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瓷窑村的发现看唐代定窑的兴起
2017-02-01杨敬好张建锁
杨敬好 张建锁
(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河北 曲阳 073104)
21世纪初,在曲阳县慧炬寺发现刻于唐永贞元年(805)的《唐恒岳故禅师影堂纪德之碑》(以下简称《纪德碑》)后,我们撰写了《唐定窑瓷生产规模佐证》一文,发表于2006年11月29日的《中国文物报》[1]上,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纷纷撰文就碑文内容进行了研究[3—5]。这使我们对《纪德碑》碑阴题记中“瓷窑冶”“石城冶”“恒山冶”“白土冶”“白堡冶”等问题的研究更有热情。2014年4月,在定窑遗址附近的灌城村发现唐乾符四年(877)张少荣墓志后,笔者又撰写了《唐中后期定窑管理的探讨》[6]一文。近年,定窑遗址新出两方唐人墓志,志文中分别提及“瓷窑村”,从发现位置看,均指向今北镇村附近,故我们推测至少在唐代,这里已形成以烧造瓷器为业的聚居区。现将两方墓志录文如下,同时提出对唐代定窑兴起的不成熟认识,还请方家指正。
一、墓志录文
1.唐李岸墓志 十多年前村民取土时发现于铁岭北村原砖厂附近,2016年初入藏曲阳北岳庙。为泥质灰陶,志、盖均为方形,长35厘米,宽35厘米,厚5厘米。志盖顶,顶面分三列阴刻楷书“大唐故陇」墓志铭”(图一);志文共14行,满行21字,阴刻楷书,约计260字,有的字已损毁,但全文大意基本明了(图二)。录文如下:
图一 李岸墓志盖
大唐故陇西李府君□□□」。□高阳帝颛顼之苗裔,上党太守□之□」绪。府君讳岸,三代祖讳显□,考讳□。德」高不仕,继先人之□志,游云溪,却尘世,得虚□□」。心往老□,访友葛洪,遂家于博陵焉。府君□」垂之年,宴闲私弟凡一纪余年。呜呼!天萎哲人,以大中七岁八月六日寝疾于瓷窑里之私弟,临终秉□」,享年八十有三。里人相吊,□□□子□之□□。夫人太」原王氏,有子二人,长曰元旱,次曰□。孙二人,长曰□方,次」曰□。□府君之遗命,大中九年八月十四日葬于曲阳」县敦信乡瓷窑村北二里,墓而不坟。词曰:」府君高道兮伟欤,节行孤标兮可书。归尘世兮悟□□,」□人葬兮□□临。□□秉兮□永辞,夫人令奉兮□□,」□□□□思□对山水一松柏悲风□□□□□。
2.马万伦墓志 出土于定窑遗址附近的岗北村村北,1997年上交曲阳县文物保管所保存。白石质,无志盖,长48厘米,宽48厘米,厚10厘米。因刻字风化较重,之前未曾识读,发现李岸墓志后,对此志进行了认真清理和解读。志文共16行,满行23字,约计310字。阴刻行楷书,字显晋唐之风,儒雅飘逸。第二至第七行大部分字无法识读,但这些缺字大多为其祖先渊源的介绍(图二)。录文如下:
唐故扶风马府君墓志铭并序。」公讳万伦,□□□□扶风□伯益之后也。洎六国时赵」奢封为马服君,其氏□□□□□逐位。今为博陵郡」曲阳县瓷窑村。祖讳朝干,并」道□□人□行逸□□□□□□□□长子也。志」敦□□□□□于并□□□□□□□□其敬让天」之辅德□□□□倏忽之间以归幽壤,□咸通十年」三月一日倾谢于瓷窑村之私室,享年五十□□。」夫人陇西李氏,肃敬贤夫,如对大宾。孝养舅姑,同于天」地。□□□经,容悴形枯。嗣子三人:长曰元□,次曰元捷,次」曰□□。女二人,长曰四娘子,次曰六娘子。暨婴长□企合礼文」□新妇许氏。孙男德郎,孙女十娘。以明年仲冬之月十八日」丙寅,乃奉府君之柩于瓷窑村西六里,而就其坟垅。」是以虞陵□改,草刊贞璜以传世。其词曰:」滇□□尚,□德□通。其容瑰伟,其□□垅。穸台已奋,」世遵余风。鹤悲松,云□长空。
图二 李岸墓志
图三 马万伦墓志
二、确认“瓷窑村”的位置
由墓志可知,李岸死于大中七年(853),九年(855)“葬于曲阳县敦信乡瓷窑村北二里”。据墓志发现者介绍,李岸墓志发现于铁岭北村原砖厂附近,向南约1公里即为现在的北镇村。马万伦死于咸通十年(869),志文中有三处提到村名,经与李岸墓志对照,可推知马万伦家住“博陵郡曲阳县瓷窑村”“倾谢于瓷窑村之私室”“于瓷窑村西六里而就其坟垅”。自马万伦墓志出土地岗北村向东约3公里即现在的北镇村附近。这两方墓志均指向同一个地方,应该可以确认,唐代的“瓷窑村”就在今北镇村附近。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009年,文物部门曾对定窑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1960年底至1962年5月,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在涧磁村东北1.5公里许即旧北镇村北的恒河西岸第一台地上进行了试掘[7]。20世纪80年代的发掘未出报告。2009年在北镇村、涧磁岭、涧磁西、燕川村四个地点进行发掘,其中涧磁岭发掘区分为A、B、C三个小区,A区位于涧磁村北、北镇村西,发掘简报已发表[8]。这三次发掘都发现了堆积厚、分布广的唐代遗迹、遗物,充分证明了北镇村、涧磁村遗址区为定窑的重点生产区域。
