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鲁迅
——神坛下,“壳子”中的鲁迅先生
2017-01-31马思齐
马思齐
我看鲁迅
——神坛下,“壳子”中的鲁迅先生
马思齐*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鲁迅;神坛;壳子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话的欢喜。老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笑的咳嗽起来……”这是著名东北女作家萧红女士对在其《回忆鲁迅先生的报章中记录了她对鲁迅的印象。笔墨谈不上有多浓重,很是像一副晕满染的水墨画一般,淡雅清秀,徐徐泻于纸上,让我们望见那一个民主革命战士在生活中的这个慈祥长辈,会对萧红的裙子搭配作一一评价,会详细的给萧红讲解如何穿搭,会对是否系一条发带说“不要那样装饰他”。
这样的鲁迅先生,又有在顽皮的萧红笔下才可得见。如今这个时代,在提到鲁迅时,谁不是脱口而出“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民主革命战士……”这样模式化固定化的鲁迅被人们放在神坛的最高处,是个装在“壳子”的著名文人,以笔杆做锋利的刀枪,刺向敌人的胸膛。毛泽东评价鲁迅代表了中国新文学的方向,可是又因为政治危机将鲁迅“要么在监狱里,要么论时务,不要说话。”可见到底真实的鲁迅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想知道,因为这个时代需要神坛上“壳子”下的鲁迅先生,当鲁迅先生走下神坛抛弃外壳,露出活生生的人的模样时,就如萧红所描写的鲁迅,众人会觉得神圣的光辉宛然消失了。一个会和你唠家常的长辈出现在面前。这样真实的鲁迅,难道不是我们想去了解或真正应该了解的吗?
对于真实的鲁迅,只有和他生活过的人才最有发言权。朱安,在封建礼教下成长的周小姐在三寸金莲不再被众人羡慕而是需要掩盖的时代,她给了将成为最的高呼众人觉醒之人的鲁迅,是怎样一种不的杂乱无章。这就好像一场宿命一样,注定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然而鲁迅却没有像郭沫若那样。同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娶进家门的妻子,郭沫若新婚五天后重回日本,再娶日本女子,并给其改名安娜。再不管家中那有三寸金莲之妻。而对比郭沫若1937年回国后,抛弃安娜,再娶于立群,这样的不负责任,鲁迅先生对发妻朱安的照顾是充满人道主义与一个丈夫应尽的义务的。鲁迅在于任职在八道湾安置下一套房子后,他将朱安与母亲一起接来,住房在了中院。然而被封建婚姻压制的他也免不了要对朱安发脾气,嫌其饭做的不合味,说其缝隙的衣服十分不合身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鲁迅是常常给朱安脸色看的。可见在现实生活中,鲁迅并不是一个时刻充满人道主义与人文翔的“圣人”,而是一个对于生活不满对妻子厌恶的普通男人,没有神圣的外衣,真实与缺憾是完全存在的。
据鲁迅评价鲁迅与她之关系,所说之语用词敏感小心,可见其悲惨的一生中真被人当作不存在的痛苦与无措:“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之间也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我应该原谅他”这几个字道出了朱安一生的呐喊与彷徨,只是无人在意,无人倾听罢了。
另外一个与其生活的亲密之人便是原来是鲁迅学生的许广平,在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中,许广平对鲁迅进行了从一位老师如何讲课到一位丈夫如何照顾妻儿的详细回忆。在许广平的回忆中:“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在大街上,绝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而他面色灰暗,乍看有似长期的吸毒的隐君子,更加以具有平常严峻的面孔……这样的第一印象,还原了一个在那个时代真实的鲁迅。个子矮小,相貌平庸,与众人没有丝毫差别的普通人。而不是当代鲁迅之雕塑。在中国近现代文学纪念馆中听着导游讲述“关于鲁迅其人”,睿智的锋利的双眸,闪现着坚定的民主革命壮士的光芒,他为了民族的觉醒,写下了多少疯狂的呐喊,热激起被时代迷离着的人们,民众、百姓……“这样的鲁迅,相貌上带着神坛散发的光辉,金光灿灿中看不清本来发球他的面容。其实他就是是个普通人,没有人称呼他鲁迅,那是他的笔名,他是大家的周树人先生,周树人丈夫,周树人儿子,周树人老师……
在大家羡慕周树人与许广平的师生之恋时,在阅读酸倒牙的充满“小白象”“小利”的“两地书”时,在看周树人与许广平相识经历时,都会使人产生一种“多么自信幸福的鲁迅”的感觉,实则,他是自卑的,犹豫的,徘徊的,对于这份爱情,他的状态并不是众人的“神圣化”理解。
众所周知的高长虹事件给了鲁迅打击。自己照顾并且喜爱学生高虹写出了“我对鲁迅先生做了最大的让步,不只是思想上,而且是生活上,但是这对他才终于没有益处。”之语时,并且在“太阳是我的朋友,月儿我交给他了,带她向夜归去…”的诗中影射鲁迅抢走了自己深受这人许广平时,鲁迅的心中不禁起疑问。高长虹为何问题来我家似乎有了答案,而自己与许广平的爱情是否正确,自己是否可以尝试去爱人,去拥有爱情,鲁迅自卑,怯懦了,在爱情面前,多么强大的坚韧的,男人都是百炼钢化织着柔。这样真实的拥有复杂人格的鲁迅,在“去神圣化”的标签下的鲁迅,老师最可爱的鲁迅。
鲁迅曾在“故事新编”中的“奔月”一文里写下了影射这段经历的纪录。“奔月”如实的反映了他迷茫的心境与徘徊无措的脚步。后弈对嫦娥的宠溺与纵容,后弈对嫦娥的无奈,后弈对嫦娥的喜爱与关切,皆是鲁迅对于许广平之爱情的体现。鲁迅像一个正常的男人一样,讲述自己因为爱情而扭曲的心灵,因为爱情而备受折磨的心绪,又因为高长虹的出现而胆战心惊的多疑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心理,没有坚硬的外壳包裹着柔软的内心,而是鲁迅自己真实的感觉。
当代之鲁迅是神坛上的被套上了“壳子”的著名文学家,革命壮士,可是神坛下,“壳子”里的鲁迅先生,不应该是周树人先生是什么模样,仿佛人关心与关注。近日听了一个关于鲁迅先生的讲座,讲座的专家是一位著名画家,却喜欢鲁迅,两个时间里,一直将鲁迅与当代精神遥相呼应,鲁迅崇拜,重归于对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体查。这样才可以认清全面的鲁迅,更能把握与理解,真正的也是真实的鲁迅精神,而不是当权者口中之鲁迅与某专家笔下之鲁迅,而是每个普通人心中的鲁迅!
马思齐(1996-),西北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
G
A
1006-0049-(2017)16-0292-01