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改革为抓手做优做强江苏盐业
2017-02-05沈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江苏是盐业大省,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抓住盐业体制改革机遇,加快培育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盐业企业,推动全省盐行业做优做强。
盐业体制改革将对我国盐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四改革、四完善、四加强”的系列改革举措。“四改革”就是:改革食盐生产批发区域限制,改革食盐政府定价机制,改革工业盐运销管理,改革食盐储备体系。“四完善”就是:完善食盐定点生产制度,完善食盐批发环节专营制度,完善食盐专业化监管体制,完善盐业法律法规体系。“四加强”就是:加强盐业企业资质管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科学补碘工作,加强应急机制建设。这次改革将对我国盐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行业兼并重组推进产销一体化。截至2015年底,我国原盐产能1.12亿吨,年产量9600万吨,盐产品年销量8980万吨,均居世界第一。同时,全国盐行业总体处于“小、散、乱、多”状态,劳动生产率低,产能相对过剩,技术创新不足,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为此,《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鼓励企业自主经营、产销一体,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做优做强。”近日,西南盐业龙头生产企业云南盐化(上市企业)与贵州、广西盐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建区域性产销一体化合资公司;湖北盐业集团联合省内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组建省内产销联盟。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盐行业必将迎来一轮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的热潮,具有资源、品牌、技术和产销一体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打破产销区域界限释放市场空间。现行体制下,由于行政垄断、区域分割,无法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销售的规定,允许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购盐并开展跨区域经营。”就是说,省级以下食盐批发企业可在本省(区、市)范围内开展经营,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省经营。这有利于打通流通环节,打破贸易壁垒,促进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通过竞争充分释放盐业市场活力。2015年以来,民营上市公司新都化工与全国至少14家省级盐业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布局全国市场,抢占渠道资源。中国盐业总公司正在筹备组建京津冀战略合作集团。可以预见,这次改革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激烈的市场竞争。
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扶持地方盐业企业发展。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效率低下是当前盐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广东、湖南、重庆、陕西等省市已经率先实施了盐业企业兼并重组、职工提前退休、剥离食盐批发企业行政管理职能、盐务部门列入或参照公务员管理、推动盐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支持政策,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在产品研发、市场开发、服务改善、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引导作用。随着各地扶持政策出台,将有利于解决盐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倒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丰富优质产品,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做优做强江苏盐业具有重大意义
江苏作为全国盐业产销大省,必须抓住盐业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做优做强江苏盐业,打造区域性产销一体化的现代企业集团,引领全国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全省乃至全国食盐供应安全和质量安全。
做优做强江苏盐业是保障全省人民食盐安全的必然要求。食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商品,与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息息相关。食盐使用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性,消费具有刚性,质量鉴别专业性强,而且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危害的最有效途径。江苏淮盐历史悠久,年产食盐120万吨,不仅保障全省7960万人民食盐安全,还供应上海、浙江、广东等14个省市2亿多人食用。尤其是在应对非典疫情、食盐抢购、罕见冰雪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中,江苏盐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保障全国食盐安全和稳定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盐业体制改革后,市场竞争主体迅速增多,食盐安全监管难度加大,保障食盐安全有序供应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主渠道作用,在关键时刻“站得出、信得过、靠得住”,确保全省人民食盐安全、市场供应有序。
做优做强江苏盐业是促进全国盐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推动盐业企业做优做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江苏是全国经济强省,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市场容量大,消费能力强。盐是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和民生的重要消费品,江苏年产盐量位居全国第二,岩盐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做优做强江苏盐业,将江苏领先的盐资源优势转化为领先的产业优势,有利于推动全省化工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江苏制造业强省地位。同时盐业体制改革后,产销区域界限打破,盐业市场活力释放,江苏盐业有能力有条件也有责任做优做强,加快“走出去”步伐,发展成为全国盐行业领军企业,更好地引领全国盐业发展,这样才能与江苏经济强省、制造业强省、盐业产销大省的地位相匹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活力。