因此我们相信,李、万二墓志中记载的唐代“瓷窑村”,在现今的北镇村一带确凿无疑。
三、“瓷窑村”发现后的启示
1.“瓷窑冶”是设在瓷窑村管理瓷窑务的机构
截至目前,曲阳县未发现唐代之前有制瓷业,因此“瓷窑村”不可能是因唐之前的瓷窑遗址而得名,推测是此地有了制瓷业后,制瓷艺人及其家属逐渐聚集,形成了村庄,“瓷窑村”就诞生了。
井陉窑窑址周边发现的唐五代碑志中有“天长冶”“盘龙冶”的记载,刘成文等认为是管理瓷窑务的机构,是因地而名[3]。因此我们认为,《纪德碑》碑阴中的“瓷窑冶”应是唐代义武军设立在瓷窑村的管理定窑瓷窑务的机构。
2.定窑初创期不会晚于唐初或更早的时期
孟繁峰、黄信认为,“瓷窑冶”的设立至迟应在782—805年之间[5]。唐代义武军在瓷窑村设立管理定窑瓷窑务机构的“瓷窑冶”之前,瓷窑村应该已非小村庄,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居住。据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中《山川古迹考》记载,唐代开元年间瓷窑村已建有法兴寺和白雀寺等宗教活动场所[9],说明当时的瓷窑村已有较大规模。而形成这样较大的村落应该需要较长的时间,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定窑已经有了较长的生产阶段。因此,我们初步推断定窑初创期不会晚于唐初或更早的时期,这也与当地不时有唐早期瓷片和隋青釉瓷出土相吻合。当然,这一结论还需要考古发掘来进一步验证。
3.“瓷窑冶”管理瓷窑务后,唐代定窑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义武军在瓷窑村设立的“瓷窑冶”,主要管理北镇村、涧磁村一带的瓷窑业。“瓷窑冶”不但上层管理机构庞大,人员众多[5],中、下层
管理和技术人员亦由义武军人员担任,如出土于灌城附近的唐张少荣墓志称:其父为“瓷窑冶”百人将,本人为正虞候兼知冶将,其子为将虞候兼务冶课[6]。而张少荣死于“冶西馆弟”,说明“瓷窑村”附近还建有后勤服务机构[6],为不在当地居住的制瓷艺人或来此办事的人员服务。义武军的管理使定窑在资金、人才、销售、治安、服务诸方面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定窑的快速发展。唐末,定窑生产出了以“官”“新官”款为代表的优质白瓷,成为与邢窑并驾齐驱的北方知名窑口,从而为五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宋金的鼎盛打下了基础。
[1]王丽敏,张建锁.唐定窑瓷生产规模佐证[N].中国文物报,2006-11-29.
[2]孙继民,王丽敏.唐后期手工业管理重要史料的发现及其意义:《唐恒岳故禅师影堂纪德之碑》碑阴题记试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
[4]冯金忠《.唐恒岳故禅师影堂纪德之碑》所见唐代之定窑[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3).
[5]孟繁峰,黄信.唐后期的定窑是藩镇义武军官窑:也谈《唐恒岳故禅师影堂纪德之碑》有关题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2).
[6]王丽敏,张建锁,杨敬好.唐中后期定窑管理的探讨[N].中国文物报,2015-3-13.
[7]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定窑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1965(8).
[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曲阳县定窑遗址文保所.河北曲阳县涧磁岭定窑遗址A区发掘简报[J].考古,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