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2017-02-05刘佳

黑河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管理

刘佳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陶冶人格的过程。班主任具备了一定的专业修养,就会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终极目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管理好班级,用爱心培育新人,是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职业,每一位班主任用自己的执着与坚韧给学生们创造出适宜成长的园地。作为班主任,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教育的智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班主任拥有智慧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学生。

一、率先垂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把对教师职业的忠贞作为崇高的人生信仰。自觉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提高教学能力的现实需求,更是教书育人的迫切需要。班主任要锤炼教师品格,砥砺工作作风,树立人格魅力,坚持把公道正派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流程和工作环节之中。

1.勤学苦练过硬本领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多学习,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用理论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在为人处事、与家长沟通联系、管理班级等方面,以公道正派赢取同事、家长和学生的信任与支持。教师接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具体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倾听学生的心声,搭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平台,铺垫学生的成长之路。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班主任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班主任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掌握方法,科学谋划

班级管理工作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变复杂为简单,化繁琐为简明。在教学中,班主任要刻苦钻研业务,掌握最科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顾及全体。要备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使学生在点滴进步中健康成长。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决心谋划推进。讲方法、讲创新、讲责任,将每件事做好、做实。在班级评比、校内活动等方面,挖掘学生潜能,迸发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广开思路,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为人师表,勤奋敬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要沉下心,俯下身,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改进方法,完善机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对待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学会反思,然后知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教师在工作中一定会出现某些纰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不足,关键是以何种心态面对这些缺点和不足。直面缺憾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养成自我反思、评价和改进的习惯,在反思中孕育教育的智慧,在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从而让教学活动趋于完善。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智慧型班主任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育行动在教育实践情景中的统一,通过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努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工作风格,展现出自身教育实践中的亮点。班主任还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审视自己,不断学习反思,不断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注重反思和研究,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目标才可能实现。即使是一名年轻的稚嫩的班主任,加强反思和研究也能让他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深刻,逐步生成教育的智慧。任何班主任,包括名师在内,都不能说他的教育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一点瑕疵的,所处理的问题是充满智慧的。有些问题处理的也许没错,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或许还有更好的方法;有的事情也许没达到更理想的效果,甚至有的事与愿违,这都需要我们进行及时反思。想想这样的教育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改进。只有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运用,不断的反思,才能提升智慧的效率,成为称职的班主任。

二、润物无声,芳菲桃李独知春

高中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和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学生的潜能和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摸清本班的实际情况,因人制宜。这样,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班主任要仔细揣摩,认真总结,不断升华,进而内化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体验,把自发的教学意识转变成自觉的教育行为。

1.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应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亦师亦友,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班主任对班级的影响巨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发展。班主任工作讲究技巧和方法,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要关心爱护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和朋友。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性格迥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个人喜好,及时发现他们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我修正和发展。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一个眼神,一张纸条,一个电话,一次活动,一次谈话,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平等对待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

班主任应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不能高高在上对学生发号施令。当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应对其进行帮助、教育甚至适当的批评,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成长。只有把尊重融入教育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细节中,班主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才能成为改造学生、发展学生的主要动力。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学生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富有智慧的班主任应当善于在学生中发现问题。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班集体的学习风貌和发展动向,还能从微观上洞悉学生个体的心理现状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使教育目的与学生的发展目标和谐一致,进而产生共振效应,同时还能有效调控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即一班之帅。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势必造成学生的不信任感,使学生盲然无所适从。班主任应知微见著,当机立断,有效调控班级局面,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具体细致、琐碎繁杂、艰苦长期的工作,需要有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班主任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不断学习、探索,不断积累、反思。在教育教学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包容学生的缺点,分享学生的喜悦,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31).

[2]马肃霜.走活班级管理六步棋[J].班主任,2005,(5).

[3]於进华.班级管理也需创新[J].师道,2005,(1).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管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