做优做强江苏盐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在长期的食盐专营体制下,江苏盐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也存在功能性用盐少、中高端食盐少、行业集中度低、资源开发分散、产能过剩突出、历史包袱较重等诸多问题。面对盐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必须通过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压缩低端产品产能,避免无序竞争和无效供给,同时加快研发功能性盐产品,不断提升中高端食盐品质和供给水平,更好地满足省内外市场新需求。盐业体制的改革实践,必将为其他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做优做强江苏盐业具有良好基础
江苏盐业具有资源、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突出优势,省盐业集团目前拥有2家上市企业:井神股份公司为主板上市企业,苏州银河激光公司为新三板上市企业。2015年,江苏盐业集团荣获“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称号。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5.92亿元、利润总额3.02亿元。2016年,第五届中国轻工百强企业评价揭晓,江苏盐业集团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列入中国轻工业企业百强,在全国盐行业名列前茅。通过抢抓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机遇,江苏完全有条件在新一轮盐业洗牌中抢占竞争制高点,为全国盐行业发展提供示范和动力。从全国来看,江苏盐业具有五个方面的优势:
江苏盐业的产能规模优势。井神股份作为盐行业龙头企业,年均固体盐产量超400万吨,在全国范围内生产能力强、体量规模大,尤其是井神股份食盐年产能达100万吨,淮安盐碱基地在华东地区规模领先,吨碱盈利能力全国领先。规模优势意味着生产成本比较优势。改革后,生产企业可以直接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甚至“走出去”开拓市场,进一步扩大省外市场份额。
江苏盐业的资本运营优势。江苏盐业集团是全国唯一拥有产销一体化上市盐业企业的集团,井神股份作为主板上市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资本平台,是面向全国的品牌宣传平台,对其他盐业企业而言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可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省内外盐行业优势资源。江苏盐业集团主体信用等级提升为AA+,是全国省级盐业公司中信用等级最高的企业,可通过发行中期票据、公司债、新增注册资本等方式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江苏盐业的生产技术优势。江苏盐业拥有省级盐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盐化工循环经济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与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共建健康产品研发中心,拥有盐碱钙联合生产工艺核心专利技术,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在卤水精制处理、盐腔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2016年,井神股份成功创建全国盐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江苏盐业的核心品牌优势。淮盐有2000多年历史,从西汉时期的《盐铁论》,到盛行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民国前期,实业家张骞推行盐业改良,淮盐连获意大利、荷兰、美国博览会大奖。近年来,“淮”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盐业集团旗下“井神”、“苏盐”等品牌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苏盐生活家”获得“2015中国自主品牌成长50强”金博奖,“Na生活”、“绿品优尚”、“言物志”等自主品牌都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
江苏盐业的仓储物流优势。盐化产品属于大宗贸易物资。江苏交通便利,可以通过铁路、京杭大运河、长江、盐河、高速公路等各种渠道快速运输,实现通江达海,物流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江苏盐业拥有遍布全省的仓储物流设施,建有区域配送中心以及中转仓库80多个,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并通过建立“智慧苏盐”物流信息化平台,以及B2B电商平台和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平台,现代化物流优势逐步形成。
总体看来,江苏盐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面对盐业体制改革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一些突出问题也不容回避:一是行业集中度较低。目前,全省有制盐企业19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5家,大多数企业生产能力较低,4家海盐生产企业合计制盐产能仅为70万吨。二是资产规模偏小。江苏盐业集团响应全省沿海开发战略要求,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将金桥、银宝两大海盐生产企业整体划转连云港市、盐城市政府,100多万亩海盐生产土地全部移交地方管理。新世纪盐化投资失败后,集团净资产仅为43亿元,在全国盐业处于中等水平。三是社会负担较重。目前,江苏盐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离退休人员较多,负担较重。特别是近年来,全国盐业产能严重过剩,工业盐价格已跌至近20年最低点,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职工安置和维稳压力较大。四是执法难度加大。《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完善食盐专业化监管体制”,但对盐政执法人员安置和执法经费等问题没有明确意见,盐政执法人员普遍担心改革后的个人去向。盐业市场放开后,食盐经营主体增多,市场监管难度加大,一旦发生食盐安全事故,必将给全省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
推动江苏盐业做优做强
