型,最后让学生自己创编节奏型并进行比赛。学生兴趣十分高涨,编排的节奏型也非常新颖。

三、注重激发兴趣,拉近师生距离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每节音乐课中我都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之间不是朋友胜似朋友,他们很喜欢我,主动找我聊天,觉得我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可以像朋友一样谈自己的偶像、谈自己的爱好、谈自己的理想等等,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很感兴趣的事物,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班级的个别学生上课表现一向不好,成绩欠佳,对我也有抵触心理。偶然间,我发现他们的乐感不错,就鼓励他们接触音乐,唱唱自己喜欢的歌,还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艺术节。为了在艺术节上取得好成绩,几个学生常常凑到一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歌曲。他们很感谢我给他们提供的这个机会,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我一共教7个班,针对不同的班级我会备不同的课。学生有喜欢唱歌的,有喜欢欣赏的,还有喜欢自己表演的,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都尊重他们的意愿,使他们每堂课不仅有收获,而且学得很轻松。以前期中和期末考试时,教师通常都要求学生每人演唱一首歌,虽然学习了很多歌曲,但一些不喜欢唱歌的学生很不情愿,觉得唱歌不是自己的强项,不想表现自己,因此大多选择《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演唱曲目,想以此应付了事。考试时学生很紧张,气氛也很沉闷,毕竟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被逼迫站在前面唱歌的。后来我改变了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唱歌,也可以表演或者展示更多艺术特长。考试时,学生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组织乐队演奏的,有演小品的,有表演魔术的,有说相声的,考试就像开联欢会一样热闹,充满艺术气息。这些教学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教育部.初中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