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古镜选粹*

2017-02-01

文物春秋 2017年6期
关键词:半球形花枝铭文

刘 铮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安徽 芜湖 24100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师范学院历史系文物陈列室(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前身)先后从芜湖市本地征集到30余枚古代铜镜,其年代基本上涵盖了战国至明清的各个时期。现将其中时代特征鲜明、制作精美、保存较好的14枚铜镜介绍如下。

1“.清白”铭连弧纹镜 西汉中晚期。圆形,直径15厘米,重392克。半球形钮,并蒂12连珠纹钮座,素平宽缘。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一周圈带纹和一周内向八连弧纹,弧形内角相间装饰花叶纹和变形山字纹。外区两周栉节纹之间有一周铭文带。铭文共 27 字:“而清而白之事而君而志而而明光玄之流而泽而日忘而不”,铭文首尾两字间以一个小乳钉相隔(图一)。

2“.铜华”铭连弧纹镜 西汉中晚期。圆形,直径18厘米,重820克。半球形钮,并蒂12连珠纹钮座,素平宽缘。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从里至外依次为一周栉节纹、一周圈带纹和一周内向八连弧纹,弧形内角相间饰以花叶纹和变形山字纹。外区有两周栉节纹,内夹一周铭文带。铭文有33字:“治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宜文章,延年益寿去不羊(祥),与天毋极,如日□之光,长不可。”(图二)

3“.长宜子孙”铭连弧纹镜 东汉。圆形,直径20.5厘米,重1027克。半球形钮,四叶柿蒂纹钮座,四叶间各有一字铭文,连读为“长宜子孙”,素平宽缘。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一周栉节纹、一周圈带纹和一周内向八连弧纹,弧形内角相间装饰花叶纹和变形山字纹。外区有两周栉节纹,内夹八组云雷纹。云雷纹由圆涡纹和对置的双重三角纹组成(图三)。

图一 西汉中晚期“清白”铭连弧纹镜

图二 西汉中晚期“铜华”铭连弧纹镜

4.龙虎纹镜 东汉。圆形,直径11.5厘米,重401克。半球形钮,圆钮座。座外环列高浮雕的两龙两虎,龙虎对置,张牙舞爪,形象逼真。龙虎纹外为一周铭文带,铭文共29字:“□□作竟(镜)四夷□,多贺国家人民息,胡子朱(诛)灭天下服,长宜子孙与天□□。”铭文带外为一周栉节纹。宽缘上饰一周锯齿纹和一周双线波折纹(图四)。

5.四乳四神博局纹镜 东汉。圆形,直径18厘米,重529克。半球形钮,四叶柿蒂纹钮座。座外大方框内间隔分布12乳钉纹和12地支铭文。方框外8枚乳钉纹和“T”“L”“V”纹将内区分为四方八极,分别装饰有青龙与神鸟、朱雀与神鹿、白虎与独角兽、玄武与羽人。外区铭文带内刻有23字铭文,即“尚方作竟(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如”,铭文首尾两字间以一个小乳钉相隔。铭文带外为一周栉节纹。宽缘上饰有两周锯齿纹,内夹一周双线波折纹(图五)。

图三 东汉“长宜子孙”铭连弧纹镜

图四 东汉龙虎纹镜

6.四乳瑞兽画像镜 东汉。圆形,直径16厘米,重640克。半球形钮,圆钮座,钮座外围装饰一周连珠纹。主题纹饰被四乳钉分割成四区,各区分别饰以浮雕的瑞兽。其中三区分别饰驰骋的马、回首的龙和奔跑的鹿,另一区则饰两只瑞兽:一只作仰首张望状,一只作俯首觅食状。外围为一周铭文带,铭文共23字:“范氏作竟(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尚食枣兮。”宽缘上饰一周画像带,装饰有虎、羽人、龙、鸟、长尾兽等纹饰;另有两个轮形纹和两个鸟形纹(一为阴刻,一为阳刻)等距离对置环列(图六)。

7.禽鸟绕花枝镜 唐代。八瓣菱花形,内切圆形,直径12厘米,重421克。半球形钮,无钮座,凸素缘。钮外四禽鸟和四折枝花相间环绕。其中,两雀振翅飞翔,拖着长尾;两雁站立,一只回首梳羽,一只低首觅食。四鸟间有两组两两相对、形状不同的折枝花卉,一组双叶双苞,另一组为三叶双苞。八瓣菱花内环列着八个形状相同的折枝花(图七)。

