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论语》与圣贤为友

2017-02-05蔡振洪

黑河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论语高中生

蔡振洪

[摘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对高中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经典著作可以为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先人生命智慧和生存经验的积淀和浓缩,传统文化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最突出的优点是人性人道人本人文的色彩浓厚,直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论语》的有效诵读可以让学生接受精神与心灵的洗礼,对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论语》;人文素养;高中生

《论语》是一部集政治、经济、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文化、文学、艺术等思想内容于一身的儒家典籍,《论语》一书可谓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则”。其文虽短但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同时,《论语》极大地丰富了中华语言宝库,《论语》中的成语、箴言、典故、警句、格言等也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诵读《论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其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得到一定的提高。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活动等对于塑造学生灵魂,通晓事理,孝亲尊师,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一、追本溯源,阐幽发微,塑灵魂

1.立德修身,为人处世

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导致学生失去分辨能力,出现游戏人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高中生还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关键阶段,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果在这时候鼓励和引导学生诵读《论语》,将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立德修身”意识,诸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教学生明白君子亲密团结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则告诉学生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通过诵读与讲解,可以让学生从《论语》中汲取精神食粮和思辨智慧。

2.贵仁重德,以诚待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更加凸显了人际关系上的冷漠,社会各界对“仁义”“道德”“诚信”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前社会出现一些跌倒老人无人扶、垃圾随地扔、公交车上不让座等行为,社会各界对“仁义”“道德”“诚信”的呼声越来越高。《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进行了有效的阐释,孔子为我们列举了许多圣贤作为学习的榜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子产,“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晏平仲,“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宁武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叔齐,“其心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尧舜,让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论语》中仁爱、知礼、诚信、忠恕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与熏陶,润化心灵,陶冶情操,以达到“成诵、践行”的目的。

3.文言知识与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无论在课上教学,还是在课下练习,对于我国传统经典著作的涉及比较多。让高中生诵读《论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让学生不断积累文言知识,丰富写作素材,所以诵读《论语》与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论语》中的实词、古今异义、使动、意动等现象,虚词的特殊用法等是训练学生阅读古文能力的好教材;其语言乃先秦正宗口语,文言纯正,举一反三。同时,在培养学生诵读《论语》的习惯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论语》中的成语、箴言、典故、警句、格言等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用语,可以用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库,提升作文表达能力。

二、固本立德,奠定底蕴,施诵读

1.将《论语》诵读与学校德育相结合

诵读《论语》作为一所学校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学生要对诵读的内容有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或“一知半解”的层面,那么其诵读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苏轼曾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道出了读的重要性。对于《论语》的诵读教学与引导而言,关键在于学生能够真正走进诵读的内容,真正领悟到《论语》语言的节奏美、辩证美、形式美和情感美,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论语》中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力量,实现诵读与情感体验的有效结合,在理解其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将《论语》的很多思想道德价值观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中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告诫我们要自省,“贤贤易色”告诫我们要以德行为重,“事父母能竭其力”告诫我们要孝顺父母,“泛爱众,而亲仁”告诫我们要有爱心重仁德,“过则勿惮改”告诫我们要知错就改,“慎终追远”告诫我们要有孝心重感情。“克己复礼为仁”告诉我们要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论语》的诵读教学与引导,关键在于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论语》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力量,在理解其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将《论语》的很多思想道德价值观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2.将《论语》诵读与学生生活教育相结合

不可否认,《论语》中的某些内容已经相对过时或远离学生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论语》诵读的内容与章节,在边诵读、边实践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最终内化为个人的思维特质,促进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论语》中很多内容难以理解,一些学生缺乏进行自主诵读的热情,加上高中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相对有限,所以语文教师要做好《论语》诵读的指导工作。为了保持学生诵读《论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诵读、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最终内化为个人的思维特质,促进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当学生将生活中的阅读资源与《论语》中所蕴含的思想融通起来,就可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论语》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告诫我们以诚待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告诫我们看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诫我们要向贤人学习,对于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虽然是在谈治国,但学习工作也同样适用。对《论语》的反复诵读,感受仁者情怀,勇做少年君子,用自己的德行以身垂范,才能真正服众。

3.将《论语》诵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

高中生诵读《论语》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探寻民族文化之源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反对让学生单纯利用课余时间对《论语》进行机械性、被动性的阅读和识记,而是加强诵读,进行教学创新,根据《论语》背诵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诵读环节导入一些历史故事或生活案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施诵读教育。如在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诵读:“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就是要按照道义去做,不要厚此薄彼,不要亲疏有别,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诵读《论语》时,应当结合高中生的个性化差异,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诵读《论语》,让高中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内,能够诵读自己喜欢的、对自己学习与成长有帮助的内容。

《论语》言简意赅,语约义丰,尤其是里面的格言警句,包含着宝贵的生活经验。《论语》中凝聚了孔子的经典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的一些内容至今仍有十分积极的现代教育价值。诵读《论语》能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培养气质,滋养人生;也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反复诵读《论语》,充分吸纳和储备传统文化元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等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清.阅读儒学经典,重塑民族精神[J].新课程学习(下),2011,(01).

[2]马亚芬.《〈论语〉选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3,(01).

[3]林忠港.选修课要呈现出必修课未曾有的景象——《〈论语〉选读》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0,(11).

[4]王迎吉.从《论语》论“仁”看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J].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注: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一般课题:《诵读〈论语〉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5-496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论语高中生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如何读懂《论语》?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