做优做强江苏盐业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盐业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确保全省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为核心,以激发全省盐业发展活力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术支撑,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增强江苏盐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以省盐业集团为龙头的重点盐业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将江苏盐业建设成为保障全省食盐安全的主力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点,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贡献。
到2020年,做优做强江苏盐业的主要目标是:
盐行业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江苏盐业企业资产、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8%以上,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在全国盐行业位居前列,建成全国领先的盐行业领军企业。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传统盐化工产业提档升级,现代盐健康产业快速发展,高端盐生活品研发生产基地基本建成,健康食盐研发生产、新型盐碱钙循环产业、盐穴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科工贸一体化的盐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食盐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全国领先。江苏盐业成为保障全省食盐安全与供应安全的主渠道,食盐市场供应稳定有序,全省合格碘盐覆盖率在90%以上,同时满足特定人群未加碘盐消费需求。
做优做强江苏盐业,需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江苏盐业集团资本实力。鉴于新世纪盐化投资失败给江苏盐业集团带来经济损失达16亿元,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负债总额高达57.77亿元。建议通过增资扩股,将江苏盐业集团注册资本从15.6亿元增加到30亿元,其中省国信集团、省交通控股集团等相关省属国有企业出资8亿元,引进行业关联度高、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出资2亿元;积极推动江苏盐业集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企业资本实力,在全国盐业争取更多话语权,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同时,建议“十三五”期间省财政每年给予江苏盐业集团国有资本收益补贴1亿元,支持江苏盐业集团以盐为基础,向现代品质健康生活产品和服务产业转型,探索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着力推动全省盐业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是由少数大型公司控制国内盐业市场,形成自然垄断。例如,美国莫顿、北美盐业、嘉吉、岩盐公司等六家集团控制着全美90%以上市场份额,英国四家盐业公司整体控制国内盐业市场,法国南方盐业公司几乎主宰了全国盐业,这对我国盐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江苏应抓住盐业体制改革契机,加快推动省内国有制盐企业整合重组,将地方国有盐业生产经营企业资产资源无偿划转给江苏盐业集团,提高全省食盐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江苏盐业集团承担省级政府食盐储备任务,省级财政预算每年给予仓储租赁、综合管理、轮换运输、人员工资、仓库维修等政府储备补贴费用5000万元以上,确保全省食盐安全和稳定供应。
着力实施资本运作,在更广范围内集聚发展资源。以江苏盐业集团为主要发起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推动设立江苏盐业产业并购基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多种所有制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开展对外项目投资和省内外盐业企业并购重组,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产业链延展工程。支持江苏盐业集团以现有上市企业为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并购重组,与浙江、上海等省外食盐产销企业联合拓展市场,支持苏盐生活家公司境外上市,银河激光股份公司向中小企业板转板上市。
着力加快“走出去”步伐,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国际盐行业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以“一带一路”沿线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国家为重点,有力有序推动过剩产能和优势产能“走出去”。鼓励盐业企业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建立海外食盐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输出制盐技术服务和装备,加快拓展东南亚、中东等穆斯林人群聚集地区市场。探索设立境外贸易公司、海外分销中心、海外仓等境外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探索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扩大出口工业盐、食盐、氯化钙等盐化产品。
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减轻盐业企业负担。把解决省属盐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纳入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范围统筹考虑。参照重庆市做法,工龄满30年的可以自愿申请提前退休。参照省政府支持文化企业的政策,对全省盐业国有划拨土地变更为出让用地的,将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评估作价,作为国有资本出资到江苏盐业集团。参照省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奖补政策,对盐业企业职工安置等问题,由省财政给予经费支持。按照政企分开的改革思路,尽快制定食盐专业化监管体制改革及队伍建设方案,剥离盐业企业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并对盐政管理人员分流、转岗、安置等给予政策支持。在改革过渡期内,现行省市县垂直一体的食盐监管机制保持不变,全省盐政执法人员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确保全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调研组组长:沈和;成员:金世斌、陈幼迪、吴国玖、刘亮亮、邱家林;执笔:沈和、金世斌、吴国玖)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