8.双鸾禽鸟葵花镜 唐代。八出葵花形,内切圆形,直径22厘米,重1480克。平顶圆钮,无钮座,凸素缘。双鸾夹钮相向对置,脚踏于花枝之上。钮上方的花枝为三叶两花,两花上各站立一鸟。钮下方的花枝为两叶一花,花上有两鸟站立。八瓣葵花内四鸟和四折枝花相间环列。四鸟形状基本相同,振翅飞翔,口衔花叶;四花枝形状也大致相同,均为一叶一花(图八)。

9.双鸾花鸟云气纹镜 唐代。八出葵花形,内切圆形,直径12.4厘米,重313克。半球形钮,无钮座,凸素缘。钮侧双鸾展翅而立,相向对置,颈系绶带。钮上方为云气纹;钮下方有一鸟立于花枝之上,口衔一串葡萄。八瓣葵花内四灵芝云和四折枝花相间环列,四花枝形状相同,均是两叶一苞(图九)。

10.缠枝花鸟菱形镜 宋代。八出菱花形,直径17.8厘米,重380克。小圆钮,无钮座,凸素缘。钮外满饰缠枝牡丹花叶纹,以凸线勾勒,枝蔓纤细,呈“S”形卷曲,花叶繁茂,舒展自然,几朵大花配置在枝蔓之中,枝蔓上有小鸟站立。花叶纹外围饰一圈连珠纹,连珠纹与八菱瓣间各饰一组叠云纹,等距离环列(图一○)。

图五 东汉四乳四神博局纹镜

图六 东汉四乳瑞兽画像镜

图七 唐禽鸟绕花枝镜

11.“许由巢父”故事镜宋代。八瓣菱花形,直径15厘米,重394克。平顶圆钮,无钮座,凸素缘。钮下为河岸及水面,水中有花草。钮左侧矗立一株大树,枝繁叶茂,树下一人跽坐,左手提着右面的长袖,右手在耳际作摩擦状。钮右侧站立一人,左手牵牛,右手前指,似与左侧之人对语。左右两侧靠近镜缘处,山峦叠嶂,高低起伏。从整体来看,该图案描述的应是上古时期“许由洗耳”和“巢父饮牛”的故事(图一一)。

图九 唐双鸾花鸟云气纹镜

图八 唐双鸾禽鸟葵花镜

12.“千秋金鉴”铭文镜南宋。长方形,长14厘米,宽10厘米,重697克。圆钮,无钮座,凸素缘。缘内侧一单线方框将图案圈住。框内阴刻稀疏的豆牙状纹和圆点纹,俗称“蹋泥纹”,其寓意不详,仅见于南宋时期。钮左右两侧各铸一列篆体铭文,每列四字,即“千秋金鉴,勋业频看”。此镜铭文较为少见,前句出自唐代张九龄《千秋金鉴录》书名,后句源于唐代杜甫《江上》中“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诗句(图一二)。

图一○ 宋缠枝花鸟菱形镜

图一一 宋“许由巢父”故事镜

图一二 南宋“千秋金鉴”铭文镜

图一三 南宋湖州石十五郎镜

图一四 金双鲤纹镜

13.湖州石十五郎镜 南宋。八出棱边形,各边中部内弧,直径18厘米,重655克。桥形钮,无钮座,凸素缘。钮左侧有一长方形框,框内有两列铭文,每列五字,共10字,即“湖州石十五」郎炼铜照子”(图一三)。两宋时期湖州镜的形制常见为圆形、菱花形和葵花形,亦见六出棱边形,但这种八出棱边形的比较少见。

14.双鲤纹镜 金代。圆形,直径9厘米,重123克。圆钮,无钮座,素平缘。钮外两条鲤鱼首尾相接,绕钮同向回游嬉戏。鲤鱼身躯肥硕,鳍鳞清晰,张口吐泡,摇身摆尾作翻转状,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鱼身内外布满线条细密流畅的水波纹,波涛汹涌,动态十足(图一四)。

上述铜镜,从质地、形制、纹饰、铭文等多方面特征综合来看,分别反映了汉、唐、宋、金时期铜镜的铸造特点和艺术风格,皆是同时期铜镜中的精品,为研究这几个时期的铜镜铸造技术、工艺美术等提供了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半球形花枝铭文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基于正交试验的SPCC半球形件充液拉深仿真研究
花枝俏
花枝俏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一种半球形二氧化硅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翱翔的千里眼
花枝俏
彩泥变变变
——蘑菇
花枝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