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
2017-02-02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齐振宇
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 齐振宇
周口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
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 齐振宇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就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给第三方经营。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周口市农村面积较大,情况比较复杂,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规模化流转方式不够科学,流转过程中困难多
在农业合作社中,土地经营权的股份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扶持和管理,一直在小范围内进行,不能形成大的规模;以私人、企业为主体开展的规模化租赁受到经营权保护的制约,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遇到个别农户拒绝,就可能严重阻碍流转的进行,甚至导致失败;一些农户之间的土地转包、转让、互换,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形不成规模。
(二)土地流转操作不规范,政府监管力度小
一些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明确;一些规模化土地流转,承包人只顾自身利益,对农民缺乏科学的风险保护措施;一些农户间的土地流转,没有文字材料,只有口头协议;个别农村干部不尊重农民意愿,强行干预农民土地流转,引发社会矛盾;一些土地承包人不按规定报批和备案,无视政府监管;土地流转在双方发生纠纷时,没有权力部门调解、仲裁,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土地流转中土地承包人文化水平较低
农村一部分土地承包人文化水平较低,以初中、高中文化为主,年龄大多在40~60岁,年龄、知识老化,经营能力不强,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新品种和新的经营方式的能力较差,开拓创新的能力不强,一味追求产量,忽视产品质量,对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利用造成阻碍,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存在后顾之忧和恋土意识
土地流转是一种土地使用权的改革,对农民有好处,也有风险。它使农民获得了经济效益,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可从事自由且收入较高的职业。但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专业特长,在城镇务工一旦失业,赖以生活的土地已经流转,生活失去重要依靠,这会使农民产生后顾之忧。另外,部分农民对土地有眷恋意识,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这些都不利于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二、对策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政府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指定有关部门负责政策宣传和信息收集与发布,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将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和对农民的好处等向广大农民明确详细宣传,如: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使农民从繁重的低效率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自由且收入较高的职业等。通过宣传,引导农民依照法律法规,本人自愿,按照有偿、有序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同时,增强农民的自身保护意识,依法依规保护自己的权益。通过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使土地流转的双方适时沟通,利于土地的流转。
(二)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一是对土地承包人的培训。根据周口市农村部分土地承包人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政府可以指定农业、农机等技术部门抽调技术人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他们进行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新品种、新的经营方式的培训。二是对土地流转失去土地且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特长的农民进行培训。根据周口市农村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政府可以利用政策倾斜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对农民进行文化、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解除失业的后顾之忧。
(三)设立监管机构,加强土地流转监管
要确保广大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政府应设立土地流转监管机构,加强日常监管。只有加大监管力度,才能确保土地流转规范起来,流转有文字记录,合同规范,权利、义务明确,该报批的报批,该备案的备案。流转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发生纠纷时,有关部门应及时调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保护农民的权益,使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要使农民最低生活有保障,解除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就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政府应鼓励、帮助农民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提高自我养老和医疗保障的能力。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养老及医疗问题方面,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
终上所述,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变革与创新,出现问题是自然现象,关键是研究、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确保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从而改变、创新周口市农村种植模式、种植结构,实行适度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早日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