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江苏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2017-02-05谭清美

唯实 2017年1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科技成果城镇

谭清美

一、江苏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镇产业体系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结构性减速。主要现象有二:一是小城镇缺乏健全产业体系的支撑,劳动力无法在小城镇充分就业。据调查,在经济新常态下,江苏众多小城镇中的生产部门因产业单一而陷入经营困难,企业雇员数锐减。就业机会的缺乏造成了城镇年轻人口向大型城市流动,进而造成江苏部分地区出现城镇空心化现象。如邳州的数据显示,该地2014年末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42.57万人,而连云港诸县、淮安诸县、盐城诸县、扬州宝应、泰州兴化以及宿迁诸县的城镇皆有类似情况。反观省内核心城市如南京,2014年末常住人口则比户籍人口多出172.89万人。二是在结构性递减规律作用下,江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数据显示,自2005年至2014年,随着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比从0.63提高到0.98,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4%降至10%以下。这种结构性减速既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的典型现象,又是产业发展已进入结构性减速期的证明。

主导产业定位犹疑,制造产业缺乏支撑。核心问题有二:一是主导产业定位长期在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徘徊。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中,对江苏的定位均为现代制造业基地。而在江苏的相关产业定位规划中,对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追求也时有提出。两种不同主导产业思想的冲突,使江苏的主导产业自顶层设计就展现出游弋不定的局面。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不足。据调查,江苏丰富的互联网类人才与技术资源已支撑起如苏宁云商、途牛科技、焦点科技、三六五网络等同行业中名列三甲的互联网企业,但这些资源对江苏制造业的支撑却稍显不足,这使得江苏制造业在面对海外如“工业4.0”、国内如“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时,面临着较强的竞争与挑战。

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知识结构偏颇。数据显示,江苏人才存量领先全国,但是人才队伍构成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从种类上看,研发类人才丰富,技能型人才稀缺。这种缺少高级蓝领工人的现象严重影响产业发展。据调查,江苏技师类人才的供需比例在1:3左右。其中,对35岁以下技师人才需求约占70%。同时,调研发现,江苏研发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偏向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工程制造类研发人才相对缺乏。这使得各类研发活动在电子商务等行业较为发达,而在制造业中相对落后。

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科技成果转化率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据研究,现阶段加大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扶持力度,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产出量和转化效率并无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在产业发展面临关键技术瓶颈情况下,资本投入无法直接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人才、技术与设备缺失问题,资本投入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出(量)的提高。二是对于不同层次的科技产业而言,资本投入强度的效果迥异。研究显示,对于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进入壁垒相对较高的产业,加大资本投入强度不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而对于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短、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产业,加大资本投入强度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对江苏“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明确现代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定位。为克服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与结构性减速的矛盾,同时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江苏产业发展定位,建议应坚定不移地将江苏主导产业定位于现代制造业。实施高端服务业服务于现代制造业、融合于现代制造业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苏要增强出口竞争力,并强调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提高出口竞争力,即因靠现代制造业;作为交汇点则需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可成为江苏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重大产业发展战略。

构建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蓬勃兴起并逐步深化,生产制造与服务将以信息物理系统(CPS)和物联网及服务(ITS)为基础,形成“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而现代产业创新平台是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的制高点,是产业价值的基本实现方式。掌握了现代产业创新平台,就可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从“十三五”开始,建议江苏应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

建立全面型中小城镇产业链条。针对由产业链不健全所带来的小城镇空心化问题,建议采取“宜地城镇化—城镇功能化—功能产业化—产业平台化—平台创新化”战略。以民生为中心,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和提升城镇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将城镇经济发展功能产业化。选取城镇特色产业,扩建打造全产业链条,以吸纳城乡劳动力就地就业。

调整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为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克服“互联网”与制造业脱节问题,建议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人才队伍构成和人才知识结构。鼓励产业主体与人才培养主体对接,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解决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填补高级蓝领工人的空档。二是积极配合落实国家人才部门即将出台的人才政策和考评体系改革措施,建立江苏技师队伍评价体系,规范相应待遇政策,构建技能工资体系。

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从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矛盾可见,目前对于科技创新既不应过度强调增加投入,也不应过度加强财政和金融扶持,而应该对接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因此,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出台引导性计划与政策,鼓励平台企业组织技术创新,引导科技机构与高技术企业协同创新。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科技成果城镇
村级主导产业对增强村级经济及农民增收的探讨
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线上平台解决“转化难”
福建省:出台新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与区别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