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东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2017-02-01刘磊
刘 磊
(山东省临沂市文化馆,山东 临沂 276000)
试论山东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刘 磊
(山东省临沂市文化馆,山东 临沂 276000)
柳琴戏起源于临沂市的兰山、郯城、苍山一带,主要流传分布在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山东省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戏曲。以1953年正式得名为分界,分为“拉魂腔”与“柳琴戏”两个大的发展阶段。柳琴戏的现实处境是受众急剧萎缩、人才队伍后继乏人、政府投入不足与自身造血功能不强、打造舞台精品与实际演出脱节。实施柳琴戏的振兴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探索政府为主导的运作模式;二是打造品牌,走文化产业之路;三是推陈出新,赢得受众广泛参与;四是培养新人,拓展发展空间。下文就针对如何传承和发扬山东柳琴戏文化做了几点方法策略分析。
山东柳琴戏;继承发展;鲁南苏北;方法策略
柳琴戏起源于山东省临郯苍小平原。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 的语言、浓郁厚重的乡土气息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柳琴戏旧称“ 拉魂腔”,是说这种戏唱腔优美,听了就能把人的魂儿拉走,当地曾经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形容它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柳琴戏观众逐渐减少,表演团体悄然萎缩,柳琴戏正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柳琴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研究山东柳琴戏的发展与传承,探讨柳琴戏的振兴之路已经成为戏曲研究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传承和发展山东柳琴戏给出了几点建设性建议。
一、加强政府投资力度,打造山东柳琴戏品牌
现如今山东柳琴戏面临着多演出多赔的困境,演出越多越是入不敷出,导致山东柳琴戏演出漏洞越来越大的问题。另外山东柳琴戏如今学习的人是越来越少,许多继承人已经抛弃了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长久以此,山东柳琴戏就会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当中,文化的没落以及荒废不仅是老一辈艺术家的悲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怎么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使得山东柳琴戏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方面山东柳琴戏要从正面正视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加强投资力度,保护我们的传承文化不被遗失。政府的投资力度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群众对山东柳琴戏的认识力度,同时打造一个全新的山东柳琴戏品牌,让群众感受到山东柳琴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或者是欣赏。
政府可以多给山东柳琴戏一些登台亮相的机会,加大产业文化投资力度和决心。比如政府可以在人数比较密集和热闹的场所建立一个山东柳琴戏的舞台,这个舞台可以是全天性开放,也可以是间接性开放。每天都要表演不同的音乐类型和曲目,比如是农民耕耘时生活场景的再现,还可以是街头上乞讨的演唱形式,还可以表演《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 接四妹 ( 旦扮) 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 六人,均由丑、旦先后七次改扮表演,故此剧也名《七妆》。这个节目非常适合在露天的剧院当中进行表演,非常具有情调和韵味。另外政府还可以投资一个剧团进行巡回演出,前往每一个县镇的剧场进行表演,甚至还可以是全国性质的演出,力求打造一个山东柳琴戏的品牌。通过这种巡回演出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山东柳琴戏这个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对打造一个全新的山东柳琴戏品牌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文化传承发展,走文化产业道路
山东柳琴戏逐渐没落的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没有重视到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传承和发扬精神的丧失,所以为了山东柳琴戏可以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让山东柳琴戏走上文化产业道路。所谓的文化产业就是可以帮助山东柳琴戏形成自己的机构或者是组织,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和销售环节产业链,可以把山东柳琴戏更好地包装和推销出去,让更多的加入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行列当中。从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山东柳琴戏的知名度,为山东柳琴戏更好地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让山东柳琴戏走上文化产业道路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传承和发扬所必须要走的道路。
为了走上文化产业道路政府要多加扶持和指导,帮助山东柳琴戏形成一个自己独立的机构和组织。比如可以让山东柳琴戏成立自己的演唱所,由山东柳琴戏的传人进行负责其中的管理工作,可以组织团体和其他地方柳琴戏团体交流学习,还可以组织自己的团体进行演出,当然每一场演出所获得的利润可以归他们支配,此外政府为了让山东柳琴戏更好地传承下去,还可以给这些团体一些补贴。产业化道路之后就会让山东柳琴戏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文化产业结构,也可以说成为了一家名义上的公司机构。文化的传承也需要金钱的支持和辅助,传承人如果看到不仅可以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获得一些经济上的补贴,就会更加具有动力,也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和发扬的行列。传承人还可以组织自己的团体进行一系列的演出活动,研究好山东柳琴戏的主要听众对象,通过演出获得经济上的效益,同时还可以提升山东柳琴戏的知名度,可所谓一举两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和发扬的行列,逐渐把传承和发扬的队伍做大,对更好地落实山东柳琴戏的传承和发扬道路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设柳琴戏研究机构,重视柳琴乐器传承
1953年,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鲁南、苏北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剧团,从此,拉魂腔获得了艺术的新生。拉魂腔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把人的魂魄拉出来的声音,用以形容山东柳琴戏的声音优美动听,这也是山东柳琴戏的一大特色。随着柳琴戏专业剧团的不断形成和发展,对山东柳琴戏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次完善和发展的契机。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山东柳琴戏传统文化,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柳琴戏研究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山东柳琴戏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以及研究山东柳琴戏的主要唱法和拉魂腔的一些演讲技巧和方法。同时还可以教授一些柳叶琴的演奏技巧方法,让人们首先从柳叶琴中了解山东柳琴戏文化。
比如政府可以组织一些山东柳琴戏的专家和大师们组成一个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可以定期组织一次研讨大会,会议中的主要论题就是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山东柳琴戏文化,另外还可以组织研讨山东柳琴戏的发展结构,比如在某地演出时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还可以是山东柳琴戏以后的发展方向问题。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用以研究山东柳琴戏的发展和变化的历程,研究山东柳琴戏其中的文化精髓所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山东柳琴戏的精髓和魅力所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山东柳琴戏的传承和发扬行列当中。这种专门的研究机构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威信,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说服力和震慑力。此外这些机构还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培训场所,用来培训一些新成员的基本功练习,还可以是一些资历比较老的成员进行练习“拉魂腔”的场所。另外还可以在这个培训场所给学员讲解柳叶琴乐器的演奏技巧方法,通过学习柳叶琴来感受山东柳琴戏的文化精髓内涵,另外学员对这种乐器的学习方法更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也可以更好地落实山东柳叶琴的传承和发扬工作。这个研究机构还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传承的过程中进行创新,让山东柳琴戏文化走得更远、更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落实山东柳琴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优秀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山东柳琴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这一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并且富含挑战性的任务,这期间需要政府和人们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做好指导和扶持工作,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关注山东柳琴戏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走上继承和发扬的行列,在保护山东柳琴戏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山东柳琴戏文化的传统魅力。山东柳琴戏的传承和发扬以后所要面对的任务更为艰巨,政府和相关人员要做好预算工作,更好地面对下面的挑战。
[1]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孔文.江苏省徐州地区柳琴戏的形成过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6).
[3]地方志集成编辑部.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M].南京出版社,2004.
[4]寿孝鹤.中国省市自治区资料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J8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